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目前并没有直接对应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国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到中小学的师资力量中,所以,目前担任中小学的国学课的教师,往往是其他相关学科的老师来兼任,如语文老师、历史老师等,而且也往往是借用班会、课外阅读等方式来开展,是以一种相对边缘的方式出现在中小学课堂上。所以,目前中小学的国学课堂,往往是作为语文教学或者班会、思品、思政课教学的补充,并没有相对独立的学科意识;而在语文、历史课堂上,有意将国学的相关教育引入,更为少见;或者有之,也往往并非有着自觉的意识。与大学中国学教育的博雅、通识的跨学科倾向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如何将国学课堂的教学与语文课程、历史课堂、德育与法制的课堂教学相联系,甚至与自然科学教学、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科目教学相联系起来,就成为中小学国学教育中学科渗透的焦点和难点,也对国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仅从诗词文及蒙学教学等两个方面论之。
(一)语文教学中诗词文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与国学教学的结合
这种渗透和结合表现为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就隐性的影响而言,国学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学科渗透性使得国学教育具有较大的教学张力,不仅仅是器与技的教育,而更多的是道与德与气的培养。以作文而言,不仅仅只是语言修辞或者举例丰富等,更有“功夫在诗外”的阅历或怀抱的培养。南宋理学家就曾借养气与文章的关系做了表述,王柏在《答王栗山》中云:
苟能于《大学》以求其用,于《论语》以求其教,于《孟子》以求其通,于《中庸》以求其原。如是则义理沛然,此文章之元气也。
王柏所言,是指在经过系统的经学经典学习之后,自然对学生写作的文气起到了滋养作用。此为隐性的、内在的影响和渗透。另有显在的渗透教学法:如在中小学阅读课和写作课讲解苏轼《日喻》时可以与《庄子·达生》对比:
苏轼《日喻》: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庄子·达生》:
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故常),长乎性(习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从故事原型及其发展来对比,对于写作的启发也不无裨益。而另如讲解黄庭坚诗学主张时:“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也可与《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对比,互相作为注解和参考。这些类似“夺胎换骨”的写作方法,可以作为中学生揣摩和学习的典范。
在诗词文的教学中,许多典故往往出自先秦经典。解释时可以也必然会与国学经典的学习相结合,来深化对诗词文及经典的理解。如李白《侠客行》歌颂了朱亥、侯瀛两位侠义之士,朱、侯曾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充分体现了李白古题乐府的浪漫主义风格。可以引用《史记·魏公子列传》,编成中小学生易懂的小故事来讲解。让学生理解,李白在诗中不仅仅是为了歌颂侠士,更是期待像信陵君这样的仁爱忠厚、礼贤下士,急于国难的知士之明君。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语出《庄子·说剑》,在《庄子》的文本中,是试图以庄子纵横家的风范来说服君王,从而才有下一句“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虽然《侠客行》与《说剑》篇并无事典的联系,但是可以作为课外延伸的阅读材料,互为补充。也才能让学生理解侠客与士的精神实质。否则,单独给学生讲解“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与“深藏功与名”是很容易引起歧义和误会,也会让中小学的学生觉得迷惑。可以结合《庄子》文本的分析,引领学生理解庄子所推崇的是天子之剑、诸侯之剑;而李白对明君的期待,对于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追慕,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实现济世之志,“愿一佐明主,功成返旧林”,“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功成谢人间,从此一垂钓”,功成、事遂之后的身退、归隐,这才是李白心目中真正的生命理想,如此,才能理解“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真正含义。而《庄子》中的“庄子”在王“脱白刃待之”与“五六人奉剑于殿下”的危急情况下,能不辱使命,举重若轻,不费一剑一卒,不负所托,也可以作为理解李白所向往的侠者事君之道,虽然其中也不乏少年豪气的任侠思想在内。
(二)蒙学教学与中小学文史教学的学科渗透
文史哲贯通,本来就是国学的题中之义,但要在实践中实现这一点,对教师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相对而言,蒙学教材比较适合用来与小学教学的相关学科进行融通和相连。如蒙学教材中对一些历史知识、文学典故的汇入,对历史知识和脉络的介绍,都非常容易介入到教学中。
以《千字文》为例,可以将《千字文》与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育相结合,与书法教育和书法鉴赏相结合,与骈文学习相结合,都大有裨益。另如,将《千字文》的教育与自然科学如物理、生物等的教学,如“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就解释了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可结合相关小实验来加深学生对于这一自然现象的理解。“渠荷的历,园莽抽条”,形容池里的荷花开得光润鲜艳,园中的草木抽出条条嫩枝。“枇杷晚翠,梧桐蚤(同”早“)凋”,枇杷到了岁晚还是苍翠欲滴,梧桐刚刚交秋就早早地凋谢了。阅读以上四句,可以带领学生领会春秋叠更、四季变换的景色变化,也可以带领学生了解植物荣枯的不同时序。
《三字经》也是很好的范本。《三字经》中对六经的介绍、对自三皇五帝以来至民国历史大事的梳理,非常有助于在学科贯通的大文化教育的背景上进行学习。《三字经》相传为南宋王应麟所作,民国前期有增补。是最有影响的蒙学读物,几乎成为蒙书的代名词。全文1086字。内容丰富,知识密集。句子短小,便于诵读。语句自然连贯,语义顺畅,浅显易懂。以三字句简明扼要的概括了三纲五常十义;五谷六畜七情;四书六经诸子;历史朝代更迭等知识,有着较大的知识容量。“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这里列出《三字经》中的相关例子: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与以上相应,在《庄子》“天下”中也有对于六经主要内容和目的的解释: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这里的《诗》以道志,与孔子的“《诗》以言志”是非常相近的。民国时期章太炎对《三字经》做了修订和补充,所以《三字经》中的朝代序次一直到了民国。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历史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联想,同时也可以利用历史知识来进行记忆: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www.xing528.com)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不仅梳理了朝代更迭的序次,也列出了读史的书目和学习入门的方式方法。对于小学生识记历史更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仅对于国学教育与中小学各学科的学科渗透的例子略举一二,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学科渗透的相关尝试和实践,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本章亦仅为抛砖而已,真正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尚有待于大方之家。路远而道长,大达必有可观。可以想见,随着相关经验和理论的成熟,也随着国学教育师资人才的迅速成长,这一领域必将有丰硕的成果。为实现培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的教育目标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注释】
[1]蒋寅:《国学微读》丛书序,凤凰出版社,2007。题目为丛书编者所加。
[2]李娟、李晓旭:《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第31页。
[3]吴根友:《当代中国大学如何安排“国学”学科?》,《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第147页。
[4]吴根友:《当代中国大学如何安排“国学”学科?》,《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第147页。
[5]李海燕:《美国百年通识教育对我国通识教育改革的启示》,载张加才、王文革、王德岩编《建构与创新:高校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第47页。
[6]方鸿辉、陈建新选编:《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杨福家院士的科学与人文思考》,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第20页。
[7]方鸿辉、陈建新选编:《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杨福家院士的科学与人文思考》,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第20页。
[8]吴根友:《当代中国大学如何安排“国学”学科?》,《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第149页。
[9]吴根友:《当代中国大学如何安排“国学”学科?》,《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第147页。
[10]李桂民:《高校国学教育现状与学科属性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6年4月第32卷第2期,第104页。
[11]李桂民:《高校国学教育现状与学科属性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6年4月第32卷第2期,第104页。
[12]以上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的国学课程设置,引自李桂民《高校国学教育现状与学科属性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6年4月第32卷第2期,第103-107页。
[13]李桂民:《高校国学教育现状与学科属性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6年4月第32卷第2期,第103页。
[14]李桂民:《高校国学教育现状与学科属性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6年4月第32卷第2期,第106页。
[15]吴根友:《当代中国大学如何安排“国学”学科?》,《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第150页。
[16]吴根友:《当代中国大学如何安排“国学”学科?》,《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第15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