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看来,现阶段基础教育领域的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建设必须把师范院校纳入其中,并且必须让师范院校在体系中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首先,师范院校在高校序列中与中小学关系最为密切,是实现大学国学教育与中小学国学教育的衔接甚至一体化的关键。其次,当前中小学师资力量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框约,以及现有师资力量的局限,暂时还不具备对国学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分层设计、系统推进的能力,而师范院校既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又拥有一批以传统文化专业为背景的国学研究学者,师资学术层次较高,有能力实现这些目标。为此,这个体系纵向看必须最少包括三个子系统,即师范院校国学教育体系、高中及职中国学教育体系、义务教育阶段国学教育体系;横向看,基础教育国学教育体系必须包括国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学教育师范课程体系、国学教育师资培训体系、中小学国学教材体系等。这些体系之间相互衔接,互相支持又各具特色。其中,师范院校的国学教育体系必须体现出对其他两个学段体系的引领作用。从建设面向基础教育的国学教育体系来看,必须从以下这些方面展开探索。
(一)必须探索建设一个面向中小学的国学教育人才培养系统
未来国学教育的长期深入发展需要相应的师资力量的支持,当前虽然有不少高校开设了国学专业方向,但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绝大多数定位较高,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上也是尽量高大上。师范院校的国学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要避免这种倾向,要始终服务于中小学国学教育的需要,培养目标要面向基础教育,课程设置要接地气,培养方式要走与中小学联合培养的路子。例如,我们利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举办了两期国学夏令营,效果很不错。首先,我们把大学生的国学教育与乡镇中小学的国学教育结合起来,使得师范生的国学教育一开始就具备清晰的职业目标和坚实的实践路径。其次,我们的国学夏令营不仅有大学生参加,还有所在学校的国学预备教师参加,同时还有全省十几所协作学校的国学预备教师参加。如此一来,我们把中小学国学师资的培训和师范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得师资培训与真实教学情境无缝对接。最后,我们的国学夏令营还把课堂教学探索与国学教材建设结合起来。国学夏令营的课程安排和课堂模式参照正常教学要求进行,这就让配套的国学教材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总结提高,从而避免了国学教育的肤浅化。当前,如何在成功举办国学夏令营的基础上,把相关的经验转化、固化为师范生国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机制,进而建设一个面向中小学的国学教育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就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必须建设一个面向基础教育的国学教育师范课程体系
国学是一个庞大复杂、丰富精深的知识系统,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学教育必须针对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背景在内容上有所取舍,并在此基础上创建相应的课程。我们设想,第一阶段重点建设《四书精读》《诸子选读》两门国学通识课程以及《四书精读及教学》《诸子选读及教学》两门专业选修课程。传统国学包括经史子集几个主要构成,其中经学与子学是最具有思想战略价值的部分,国学复兴的内生机制一定要在这两个部分中生发出来。所以,师范院校国学基础教育课程应该从读经和读子开始。而经学主要是五经学和四书学,五经学的当代传承因为文本的阅读的困难要远高于四书学,所以经学课程现阶段必须以四书学为切入口。诸子选读则有助于学生开拓学术视野,了解国学广博深邃的独特魅力。而教学法课程则重点在总结几千年四书教学、诸子教学的经验及其当代价值的探讨。当代教学法的课程资源本来应该包含三大块:传统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经验(有几千年积累),现代以来的白话文教学经验(约百年的积累),西方母语教学经验,其中的第一大块本来是当代母语教学的最宝贵资源,但现在恰恰是最薄弱的环节。
(三)必须建设一个面向中小学国学教育师资培训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www.xing528.com)
师资问题是制约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国学教育向纵深发展的瓶颈所在,新世纪以来,国学教育逐渐在中小学中推广开来,但质疑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之后,中小学国学教育实践已经由要不要搞转变成怎样搞的问题。但是,现有教育体制的缺陷,导致当前中小学教师严重欠缺国学教育素养,结果国学教育在中小学的推广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师资问题。从已经开展国学教育的学校的情况看来,多数学校均遭遇了持续发展的瓶颈,而根源也在于现有教师的自身知识结构已经难以胜任国学教育深入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师范院校的国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基础上必须尽快建设一个面向中小学的国学师资培训体系。这个体系的建设可以由师范院校牵头,组织中小学一起开发与建设。当前要优先建设《蒙学基础及教学》《四书精读及教学》《诸子选读及教学》,课程的建设应特别重视一线教学实践经验的导入,尤其是国学教育特定原理、方法和教学技能的总结与提炼,尽快探索出一套富有特色的方法论体系。
(四)必须建设一个中小学国学教材体系
国学教育最终一定要落实到中小学教育中去才能够根繁叶茂,所以开发建设中小学国学教育教材是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国学课程协同创新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小学国学教育教材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采购或者编写,结果现行教材要么脱离一线教学的实际需要,要么缺乏整体的编写思路,体系混乱。要改变这种状况一定要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通盘考虑,注重教材的衔接过渡;同时要注意国学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的互补性,特别需要注意与语文学科的融通,否则就容易出现把初中、高中的语文教材内容大量挪到小学阶段让学生诵读等乱象,打乱了语文学科的知识序列。另外,教材的建设在考虑与现有课程的关系的时候,尤其要避免成为“第二语文课”或“第二思想品德课”,重点突出原典诵读,突出文化传承,突出人文涵养,强调踏踏实实地积累,强调精神内涵的领悟。就教材的编写问题,教育部的《纲要》指出:“教育部统筹规划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材、师资等建设,明确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从目前中小学语文、数学等课程的建设情况来看,组编全国统一的中小学国学教材并不现实,教育部更多的将从课程标准制定与政策规范等层面用功,具体的教材编写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师范院校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以上四个体系贯穿大中小学国学教育系统,而以国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为突破,以高师院校的国学教育课程开发为龙头,渐次拓展到师资培训,再落实到大中小学国学课程体系建设,要力争做到体系完备、气脉连贯,理论建设、课程创建、方法论探索与实践操作形成一体,最终凝练成富有人文内涵又有时代特色的国学教育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