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因素与学校特色的发展 - 中小学国学教育实践

文化因素与学校特色的发展 - 中小学国学教育实践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如有学者所言:“学校特色化发展的标志是学校文化气质的形成。”有了文化的累积与渗透,学校特色才有了灵气与精神。因为在文化的聚焦下,“学校特色”便成为一种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影响全体师生员工的独特的价值观。进一步说,在特色学校所具有的四个特征中,如果说优质性和独特性是特色学校的核心要素,那么稳定性和整体性则是特色学校发展的重要根据。文化因特色而靓丽,特色因文化而持久。

文化因素与学校特色的发展 - 中小学国学教育实践

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文化的积淀与引领。正如有学者所言:“学校特色化发展的标志是学校文化气质的形成。”[7]特色学校的“特色”并不是校园外在形式的“特色”,而是内在品质的凝练。它需要个性化的“软实力”的打造与提升,需要显性与隐性、技术与人文的高度融合与内化。因此,“学校特色”的本质是“文化特色”。从表面上看,学校特色可能表现为一项特色活动的开展、某个优势项目的推进或者若干特色课程的创设。然而透过这些表象看往深处,如果这些活动、项目、课程的背后没有饱蕴着学校的“文化追求”,这样的特色会持久而优质吗?在这里,如果将一所特色学校比作一具活力四射的躯体,那么,校园环境、教学条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都是骨架,文化才是一种流遍学校“全身”的“血液”。有了文化的累积与渗透,学校特色才有了灵气与精神。所以,对特色学校进行文化观照,其实是一种准确把握“特色”本质的文化自觉。有了这种文化视角或者文化自觉,过去许许多多曾经引起我们纠结的特色发展问题,都有可能会迎刃而解。因为在文化的聚焦下,“学校特色”便成为一种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影响全体师生员工的独特的价值观。于是在特色发展的过程中,“就不再存在‘片面性’的问题,不再会‘扼杀学生意志’,不会是‘个别人的特色’,也必定会解开‘内秀’与‘外秀’的纠结。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文化理解’会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特色学校建设:从理念到行动,从内涵到形式人”[8]

进一步说,在特色学校所具有的四个特征(独特性、优质性、稳定性、整体性)中,如果说优质性和独特性是特色学校的核心要素,那么稳定性和整体性则是特色学校发展的重要根据。“不具备稳定的特质,不能长久地保持其独特性,学校就不能被称作为特色学校。而要保证特色学校发展的稳定性,则需要文化的权衡和介入,即必须把特色学校的优质性体现在优良的学校文化上。”[9]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优良的学校文化,并使得这种优质文化渗透到整个学校的工作、管理、教学等方方面面之中,学校才能保持稳定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式,才能凝练出货真价实的特色。(www.xing528.com)

具体而言,特色与文化的互渗要以长时期的办学实践为基础。特色学校的建设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其特色进行塑造,需要对自身经验进行不断反思与总结,然后经过不断积淀、提炼,形成特有的教育品格和办学理念,并进一步凝聚为学校的精神文化、转化为学校的生活方式。在这种从感性到理性的提升过程中,学校既要将特色浸润在文化之中,又要努力把具有个性的人文观念物化为学校的显性环境,使学校成员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有别于其他学校的教育观念、办学特点和师生品格。文化因特色而靓丽,特色因文化而持久。文化与特色的深度融合,既强化了特色的稳定性,又赋予特色更加深广的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