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国学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小学国学教育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文化和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而且课程文化与行为文化两者又是互为表里的。我国对校园课程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关系的认识与重视的历史相当悠久。就目前来说,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就是课程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相对于国学教育对校园理念文化建设的灵魂引领,国学教育对于校园课程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的作用就更为具体了。

中小学国学教育理论与实践

课程文化和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而且课程文化与行为文化两者又是互为表里的。从理论意义上说,校园之内无非课程,课程文化是对行为文化的引领、概括和提升,因为校园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育人”这个中心工作来展开的。区别于家庭和社会教育行为,学校教育行为目的性强、过程组织更加讲究方式方法,而且效果的评价与展现也更为直观,所以我们可以把学校的一切活动都理解为“课程”。从实践意义上来说,校园之内无非教学活动,行为文化其实是课程文化的落实与践行。离开行为文化的课程文化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因此,作为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课程文化和行为文化理解为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机制,两者谁也离不开谁,这一点在强调知行合一国学教育的开展上尤其如此。

例如,广州市天河区五山小学的“新国学教育”。他们不仅编写了完整的国学教材,探索出“三环七步”课堂教学法,构建了完备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而且他们在新国学教育中特别强调实践中的体验,将知、情、意、行紧密结合起来。除了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做有心人、用心体验之外,学校还开展多样化主题活动,为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最典型的活动是家国情怀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如开展“我是中国人”的演讲、爱国诗篇朗诵、“榜样三级跳”比赛等活动。以“榜样三级跳”比赛为例,学生们先“找榜样”,认识范仲淹岳飞韩愈鲁迅、杨绛等名家和现代各行各业中的精英模范;再通过一系列“学榜样”行动,争做“仁智少年”;最后自己“当榜样”,向别人分享自己的成功经历。他们这项活动多年来持续深入开展,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从2016春季学期起,他们还策划学生“行万里路”体验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到西安、南京等地体验中国文化,传承中国精神。五山小学的这一系列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从理论来讲就是国学教育课程文化建设,从实践来讲就是国学教育行为文化建设,所以我们可以讲,课程文化是相对静态的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相对动态的课程文化。

我国对校园课程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关系的认识与重视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宋代,教育家朱熹教导学生的时候就再三强调要“宽着期限,紧着课程”,要“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此间,课程文化建设要“紧”要“小”,行为文化建设要“宽”要“大”,其实就是清晰地认识到一个偏向理想和理论,一个偏向现实和实践。虽然他的教育观念与当前的教育观念有不少出入,但是对课程与行为(功夫)的重视,对课程与行为在学校育人中的载体作用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却是给了后人非常大的启发的。就目前来说,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就是课程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相对于国学教育对校园理念文化建设的灵魂引领,国学教育对于校园课程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的作用就更为具体了。

(一)国学教育是国家意志在校园课程建设上的体现

在校园课程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的发展道路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是各个学科特色发展的“正路”。教师要在课程建设中有意识地将国学渗透、整合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内容,在各种主题活动中融入国学教育元素,形成“学科+国学”的特色课程。这已经成为当前国家学科课程开发的强大意志。部编版中小学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大量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已经人所共知,其他学科虽然由于学科特点国学教育的特色尚未引人注目,但是国家意志也已经相当明显。例如,高中《教学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的“算法初步”,该章章头图的后景是元代朱世杰所著的《四元玉鉴》,前景是古代盛行的计算工具算筹和算盘,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借此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数学的特色和辉煌成就,让学生意识到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做出的贡献。而且作为课程改革方向标和指挥棒的高考也相应进行了改革。比如2017年高考的新课标II卷理数,就引用了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的问题为考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也就是说,从课程开发、课程教学、课程评价各个环节来看,国家对学科教学的特色发展方向已经做了相当明确的指引:“+国学”。因此,各个学科的教师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一定要自觉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学科课程建设资源发展自身的学科特色。

(二)国学教育是校园课程建设内涵发展的助推器(www.xing528.com)

“学科+国学”的课程建设策略当然不是国家意志在强行“拉郎配”,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珍惜、去挖掘、去弘扬的宝藏,古为今用可以让当代教育开出更为灿烂辉煌的花朵。例如,古代中国人为了建立成熟的农业生产体系,他们特别擅长对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并且通过口口相传的俗语或者诗词等来表达他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总结与感悟,而这些感悟凝聚了古人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像《诗经》中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样的诗句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天象的演变,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在一年中气温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把这样的资源导入地理教学就可以提升地理课的文化内涵。其他的诸如在英语课上开展国学经典双语教学,在美术课学习为古诗古文配画,在音乐教学时用歌舞小品快板等艺术形式演绎古诗文,在体育课学习中华武术等,这些做法都可以使得精深的国学教育变得生动形象的同时又提升了学科教育的文化内涵。

(三)国学教育是融通校园课程建设的经络

当前,学科建设有两个很重要的趋势:一是特色发展,二是综合建设。特色发展是对教师教学个性的尊重,对学校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视,它可以让学科建设更接地气。综合建设是对学生成长需求的重视,帮助学生打通知识链条的独自分割状态,满足学生知识结构优化整合的需要,最终实现学科知识“1+1>2”的效果。但是,特色发展和综合建设经常处于偏颇、倾轧的状态,往往强调了特色发展就忽视了综合建设,反之亦然。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课程建设没有寻找到融通特色发展和综合建设的“经络”,经络不通,课程建设就无法一以贯之。学科特色发展可以“+国学”,学科综合建设则可以基于国学底色来展开,亦即“国学+”,而国学教育恰恰就是融通当前课程建设内部机理的经络。

总之,不管是从课程规范应该体现的国家意志,还是从课程建设自身的内涵和外延要求来看,国学教育都能够担当起融通课程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各处关窍的经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