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学教材偏重思想价值,忽视艺术审美,研究与实践成果

国学教材偏重思想价值,忽视艺术审美,研究与实践成果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这一目的,教材多倾向于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而对于其中的艺术审美价值则有所忽略。重义理、轻审美是当前国学教材的又一突出特点。从国学教材选入经典作品的内容来看,亦是把“义理”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由于国学教材的编著者更多地关注义理,其所选经典在经、子、史、集中更多的偏向于经、子、史部中的经典作品,而对集部的经典则有所忽视。

国学教材偏重思想价值,忽视艺术审美,研究与实践成果

纵观当前的国学教材,其所选录的国学经典作品的标准主要还是着眼于作品的思想价值,国学教材的编著者也期望通过经典作品的阅读来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素质人生品格。基于这一目的,教材多倾向于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而对于其中的艺术审美价值则有所忽略。重义理、轻审美是当前国学教材的又一突出特点。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的《朱子家训封面介绍说:“读一读这本书,对于小读者养成勤奋、不虚荣、不贪财、不嫉妒、大方宽厚、节俭、讲卫生的好习惯,学会求学、择善友的方法是很有好处的。”[9]

熊江平在《熟读经典,承志启德》中说:“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是中华民族的立世之本。读国学经典,能提升我们的境界、安顿我们的心灵、锻造我们的高尚人格,使我们获得无限的智慧。”[10]

诸华、邓启铜注释的《孟子》前言中说:“互联网无论怎么发达,都只是工具而已,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才是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的锤炼,理应作为中国人的核心价值源泉!”[11]

蒋庆在《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前言中说:“本《诵本》所选是中华文化经典中的必读精华。所谓中华文化经典,是指中国历史上长期公认的体现圣贤义理之学的诸经典,即六经四书、诸大儒代表作以及具有深远影响的选本;所谓精华,是指诸经典中最能体现圣贤义理的核心价值,即最能体现常道常理所蕴含的思想精髓……本《诵本》编订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给中国所有的儿童提供一个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的最基础的教本。中国文化的复兴必须从娃娃抓起,儿童背诵中华文化经典,从小在心中埋下中国圣贤义理之学的种子,长大成人后自然会明白中国历代圣贤教人做人做事的道理。”[12]

马清江先生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新的‘行事准则’、新的义理之学的基础。要实行新的‘行事准则’、新的义理之学,并把它们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使之成为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那就必须进一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13](www.xing528.com)

刘青文主编的《声律启蒙》前言中说:“纵观这些传统文化经典,我们会发现,这些经典也许言语晦涩,但不乏日常生活的情调。它有‘晨则省,昏则定’这样琐碎平实的孝之教导;有‘亲戚故旧,老少异粮’这样充满柴米油盐气息的待客之道;有‘心口如一,童叟无欺’这样朴素而永恒的价值观……”[14]

以上这些编者的说明从不同方面肯定了国学经典对于学生优秀的道德素质和人生品格养成的重要性。

从国学教材选入经典作品的内容来看,亦是把“义理”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如育灵童教育研究院编著的《小学国学经典教材——国学》第二册的《三字经》入选原因是“《三字经》是一部劝导人们,尤其是儿童学习的启蒙读物。它开篇就以传统的‘性善论’思想为基础,强调学习对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的重要性;其次指出了古人学习的内容和顺序:一是以学做人为本,二是在掌握基本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依次学习经部、子部和史部的重要典籍,三是讲述历史,勾画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最后列举大量勤学的故事,用来勉励求学的人”[15]。第五、六册节选《论语》,编者意在通过《论语》的学习,帮助小学生培养高尚的人生品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原则,‘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君子风范,‘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为学态度等”,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执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坚毅,“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刚强。[16]第七册之所以节选《大学》和《中庸》,编者认为:“《大学》以‘修身’为根本,《中庸》以‘中和’为目标。两者均包含了大量有关为学和为人处世的格言。希望同学们在朗读经典原文的同时,重点学习课文所蕴含的处世智慧和人生哲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经典所蕴含的正确道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17]第八册节选《孟子》,意在让学生感受孟轲“刚强正直,胸中充盈着浩然之气”“崇尚王道,极力反对称霸战争”“意志坚定,始终追求‘仁政’的社会理想”“好为人师,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当做世间最快乐的事情之一”[18]儒者形象。第九册节选《老子》,是因为“老子会告诉你‘道’是万物的本原,它永恒存在,却又听不到、看不见、摸不着。他会告诉你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它们相反相成,相互转化。他会告诉你修道、得道、养生、处世的方法,告诉你取法自然、无为而治的道理。他还会为你描绘一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图景”[19]。第十册节选《庄子》,意在帮助学生了解一心追求自由逍遥的哲人庄子,“认识这样的道理:人与万物并生于天地之间,并无高低贵贱之别;换一个角度看,事物的面貌异彩纷呈,事物的意义完全不同”[20]

由于国学教材的编著者更多地关注义理,其所选经典在经、子、史、集中更多的偏向于经、子、史部中的经典作品,而对集部的经典则有所忽视。蒋庆《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前言说:“本《诵本》具有内容上的完整性——本《诵本》所选,包含了中国传统圣贤义理之学中的完整内容,即包含了中国传统学术中的经学、子学、理学心学。《孝经》《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经学,《荀子》《春秋繁露》《中说》是子学,濂洛关闽是理学,阳明学是心学。故诵读本《诵本》,可以全面地了解圣贤义理之学的完整内容。”[21]这套国学教材所选经典都集中在中国古代史籍的经部和子部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