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学生了解化学的研究方法。
化学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方法,大都成为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成为培养和提高人才素质的最有效方法。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仿效科学研究思路,认识化学发展的特点和基本性质,提高学生的思想性、人文性和方法论等内涵。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有意识地翻阅科普书籍和有关化学杂志,作好阅读笔记,直至在互联网上查找有关化学资料等形式来认识化学知识的含义、化学发展的历史、化学的作用、地位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其次,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超过责任感。”在化学教学中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减轻学生的压力,还能激发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中学生正处于体力和智力迅速成长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聪敏而好学,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好奇、好学、好动,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感到新奇,总想弄个水落石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一般都具有形象、具体、新奇的特点,教学中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与学生的心理产生共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有了对化学的强烈兴趣和热情,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究地学习化学知识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www.xing528.com)
同时要注意的是,化学研究性学习要因“材”制宜地开展,并不是说在每节化学课堂上每个知识点都要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化学知识一般有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而就其内容可以分成六大类:化学知识,化学观念,化学方法,化学知识结构,化学应用和化学技能。对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易达到良好的效果,采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更为有效;对于策略性的化学知识,则更易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两种学习方式的结合运用。
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并不是对传统化学课堂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上的改革与创新,其初衷便是在达到知识传授目的的同时,能更多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