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出发点。“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1]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接受中国教育部关于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任务,成立了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对“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进行细化研究。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014年,教育部研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出发点。“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中国共产党提出来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方针宏观目标。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适应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如何加快我国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步伐等都成为当前教育最为迫切的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具体化、细化研究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教育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也是建构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推进教育问责的重要基础和依据。[1]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接受中国教育部关于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任务,成立了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对“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进行细化研究。历经3年的研究,该课题组于2016年9月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简称《核心素养》),提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洋为中用,批判性借鉴核心素养国际研究的构建方法与合理成分等原则”[2],从而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具有稳定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等特性,其生成与提炼是在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中完成的,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是:在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基础上,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要素。在六大要素下,又分别提出十八个基本要点,即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意义重大。首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建立起来的。“立德树人”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构建,则进一步细化、深化了“立德树人”的基本内容,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解决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其次,《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构建使多年来提出的素质教育更加具体化。199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自此,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解读与具体化,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方面。素质教育是基于单纯强调应试教育提出的,旨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而“素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强调学生素养发展的跨学科性和整合性。“学生发展素养”的提出可以使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是对素质教育的反思与改进。再次,《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在深入研究现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反映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所以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每个阶段、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后,得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素养的发展性,同时也看到了课程标准存在的不足,如存在对社会参与、人文素养强调的程度不够,对跨学科和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关注不够,对人文关怀、伦理道德的关注不够等诸多问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这些问题和不足方面进行高度反思,经过系统设计育人的目标框架,落实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提出了通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的一系列途径,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系统。[4]

从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来看,其非常重视人文精神的孕育,特别突出中国元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坚持的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由此可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突显人才培养的民族特色”成为建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依据之一。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林崇德先生更进一步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实就是“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5](www.xing528.com)

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框架来看,“人文底蕴”“责任担当”两大板块,具体明确了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以及“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等要求。在涵育人文素养方面尤其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比如“人文积淀”部,提出“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培养人文素养的同时,还特别突出中国元素,比如在“国家认同”中提出“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纵观整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华传统文化几乎融合在所有要点中,如在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等内容里几乎都可以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说,中国元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在各个核心素养的要点之间,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共通,具有完整的科学性,更符合中国教育的特点。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建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的强大的文化土壤和文化力量。这是核心素养课题组从历代教育规律中总结出来的,也是当下培养教育中国学生的迫切需求。20世纪80年代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复兴以来,全国各大、中、小学逐渐开始重视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日益成为党和国家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主题。近年来,党和国家更是将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列入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和根本目标。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立德树人”又提出了具体要求: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又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欧美同学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等多个场合多次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在 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总书记更进一步指出要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全民的基本素质养成:“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在此基础上,2017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全方位指出要树立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要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要努力弘扬中华人文精神,从而提升我国人民的基本素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因此,在中国学生素养的综合培育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确可以担当教育、引导学生的使命。“素养”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提出,早在《汉书·李寻传》中就记载:“马不伏历(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其中的“素养”,指的就是“平时的修养”,强调的是对人格和品德的修砺,其中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思想品德和价值取向。道德修养是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素养指标体系的核心,是学生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所在。除此以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家国情怀、社会关怀、人格修养、文化修养等要素。文化修养包含人文历史知识求学治学方法、创造科技发明、审美鉴赏能力、追求人文情怀等内容;家国情怀和社会关怀包括爱国情感、民族精神、心怀天下、奉献社会、仁民爱物、忧患意识等内涵;人格修养包含的内容就更为广泛和深入:仁者爱人、自强不息、关注生命、乐观开拓、厚德载物、以人为本、尊老爱幼、尊师重道、节俭朴素、居安思危、诚实守信、勤劳创新……因此,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促进大、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是当前中国教育义不容辞的使命,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