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学课程设置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1)国学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水平,促进教学知识的综合,实现传统文化与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和有机结合;学科本位不再处于主导地位,每个学科都应该实现学科知识和社会、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2)国学课程的设置,要满足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需要,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学校生活中,丰富学生的经验。在低年级增设一些与品德有关的国学课程,并帮助他们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从小养成济世精神;增设茶艺或琴艺等艺术课,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国学课程的设置,要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提高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一些具有实践性的国学课程或国学活动,如调查研究式的学习、社会服务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提高自身搜集、分析、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2.国学课程设置要具有均衡性
在进行国学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根据全面发展的要求,合理地设置各门学科所占的比例和课时安排,使所设置的课程具有一定的均衡性。另外,还应该根据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对所设置的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满足各方面的不同需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设置具有均衡性的国学课程,要结合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还应该充分考虑时代和社会发展讨人才的要求,合理设置和分配高低年级的国学课程门类。
3.国学课程设置要具有可选择性
设置国学课程时,要使课程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国家所设置的供选择的分科或综合课程,要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使各地区、学校有选择的余地,为地方或学校开设一些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www.xing528.com)
另外,设置的国学课程还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地区、学校或学生的发展特点,体现课程的地方特色或校本特色。
(二)国学课程设置的类型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13日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的主体部分,涵盖的课程门类和所占课时比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比是最多的,它在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初中阶段所开设的数学、语文、外语、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物理、化学都属于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在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的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国学课程设置的基础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办学理念为国学课程设置提供方向指引,文化特色为国学课程发展提供现实土壤。学校开发与设计国学教育课程,既要与原来的课程体系及学生固有的知识进行协调,又要考虑到中小学学生特点及学生的兴趣等,因此,国学课程设置应涵盖广泛,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同时还要灵活多样,可供学生进行选择。
目前,一些学校的国学校本课程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而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建设有待加强。徐勇认为:“要革除国学教育这些弊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将中华传统文化纳入国家课程,在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单独设科,每周至少一节课。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顶层设计,研制课程标准,开发课程资源,编写相关教材。并从整体上统一考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体系,兼顾各个地区的特质,在尊重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依据课堂教学特点,以课程形式呈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对现今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示以准绳,匡其趋向’,予以规范和引导,纳入健康发展的轨道。”[13]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拓宽国学课程的视野,整体架构国学课程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