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文化底蕴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培养“人文情怀”。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经过对当前各阶段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后指出,当前课程标准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其中之一便是“受工具理性影响,我国课程标准中关于学习、语言等工具性素养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而关于尊重和包容、伦理道德等体现人文情怀的素养被提及的频率则非常少”,[10]从而认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是当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迫切任务,由此将培育“人文情怀”列为“文化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人文积淀主要关涉学生对知识体系的学习和认知,那么人文情怀则关涉学生对自身、人类的态度,就是要探讨如何尊重、理解、关心、爱护自身和人类。在教育体系中,应该说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一种对待自身、人类的态度,学生才算是通过人文教育而具有了教养。从此意义上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人文积淀之后拥有人文情怀应该是知识积累后的更高目标,是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什么是人文情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11],它包含着对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创造能力的肯定,倡导人的自由本性和解放,以对人生意义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为宗旨。
近年来,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应试教育大行其下,忽略了对学生人格、人性、道德、意志、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完善和培养,以至于当代大学生人文情怀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例如,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把权力、财富与金钱作为衡量人生成败和生活质量的唯一标准,致使社会发展畸形,人性日益扭曲,自由、尊严、人格在物质面前变得脆弱不堪,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生活观和价值观。近年来,当代大学生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漠视越来越泛滥,不仅不敬畏自己的生命,对其他生命的漠视和践踏也愈演愈烈。再者,囿于富足的生活条件和人生经历,当下大学生对于国家目前存在的危机明显认识不足,缺乏居安思危意识,与他们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具有很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对当下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和教育就越发显得至关重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人文情怀”的提出,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提出来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系统理论框架的哲学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追求的最高境界。以追求人本精神、境界提升为宗旨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学生“人文情怀”教育缺失的局面下显得尤为重要。(www.xing528.com)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尊重生命与尊严,追求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等人文思想在当下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儒家先贤们以关怀“人”为出发点,提出了“仁者爱人”,并以血缘关系为起点,由远及近,提出了“爱己”“孝悌”“泛爱众”“以民为本”的思想,力图构建一个和谐大同的社会。儒家思想还提出了更高的人文追求,即进一步提出了“仁民万物”“万物一体”的生命意识和宇宙关怀,由此形成一种宏观的生命理念与生命关怀意识。再如墨家的“兼爱”,也同样对人类生存状态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怀。在墨家学术里,“兼爱”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个目标,意在构建一种互利互爱、相互关怀的人文环境。这些传统文化思想对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关爱家人,由此关怀民生、社会、国家具有重要作用,甚至还能让学生怀有更广阔的生命意识和宇宙关怀。一个人具有人文情怀,首先就是尊重个体,由尊重个体生命、尊严进而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尊严,这些都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理论支撑和经典范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尊重生命、尊严进而发展到更高人文关怀的境界,那就是对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的追求。例如先秦的道家就提出“贵己”“无为”等思想,直白地表现个体生命的重要性,体现了道家珍视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蕴。道家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提出了对“精神生命”的关注,即向往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性命双修”说。追求精神生命的超越与永恒,成为道家生命关怀的重要内容和终极目标。道家关注个体精神、关注人格独立的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进而引发了魏晋时期人的自觉、自醒时代的到来,从而出现了竹林七贤、陶渊明、谢灵运等一大批关注个体精神,塑造耿介人格的优秀文人。这些思想和文人典范对培养学生在崇权力、尚金钱的社会洪流中保持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关心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对培养学生的悲悯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各家各派都对社会、人类的人文关怀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这就是“忧患意识”。“忧患”一词最早出于《周易·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自此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典籍都表现出了深远的忧患意识。如《诗经》中的“黍离”之悲、儒家孔子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哀叹与担忧,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道家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的感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呼唤,以及欧阳修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警戒,都体现出了历史使命赋予知识分子的强烈的责任感。忧患意识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影响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程,对近代中国的发展和当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哪怕在国家稳定、经济发展、国富民安的当下,其存在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左传》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对当代的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由此引导他们拥有关心人类、国家命运的悲悯情怀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目前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滋生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可小觑;从国内来看,贫富差距、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西方的文化侵略等问题层出不穷;从国际来看,西方社会对中国发展的阻挠和扼制越演越烈,因此需要我们培养当代学生关心民生幸福、国家发展、人类生存的忧患意识,引导他们辩证、全面地看待国家的成就与问题,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由此增强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积极地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