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在的反省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对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史学的重要贡献早己毋庸置疑,尤其在六七十年代它们更是当时西方史学的主流。因此从历史学内部来说,新文化史的兴起和形成首先便是建立在对这两种“新史学”范型的“反省”和“反叛”甚至是“反动”基础上的;其次,这两种史学取向本身在70年代后的新发展,也进一步拓宽了自身的研究视野,而成为国际性的新文化史运动的一部分。
英国文化史家彼得·伯克谈道:“社会文化史是对一种更陈旧的体制和更陈旧的‘新史学’的一种有意识的反叛,更确切地说,它是对六七十年代影响着欧美的两种历史类型的反叛。一是卡尔·马克思类型的社会史,二是计量史(通常但并不总是经济史)。计量史学又表现为两种形式:美国的‘计量史学’和法国的‘系列史’(historie serielle)。”(5)不论是战后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倡导的“自下而上”的社会史研究风气,还是60年代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如日中天般的“结构”或“长时段”历史模式,或是与之相应的计量史学方法,大多相信历史的“科学性”,并且借用马克思的经典命题,认为经济和社会是起决定作用的历史基础,而政治和文化只是随之而变的上层建筑。
不过,如同20世纪初兴起的新史学最初的萌动正来自传统史学内部一样,对经济社会史研究的反省同样出自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和年鉴学派内部。早在1963年,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甫一问世,便在当时的史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争议。汤普森本身是英国社会史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又是主动超越社会史并把研究方向引向新文化史的一位历史学家。在《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一书中,他一改当时社会史研究常见的诸如用计量的方法统计工人的工资收入、把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折算成可度量的标准进行比较等做法,而是把19世纪英国工人阶级的态度和意识作为对象,研究其文化的构成,工人阶级身份的真正形成不仅是在社会经济意义上的,还包括工人阶级对自身地位的文化认同。汤普森认为“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他写道:“除非我们把阶级看作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的构成,否则就无法理解它。”(6)在他把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其阶级意识的形成时,使用的也完全是文化的术语,比如传统、价值体系、观念和习俗等。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汤普森又通过比较文化同经济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对自己的方法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我正在提出质疑这样一种观念,即可以用‘经济学’名词来形容生产方式,但却把文化置于次要的地位,而生产方式的组织正是围绕着这个关键概念而展开的。”(7)汤普森对这种做法提出了挑战,他不仅把“文化”引入到沉闷的社会经济史中,更将它放到了历史学家研究课题的中心位置,文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反而成为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他的观念也常常被人称为“文化马克思主义”。
尽管汤普森一般多被归入到六七十年代社会史时代的历史学家之列,但他对文化的关注却极大地开阔了历史学研究的视野,尤其在70年代后更是得到了积极的响应。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法国年鉴学派那里,不同的是,在法国,第三、第四代年鉴历史学家们用一个专门的名词——“心态”,来概括他们的文化史研究趋向,从而开创了“心态史”(l'histoire des mentalités)这一历史研究的新领域。雅克·勒高夫在评价心态史的作用时写道:“‘心态’这一广泛、含糊而又常常令人忧虑的名词,正如其他许多具有广泛含义的词一样,对近年来的史学领域的变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对经济史领域起着一种理想的平衡作用,从而给整个史学带来了新鲜空气。”(8)(www.xing528.com)
勒高夫所说的心态史对经济史的平衡作用显然针对法国史学自布罗代尔之后经济—社会史一统天下的局面而言的,在布罗代尔的“长时段”历史理论中,气候、生态、人口以及经济发展趋势都是决定历史发展进程的根本因素,是长时段的结构,而政治、文化等都只是浮于表面的可变量。60年代末,以勒高夫为首的新一代的年鉴派历史学家就开始主张恢复年鉴学派创始人注重精神状态史研究的传统,将研究重心逐步由社会—经济史为主转向以研究人们的心态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文化史。反对把文化和心态看作是属于第三层次的次要因素,将研究领域由经济转向心态这一更为深层的结构,如伏维尔所言,这一转变是“从地窖到顶楼”的进步,它意味着对过去历史整体架构的把握,历史的认识也更为全面真实。
许多早年以研究社会经济史闻名的历史学家,也受到了这种潮流的影响,在某种“心态”的作用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更弦易张加入到了心态史家的行列之中。如前所举的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一度声称要固守“地窖”、坚持经济史研究的历史学家勒华拉杜里及发生在他身上的转变。在1975年出版的《蒙塔尤》中,勒华拉杜里利用14世纪宗教裁判所的审讯记录和其他档案,重新勾勒和描绘了中世纪后期法国西南部一个叫作蒙塔尤的小山村在几十年里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和思想状态。在研究方法上,勒华拉杜里综合了社会经济史、历史人类学以及心态史等多种研究手段,其中尤为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他用心态史的方法将蒙塔尤村民内心中对现实的种种看法展现在读者面前,包括了对性、婚姻爱情、家庭、儿童、死亡、时间和空间、自然和命运、巫术、宗教、犯罪等的态度和观念。正如作者在书中写道的:“我们下面的考察将改变方向,它将更注重层次,更加细致,涉及个人会少一些。我们将不再从住家和窝棚等领域做面上的考察,而准备向深层探索。在最底层,我们将努力探讨一个充斥日常生活的颇有讲究的各种举止。此外,爱情生活、性生活、夫妻生活、家庭生活和人口问题也将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最后,我们还要充分利用有关村落、农民和民众的文化与社交的丰富资料。这里的‘文化’当然是指人类学家所说的总体含义的文化。”(9)勒华拉杜里个人的研究取向的转变也反映了整个史学风潮的转变,是所谓“从地窖到顶楼”的飞跃。
年鉴学派的心态史研究事实上便是新文化史的一个开端,它同早年以汤普森为代表的“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研究一起,共同颠覆了社会经济史独霸的格局,为“文化”平反正名,从而确立了文化作为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在新文化史中的中心地位。伯克认为,“社会文化史家倒转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位置,他们力主是文化影响甚至决定了政治和经济行为”(10)。年鉴学派的这种新的文化史研究取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心态史引起了许多其他国家历史学家的共鸣。其中最主要的国家当首推美国,尤其在一些法国史研究者中间,对文化的重新认识首先得到了他们积极的响应,他们是最早接触也是最先接受这一趋势,并开始新文化史研究实践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