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助力健康生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助力健康生活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健康教育的深厚的文化根基,针对当代学生出现的上述种种健康问题,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维护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直面挫折的生活态度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蕴含着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优秀民族品质。在这种情形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以中国古人的训教和事例来引导当代学生面对挫折,产生良好心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助力健康生活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更多的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频繁交流、碰撞,现代文化迅猛地冲击着当下青少年生活观和价值观。如经济发展造成的贫富差距带来的心理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急剧变革带来生存方式的不稳定性,社会活动的日趋频繁带来的人际交往的焦虑感,家庭教育的开放性带来的崇尚个性……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学生的身心健康越来越成为中国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如随意透支身体健康、漠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拜金享乐主义盛行、对外界缺乏防范、自我意识过强、自卑心理严重、人际交往困难、理想与信仰缺失等等。缺乏健康身心的学生在现代社会必然难有作为,更谈不上成为“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种现状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学生要懂得珍爱生命、养成健全人格、学会自我管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健康教育的深厚的文化根基,针对当代学生出现的上述种种健康问题,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维护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珍视生命,树立有价值的生死观

中国儒家道家思想都特别关注人的生命问题和生死问题。孔子论语》中提到“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其中首先就是要“爱自己”,爱自己的生命以及维护自己宝贵的精神品格,他又提出“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同样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而在此基础上,他进而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则树立了一种健康的、积极的、辉煌的生死观。道家思想也指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认为人的生命是宝贵而不可替代的,人应当珍惜生命,不要让生命为外物所累。司马迁对生命和生死是这样看待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表现的是一种为有意义的死而奉献生命的舍生取义精神。这些都是在珍视生命的基础上对生命更高意义的理解。这种生死观贯穿着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所以有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与古人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理解相反,由于物质的饱和和精神空虚的巨大反差,当今的大学生往往将自己的生存和生命的意义局限于一些狭隘、或暂时的事态上,如失恋、贫困、人际关系紧张、高考落榜,甚至哪怕是家长、老师的几句责骂,都能让他们轻易将宝贵的生命无意义的付出。在当下学生自杀危机越来越突出的现状下,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命观就显得几位迫切和重要。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直面挫折的生活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蕴含着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优秀民族品质。先秦经典《周易》在《乾卦》中首先就明确提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周易·乾卦》),意即人们应该具备刚毅坚强、永远向上的优秀品质。在儒家思想中,特别提倡“知命”,“知命”就是能看到人生的真谛,也就是从别人和自己的人生中提炼出人生规律。只有对人生规律有所了解,遇事才不会慌乱,才不会在挫折和困境中意志消沉。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人应该适应环境,乐观向上,直面挫折的精神,这样的范例在中国历史上数不胜数:孔子一生行道,然而却处处不通,四处碰壁,但是他说:“不怨天,不尤人”;司马迁遭受了常人所难承受的“宫行”,但是依然用毕生精力创作史记蒲松龄落第却不落志,创作自勉联来鼓励自己,最终创作了《聊斋志异》。再如,卧薪尝胆苏秦刺骨、苏武牧羊、张骞出使西域玄奘天竺取经、郑和西洋等诸多历史故事,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知难而进、乐观向上的范例。当代中国学生大多数家庭生活优裕,或者父母较为疼爱,所以尽管具有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等诸多优点,但是由于生理与心理的不成熟,加上成长经历的顺畅,常常会在挫折到来的时候无所适从。如面对人际关系不顺畅、学业不顺利、求职受挫等现实问题时,往往心理防御机制差,调试能力弱,从而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形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以中国古人的训教和事例来引导当代学生面对挫折,产生良好心态。

(三)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自我管理方式,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在当代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人心理健康认识能力低下,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缺乏必备的素养、自我约束的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就是“人学”,也就是重点培养人的修养和人伦关系,解决怎样修身,怎样与人、社会、自然相处的问题,其中有很多学说和理论都在探讨如何维护人自身的心理平衡问题。例如,儒家思想提倡的自律和自省。如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就是面临外界的各种刺激如何保持心理平衡的阐释。再如,儒家强调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快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是孔子在赞美颜回时表达出的面对物质引诱的自我控制。孔子还强调自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通过自省,来强化自我约束能力。再如,道家哲学中,老子的“无为”思想也是对当下心理健康的很好的引导。“无为”强调自然法则,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违反自然规律,不凭主观意志为所欲为,也同样论及人的自我控制的论题。我们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些思想,让学生充分了解“仁爱”“孝悌”“忠恕”“诚信”等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让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尊重别人,提高自身修养,让学生真正做到“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注释】

[1]林崇德、刘霞、郝文武、胡金木:《努力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访林崇德先生》,《当代教师教育》,2017年6月第10卷第2期,第10页。

[2]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第66页。

[3]林崇德、刘霞、郝文武、胡金木:《努力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访林崇德先生》,《当代教师教育》2017年6月第10卷第2期,第11页。

[4]以上内容参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教育学刊》特稿,2016年10月第10期),《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努力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访林崇德先生》,《当代教师教育》2017年6月第10卷第2期)三篇论文

[5]见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第66页。

[6]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10期,第1-2页。

[7]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10期,第2页。(www.xing528.com)

[8]辛涛、姜宇:《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11页。

[9]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

[10]林崇德、刘霞、郝文武、胡金木:《努力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访林崇德先生》,《当代教师教育》2017年6月第10卷第2期,第13页。

[11]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10期,第2页。

[12]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10期,第2页。

[1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第215页。

[14]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10期,第2页。

[15]李祖扬、邢子敬:《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与反思》,《南开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6]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10期,第2页。

[1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10月18日。

[18]《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4月28日。

[19]江泽民:《为西柏坡题词》,1991年9月21日。

[20]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10期,第2页。

[21]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10期,第1-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