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计量与经济史:新文化史的文化转向

计量与经济史:新文化史的文化转向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赫利希指出,外界对计量史学的批评实际上指向的只是计量史学的一种,即美国新经济史研究的“克丽奥学派”。遗憾的是,对于这一点,作为经济史家的赫利希似乎并没有看到。

计量与经济史:新文化史的文化转向

四、计量(Quantification)与经济史(Economic History)

计量史学部分60页的最大篇幅充分说明了这门学科在六七十年代的辉煌,计最的方法是战后西方史学发展中曾经最被寄予厚望的新兴学科,勒华拉杜里甚至曾经预测道:“未来的历史学家就是一个程序员,要么就不是历史学家。”(23)而到了80年代初,对计量方法的热情和迷信已渐消退,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认识到量化研究只是历史研究中众多方法中的一种而已。在这样的背景下,戴维·赫利希(David Herlihy)(24)和艾伦·鲍格(Allan G. Bogue)(25)分别从欧洲史和美国史的研究领域出发分析“数字和形式分析”在历史学中的运用状况及其前景,他们的言辞间都充满了对已渐衰的计量史学的极力维护。

赫利希把计算机技术本身也作为计量史学的一部分,因此他强调计算机的应用在历史学中有着广阔的前景,包括资料的收集、解释和证明,它可以被广泛地用到各种历史学辅助学科当中。赫利希指出,外界对计量史学的批评实际上指向的只是计量史学的一种,即美国新经济史研究的“克丽奥学派”。他们用一种数学的或数理逻辑的模式来解释历史,在研究中使用大量数据、计算和表格,从而推导和证明他们的结论。在此,赫利希把计量史学分为两种,一是在历史研究中仍大有作为的计算机辅助技术,一是已经陈旧落伍、远非完美的“克丽奥学派”。他写道:“今天,计算机为历史学家提供了灵活而有力的支持。对于其未来的许多怀疑仅仅集中在它在历史研究中的诸多应用之一,即它在所谓的‘克丽奥学派’中的运用,在形式变元(formal argument)中的发展。但即使是‘克丽奥学派’的失败也还远未最终决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的失败并不是完全的,而是仅限于一种形式分析的应用。他们对其资料进行严格的分析,但却不能在收集和分析他们的信息时做到同样的严密。”(26)

在某种程度上,赫利希的观点更像是一种无奈的辩解。不可否认,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早在80年代初它已在图书馆学、绘图测绘等历史学辅助学科中被广泛地运用,但其作用终究只是作为一种工具而已。所谓计量史学,实际上更注重的是一种历史研究的方法,借助计算机及其程序强大的分析、计算功能,将大量的历史数据放在一定的数理模型中,从而得出某种结论。70年代后,对于科学的历史学的渴望,的确开拓了历史学家的视野,展现出了历史的另一个独特的方面,但量化研究绝不是历史学的唯一,放弃定性的分析、解释和叙述的历史学是不完整的。遗憾的是,对于这一点,作为经济史家的赫利希似乎并没有看到。

另一位作者鲍格的研究专长偏重于新政治史,因此在他的论述中,新政治史的研究是较为主要的例证,同时他也比赫利希更加现实和客观地面对计量史学所面临的问题。在他看来,量化研究不仅是指“测量”(measurement),“而且还是一种编码语言,它包括通过机器可读数据的形式对量化的历史证据进行确定、处理和管理控制等相关问题,以及量化研究赖以形成和表现的概念结构和研究构思”(27)。量化研究作为一种方法在六七十年代美国乃至西方史学的许多重要领域,如经济史、社会史和政治史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鲍格显然比那些依然抱着对计量史学乐观幻想的人更加冷静,他既看到了量化研究的优势,也认识到了它的不足。因此他在预测计量史学未来的发展时认为,量化和非量化的研究都是历史学所必需的,“某些类型要求有计量的能力;另一些则不需要”,它们二者的关系是共存的(28)

虽然计量史家也对经济史的研究状况发表了评论,但经济史家们自身是如何反省自己的学科的呢?这一部分的两位作者分别来自美国和英国,其中一位还是专职的经济学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史研究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过度依赖。彼得·泰明(Peter Temin)(29)在谈到美国“新经济史的未来”时甚至称:“新经济史的新成分就是它同经济学的联系。旧的经济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而新经济史则是经济学的一个部分。”(30)(www.xing528.com)

在泰明看来,正是这种从属关系的改变,才引发了新经济史的勃兴,同时也潜伏了日后出现的问题,以至于进入80年代的新经济史处在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上。他认为,当前新经济史的问题是它脱离了同经济学的联系,而游离于经济学与历史学之间,找不到一个合理的理论依托。在泰明对新经济史的回顾中,常常用这样一些词来概括它的特点,如“计量”(measure)、“说明”(explain)、“模型”(model)等,同时新经济史的发展始终是以某种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模型为基础,从事研究的大部分也是经济学家。

但未来的经济史研究必须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并非都是简单地依照抽象的经济学规律运作的,在研究20世纪后的历史变化时,有许多问题不是单纯经济学原理所能够解释的。因此泰明在文中提到,经济史的研究除了经济学的工具之外,也应该借鉴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些模式,即人类行为的不同模式,将它们结合到经济学的模型分析中。他认为只有这种方法才能“拓宽新经济史研究,让经济史和经济学更多地联系到作为所有历史的主体的人类行为的多样性上”(31)

另一位作者巴里·萨普尔(Barry Supple)(32)是来自英国的经济史家,他的观点比泰明更进了一步,眼界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学上,还看到了经济史同其他历史分支学科的相互借鉴,如社会史和文化史,从而提出“把经济也作为社会和文化的过程来研究”(33)。他还建议经济史家应该认识到“社会条件中的一些微妙的、复杂的、不可计量的方面——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关于消耗、环境、文化和心态,而不仅是汇率的增长和真实的收入”(34)。在他看来,经济史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关系是相互的,经济史可以既研究生产又关注消费,既强调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又看到社会和文化的作用,既运用计量和统计的分析又不排斥叙述的解释方式,他所预示的经济史的未来指向的是一种所谓经济社会史或经济文化史的方向。

不论是在经济史,还是在其他历史领域,历史学家已经越来越一致地认识到单纯的计量方法和数学分析模型只是一种研究的手段,它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某种解释,但绝不是唯一的解释。因此,纯计量的历史研究在80年代后迅速衰退,沦为一种历史辅助方法。在经济史中,用这种量化方法进行的辅助研究,只能讨论整个经济行为中生产阶段的过程和规律,而在进入到流通和消费领域,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介入,并没有简单的规律或模型可循,因为其中掺杂了许多社会的、心理的、文化的因素,因此在文化转向后的经济史当中,同社会史尤其是文化史的互动和交叉变得日益密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