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飞
近年来,中国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爆发式增长,在各领域发力。在我看来,它们粗略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源自权力机关,叫国营公益组织,以带国字头的基金会为主,隶属不同部委,官办官营,负责人多是部委干部和退休干部,现在多以社会招募为主。它们优在与政府关系良好,各类资源丰厚,紧跟国家政策方针。
第二类脱胎于商业企业,叫商办公益组织。改革开放40年后,第一批商业精英步入退休阶段,纷纷转身公益,要追求生命高新境界。其次,一些高科技企业挟流量之势,进入公益,解决某个社会问题。它们也掌握着较多资源,有技术和组织优势。
第三类则是从社会土壤里自下而上长出,叫民间公益组织。它们历史悠久,数量众多,散布在中国各大小城市,沉默坚韧,发轫于人性古道热肠和底层社会的守望互助。2011年以后,微博和微信崛起,中国人第一次可以看见对方,连接彼此,形成多人异地大规模协同去完成某一个任务,意外吸引了一些社会精英跨界而来,携带各领域的技能、思维和优势资源进入公益,增加了民间公益组织的丰富性和厚度。它们的优势是价值观驱动,人多面广,无处不在。
近年来,党和政府愈发理解和重视社会公益的价值,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颁布实施,激发了社会的公益慈善热情,使县域公益组织雨后春笋般出现,犹如1978年,政府打开商业,放手市场,推动经济改革开放。
中国社会改革和经济改革如出一辙,正在走着当年的路子。所以,对比经济改革的逻辑、趋势和走向,我们可以判断:三类公益组织并驾齐驱,独立且又系统,共同解决中国社会问题。而其中,基于使命驱动、机动灵活的民间公益组织表现愈发活跃,如同现在的民营经济。
未来可期,但现实严峻——制约公益发展的就是人,特别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短缺。长期以来,中国公益界组织特别是民间公益组织管理薄弱,从业人员能力低下,成效不理想。这是一个巨大的困扰公益界的痛点。
这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根本原因就是公益组织产权不清晰,激励不明确,甚至有规定行政管理经费不能超出年度支出的10%——这直接导致社会精英不愿来,来了也呆不久。(www.xing528.com)
没有能干的人,就没有一切。
要解决人和能力问题,需要提高公益人才薪酬待遇,但这是一个较长期的工作。另一个办法就是通过组织学习、教育和培训,有效提升公益伙伴的能力。
公益培训又是一个严峻问题,培训资源本来较少,且分给了有付费能力的官办公益组织和商办公益组织,民间公益组织伙伴嗷嗷待哺,尤其是县域公益伙伴,几乎没有接受培训机会。
2014年,我们创办一个机构叫青螺学堂,旨在要持续提升县域公益组织伙伴的各种能力,令公益行动更富效能。同样看见基层公益伙伴痛楚,并采取实际行动的人还有徐本亮老师。他有着颀长的身高和脸型,笑起来眼睛变成一条线,不管在哪里上课,他总是西装领带,激情饱满,一个老牌上海男士的做派如同公益界清流。
年近七十的他,奔走在全国各地,十多年来孜孜不倦地传播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思想,不辞劳苦地向中国公益伙伴讲授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知识,为大家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并针对社会组织使命、筹款、项目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痛点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我翻阅了一些资料,看见很多三四线城市和县域社会组织学员的学习心得和对他的感谢。我能理解这份久旱逢甘霖的情感,本亮老师长期致力于公益人才的培养,在做一件很有价值、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也更坚定我们要在县域社会组织培训和人才培养方面投入更多心力。
这次他出版了《社会组织管理精要十五讲》一书,嘱我来写序。巧合的是,今年4月我们在杭州得到了一个山谷,取名花开岭,青螺学堂有了自己的基地,将依托沪昆线、沪蓉线等高铁连接沿线城市公益组织,构建公益组织的学习共同体,我们在做相同的事情。
公益背负了政府和人民的厚望,但我们头脑要清醒的是:公益要雄起,培训须先行。我们要从人开始,从学习开始——唤醒人、支持人、发展人、成就人。人有力量了,公益才有力量,公益才能持续而富有成效地去解决社会问题,实现我们的初心,而不会成为问题的一部分。本亮老师《社会组织管理精要十五讲》一书的出版恰逢其时,是社会组织的培训和公益人才培养的宝贵教材,相信每一个公益人都能从中受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