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与文化的历史考辩-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学校与文化的历史考辩-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化”与“育”有了明确的逻辑关联,“化”的内涵就落实为“化育”。“文化”一词被正式提出了,而且是圣人治理天下的优先手段。其次,学校与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的最终使命就是文化。

学校与文化的历史考辩-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华夏先民很早就注意到文化人类告别蒙昧、走向文明的关键

首先,“化”是沟通天人的手段,是人类社会得以组织起来的根本之道。《周易·贲卦·彖传》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通过观察天象变化来了解时节的演变,通过观察社会的变化来教育化成天下。这里“天文”与“人文”“察时变”“化成天下”相互对应,天与人成为化合变化的观察中心,而最终落实到人身上的动作就是“化”,以“化”而成天下,可见“化”在华夏文明中的重要性。而把这种从人文到天地之间的演化的逻辑关系做了清晰阐述的则是《中庸》。《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此处,“人之性”可以通达“物之性”,进而“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化”与“育”有了明确的逻辑关联,“化”的内涵就落实为“化育”。而此种“化育”通过“尽性”来达成的,如何“尽性”呢?观天文、观人文,“文”是观察的中心,也是“化”的模板,所以是以“文”来“化”,由此才组织起了人与人的“天下”。西汉经学大家刘向在《说苑·指武》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一词被正式提出了,而且是圣人治理天下的优先手段。

其次,学校与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的最终使命就是文化。《学记》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又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可见,“化”的重点就在教学,而教学的重点则在学校。当然,学校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有着明显的阶段性任务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学记》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这则材料有三个要点:第一,学校在很早的古代就有不同层级,虽然和我们今天小学、中学、大学的层级有所不同,但是分层教学、逐级推进的理念早已有之。第二,学生的学习有明显的阶段性要求,每一阶段的化育重点是不同的,而且是循序渐进、渐次加强的。第三,学校的终极使命在“化民成俗”,这就是“文化”最根本的含义,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化民成俗”。(www.xing528.com)

总之,从学校与文化的历史意涵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文化建设其实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中心,而这一活动必须观乎天文、关乎人文,必须能够攒天地之化育,必须事关“建国”。因此,国学教育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关键,这是从文化和学校设立的本义来推理出来的,是毋庸置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