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公共图书馆一直被认为是公共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担负着传播知识,交流共享信息的门户和枢纽的重任。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社会和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文化建设,特别是基层文化建设逐渐提上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议事日程。
2000年以后,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开始关注社会和文化的和谐发展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且以此为中心颁布了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对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并且具有矫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向的意义与作用。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十五规划”提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居民生活质量要有较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完善。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增加,覆盖面扩大,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为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档案馆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文化设施建设。努力巩固和拓展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深化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继续实行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增加对重要新闻媒体和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这表明中国政府从国家长远发展规划的角度,开始重视社会公共文化事业,不仅认识到公共文化事业是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而且提出要增加对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
2002年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地指出,文化基础设施要建到城市社区和农村村庄,“城市要在搞好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建设的同时,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建设……农村要因地制宜建设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地广人稀及人口分散的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边远山区和农牧区要积极发展流动文化车、汽车图书馆和流动剧场等”;文件中还明确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并且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来源和增加幅度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对于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保证各级公共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购书经费……切实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要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文件还特别明确:“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责任在县(市)、区级人民政府”。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在21世纪头20年,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一目标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方向都意味着新的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后,200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意见”在强调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同时,对建设新农村中的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公共文化服务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工作体制机制逐步理顺,现有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文化队伍不断壮大,农民自办文化更加活跃。文化产业较快发展,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基本解决。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文化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到2010年,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对西部及其他老少边穷等地广人稀适宜开展流动服务的地区,由政府给乡文化站配备多功能流动文化车,开展灵活、多样、方便的文化服务。“意见”还进一步明确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图书馆的性质,并对公共图书馆的体制改革、机制转换提出明确要求。“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的改革主要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意见”中再次提出要加强政府的投入力度,保证农村公共文化的覆盖程度,“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的文化建设。中央和省、市三级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006年3月1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目标中再一次明确了政府的职责,提出了公共文化体系的全面覆盖。“根据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原则,公共财政的配置重点要转到为全体人民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方向上来”;在这一原则下面,《纲要》提出:“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纲要”是对“十一五规划”中的文化发展目标的进一步拓展,是我国“十一五”期间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这份来自政府的关于文化建设的文件,对于我国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对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纲要”在我国历史上的政府文件中第一次阐释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和目标——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的原则。(www.xing528.com)
“纲要”特别强调,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是所有人的基本权益,这种权益应就近得到满足。提出的“十一五”期间,重点文化建设领域的目标是:“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基本文化权益。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城市的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和文化产品基本满足居民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在农村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其中所强调的 “服务网络”“就近便捷”,既是对人民文化权益的尊重,同时也是实现人民文化权益的保障措施。
以“普遍均等”为目标,“纲要”还针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和建设,以及其他公共文化事业提出具体措施和要求。“在巩固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实行定点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图书馆采用通借通还等现代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延伸。”“县(市)图书馆逐步实行分馆制,丰富藏书量,形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的图书配送体系,充分发挥县图书馆对乡镇、村图书室的辐射作用,促进县、乡图书文献共享。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市场运作发展”的要求,支持农民群众开办‘农家书屋’。”
“纲要”同样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中的职责。“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要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创建文化先进县(市)、文化先进乡镇和创建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的文化建设,文化领域新增加的财政投入应主要用于农村。政府要保证文化馆(站)开展业务必需的经费、基层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广播电视发射转播台正常运转必需的经费、广播电视‘村村通’运行维护经费和农村电影放映补助经费。”
“纲要”的颁布以及“纲要”中所阐释的问题,充分地表明我国政府已经将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将建设覆盖所有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公共图书馆职业者的职业追求,已经进入到中央和各级政府的视野中。
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201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提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11]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我国文化部又发布了《公共图书馆发展情况及“十二五”发展目标》,肯定了“十一五”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提出了公共图书馆事业“十二五”发展目标。
伴随着中央政策的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获得了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支持,这也激励着公共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更多积极的作用。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传承、包容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社会资本增加的重要力量。因此,随着国家对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越发关注,对公共文化发展的支持和重视,公共图书馆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更好地履行时代赋予的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