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国学教育:实践与研究成果

中小学国学教育:实践与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三、四年级的单个字词和短语到五年级的短语和短句,再到六年级的句子和短章,跨文化视野下的国学经典“点融通”教学的“点”在渐次扩展。“点融通”教学渐次推进到这个层次基本上就完全实现了小学阶段国学经典跨文化教学目标。而且,我们始终把这种融通限定在“句”、在“短章”,这也就控制了教学难度,使得“点融通”教学能够始终行之有效。

中小学国学教育:实践与研究成果

不必讳言,中西方文化的融通是一个相当宏大的命题,所以跨文化视野下的国学经典教学绝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小学段的国学经典跨文化教学是中西方文化融通的基础性教育工程,更需要我们倍加重视,细心呵护。为此,我们把渐进性确定为“点融通”教学的发展思路,根据跨文化视野下的国学经典教学的难度将国学经典关键词双语教学大致划分出对接、扩展、融合三个阶段,以循序渐进的策略逐步引导学生实现跨文化思维的发展、学习能力的提高。但在三个阶段中又都包含有对接、扩展、融合。在每一个阶段中的对接、扩展、融合,我们在前文对课堂微观生态和单元教学设计中已经做了展现。下面重点探讨在小学国学经典跨文化教学三个阶段中的对接、扩展、融合。

三年级和四年级的重点在于从对接到扩展上。这两个年级我们安排的国学经典是三年级的《论语》和四年级的《孟子》。因为学生刚刚接触《论语》《孟子》这样的核心国学经典,也刚刚接触双语国学教学模式,所以课程开发上侧重在“点”的对接,同时也适当做一些“线”的扩展,目的就是致力于构建中西跨文化融通的接口。在这个阶段我们的对接主要基于关键词字形结构、意义对比而进行的单个“字词解读”,尤其是在三年级;在四年级,我们除了单个的“字词解读”还会陆续增加一些“短语解读”的对接,以此逐渐增加学习强度。同时,《论语》和《孟子》的关键词双语教学我们通常限定在课堂教学中的“开悟轩”环节完成,不过度拔高教学要求,这样处理无论对学生的接受强度和教师的教学强度来说都比较适合。

五年级的重点在于扩展。五年级我们安排的国学经典是《道德经》,这样的安排在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内本身就有一个由儒家向道家的扩展。而在跨文化教学中,我们则以从单个“字词解读”为主向以“短语解读”为主的扩展,甚至也进行了个别的“整句解读”的扩展。例如,“上善若水。”(《道德经》第八章)我们采用英国著名汉学家亚瑟·韦利(Arthur Waley)的翻译“The highest good is like that of water.”[8]我们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上善”和“the highest good”这两个短语的对译,帮助学生认识到此处译本采用直译的手法与原文隐喻相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既保留了原文的隐喻特征,又接通了关联文化的内涵。在这个阶段,我们基于关键词“短语”进行《道德经》“整句解读”。将关键词放入原文,以“短语”的理解带动以“句”为单位的跨文化解读。而且经典文本一旦进入“整句解读”的跨文化对读层面,文化融通相对完整的“微环境”就初步具备了。与前一阶段相比,扩展阶段双语教学比重增加,逐渐在“善品堂”教学环节就陆续导入关键词短语双语教学的内容,而且教学形式也更加丰富了。不过,我们把“整句解读”通常限定在短句上以便控制教学难度,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而且,我们在教学参考文献上以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的“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老子》为主要参考资料,该书编入一个“索引”环节,将书中所涉及的重要概念以汉英对照方式收录,收录的内容大部分就是短语,这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六年级的重点在于融合。首先是国学经典教育自身系统的内文化融合。六年级我们安排的国学经典是《中庸》和《大学》,目的在于以《中庸》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升华,以《大学》帮助学生实现国学知识初步的结构性总结。因此,从文本安排来看,有一个国学经典内文化融通的目标。其次是跨文化融通的“点”渐次扩展。从三、四年级的单个字词和短语到五年级的短语和短句,再到六年级的句子和短章,跨文化视野下的国学经典“点融通”教学的“点”在渐次扩展。而且经过前面三年时间的学习之后,师生在“三元五场”课堂教学中已经可以不再局限于特定环节,能自然将跨文化因素融入国学经典讲解之中。最后是同题文本“对读互品”促进跨文化的深度融通。我们在融合阶段致力于实现中西跨文化思维的比较顺畅的切换,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双语对译,而是采用同一母题下寻找相似的中英文文本开展“对读互品”。例如,我们在《大学》第一单元第二课时“修身方法”教学的时候就把本课时的中文文本和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无名碑碑文进行跨文化的文本对读。

1.中文文本(www.xing528.com)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If I had only changed myself first,then by example I would have changed my family. From their inspiration and encouragement,I would then have been able to better my country,and who knows,I may have even changed the world.

我们引导学生对读两个文本,帮助他们认识到:以上这两个文本,一个是从平天下到格物致知,一个是从改变世界到改变自己,他们虽然山川异域、时光迥殊,但对生命的认识却有如此深刻的共鸣,这就是“融通”!而且《大学》并没有从平天下(改变世界)到修身(改变自己)就停止了,而是逐步深入进行“正心”“诚意”“致知”“格物”,这些“内圣”的功夫正是无名碑所欠缺的,这正是华夏文明不同于西方文明的独特价值。这样的对读,既看到“同”,认识了普世价值,也看到了“异”,认识了独特价值,由此建立起来的文化自信才有扎实、稳健的根基。“点融通”教学渐次推进到这个层次基本上就完全实现了小学阶段国学经典跨文化教学目标。而且,我们始终把这种融通限定在“句”、在“短章”,这也就控制了教学难度,使得“点融通”教学能够始终行之有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