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所学校在特色发展的过程中有了明确的工作思路,也选择了合适的建设模式,是否意味着该校就能顺利地形成特色学校呢?还不一定。因为在实践过程中,很多学校由于各种认识误区而偏离了方向。有的学校以为特色发展就是标新立异,忽略了学校的历史传承和现实需求;有的学校以为特色发展就是形式创新,而忽视了人才培养的内在质量;有的学校以为特色发展只是政策时尚,而不能从根本上认识教育差异化发展的长远价值。凡此种种,皆说明了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厘清。这里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特色学校创建始终是为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目标服务的。而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就不能不提到核心素养问题。
2016年9月,我国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将“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且将学生核心素养归纳为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划分为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再具体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要点。报告强调,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是所有学生应具备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是一种跨学科素养;核心素养具有连续性,学生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核心素养,而且核心素养的形成与作用伴随学生学习及工作的整个历程。
核心素养的确定与发布,意义重大而深远。对于特色学校的创建,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为解决学校特色发展存在的认识混乱、方向不清、形式化与表层化等问题提供了直接依据。将学校特色发展聚焦于核心素养培养,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到学校特色发展这一主线,从而将核心素养发展与学校特色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为特色学校创建提供了科学路径和根本保障。
这种结合的有效性主要基于学校的本质定位。学校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对个体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使个体社会化,这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因而学校的一切都应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中心目标,而不是组织本身的发展抑或其他。20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开展的“有效学校”研究也表明,和低效学校相比,有效学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们更多地承担了满足学生需要的责任。因此,学校特色发展的第一原则应是以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学校特色不应成为校长的、教师的、个别学生的或当地的特色。这一原则看似十分简单,但因为“学生个性”这一概念往往显得较为宽泛和抽象,从而导致众多学校的特色发展实践产生偏离。然而现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厘定为“学生个性”填充了具体内涵,也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清晰目标。核心素养是基础、关键的素养,是每个学生必备的素养。不过,即便是同样以核心素养作为培养目标,每个学生对同一核心素养的习得程度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每个学生所具备的核心素养构成也必然有所差异。因此,学生个性发展可以理解为学生核心素养的个性化构成,也可以理解为学生在具备核心素养基础上的个性发展。(www.xing528.com)
核心素养对学校特色发展的“导向性”意味着学校特色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方向和评价标准,并逐渐趋于“素养化”。学校通过特色发展这一主线将支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进行深度整合,即通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特色化实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个性化生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促进核心素养“特色化”的过程。“素养化”与“特色化”双重呈现且互相渗透,就有可能解决“方向定位”这一学校特色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时下不少中小学校苦于明确不了本校的特色发展方向,例如,有的校长存在这样的困惑,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如乒乓球、课外阅读、书法、合唱等,这些活动都颇受师生喜爱,到底应以什么作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方向呢?如此等等的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学校对育人目标以及特色项目的育人价值认识不足,学校不知道到底应该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即便知道,也不清楚应该通过怎样的载体予以实施。学生核心素养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考量方向,这便是: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特色发展可以有三种模式:第一,“1+X”模式。也就是将学生核心素养理解为最基础、最关键的素养,在核心素养形成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其他个性的发展,以“X”项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第二,集中突破模式。即在六大素养中,根据学校发展实际,选择某一项或某几项素养作为突破点发展本校特色。例如,北京市国子监中学因地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子监街,与孔庙南北相望,学校利用特有的地理优势,开展了古诗文经典诵读、孔庙拓展学习等活动,形成国学教育特色,这对于促进学生国家认同和人文底蕴素养的形成具有直接的指向性。第三,个性化建构模式。即学校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和自身特点,形成校本化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例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基于学生特点、学校百年文化和办学思想,拟定了五大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志成于学、天下情怀、审美情趣和学会改变。[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