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少年运动健康传播模式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青少年运动健康传播模式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之相比较,运动健康传播研究在量与质两个方面均不容乐观。而针对国内中小学学生群体的运动健康传播研究,在研究取向、研究方法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以“运动健康传播策略”为主题检索到的篇目数为国内0篇,国外13篇。国内相关研究议题的主要研究结论呈现以下特征:第一,运动健康传播研究方面,成果数量有限。研究发现,健康传播正在逐步兴起,主题广泛方法多样。

青少年运动健康传播模式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健康传播最早发源于美国,中国开展健康传播研究也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作为健康传播的一个重要分支,运动健康传播就是将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教育学等学科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的运动健康知识,并力图影响其运动健康态度、运动健康行为习惯的改变,以提高小至一个社区,大到整个国家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为目的的行为。近年来,伴随国内外运动健康理念认同度的进一步提升,运动健康传播实践在形式、内容和方法上不断丰富和创新。与之相比较,运动健康传播研究在量与质两个方面均不容乐观。而针对国内中小学学生群体的运动健康传播研究,在研究取向、研究方法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笔者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学术文献总库为国内文献来源,以EBSCO,ProQuest,Wiley三大检索平台的数据库为国外文献来源,对2012年至今的相关学术文献进行跨学科全库检索,并通过阅读分析文献获得以下研究结果。第一,研究议题方面:以“青少年运动健康传播策略”为主题检索到的篇目数为国内0篇,国外13篇。以“运动健康传播策略”为主题检索到的篇目数为国内0篇,国外13篇。以“运动健康传播”为主题检索到的国内外学术文献篇目数为80篇。以“运动健康教育”为主题检索到的篇目数为国内321篇,国外13篇。以“健康传播”为主题检索到的篇目数为国内1490篇,国外4988篇。第二,研究视角方面,取体育学视角的研究占研究文献的 13%、医学视角的研究占 40%、传播学视角的研究占24%、社会学视角的研究占15%、其他视角的研究占8%。其中,取传播学研究视角的论文全部集中在“健康传播”研究领域,在“运动健康传播”“运动健康教育”为议题的相关研究中,取该研究视角的文献为0篇。第三,研究方法方面,定性研究占 60%、定量研究占 32%、其他研究方法占8%,使用实验法方法的研究论文为0篇。

国内相关研究议题的主要研究结论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运动健康传播研究方面,成果数量有限。学者张业安在《青少年运动健康传播模式:理论框架变量关系及效果评估》一文中对青少年运动健康传播的概念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工具,以运动与健康信息为核心内容,以提升运动参与水平及科学性为目标,进而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一系列传播活动。”该研究同时还构建了包含“一背景(媒介化)、三维度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因素(媒介使用、运动、健康)”的青少年运动健康传播模式。该研究认为,推进该模型应以青少年的媒介使用为关键,以青少年体育信息的内化与转化为核心,综合以圈层传播主导的多种传播方式,构建媒介传播社会支持网络,促进青少年形成以媒介技术为支撑的运动生活方式

第二,运动健康教育研究方面,主要采取教育学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相对传统。学者王鹏等的《运动健康教育干预对广州市小学生肥胖率的影响》一文,选取广州市某小学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运动健康教育干预,同时以另一小学作为对照,测定干预前后学生身高、体重,并计算身体质量指数。研究认为,运动健康教育干预通过培养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并将营养知识宣教与科学的运动健身方式相结合,增强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对学生身体形态生长水平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学者甄志平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体质干预的实验研究》旨在构建“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育模式”,其实验研究方法亦值得借鉴。

第三,健康传播研究方面,研究成果较为丰硕,是近年来传播学领域研究热点之一。学者张自力的学术专著《健康传播学:身与心的交融》通过系统的理论梳理和多层次、多角度的领域观照,较全面地勾勒出健康传播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实践图景。学者喻国明的《健康传播:中国人的接触、认知与认同》给出了健康传播研究的理论框架与学术逻辑,旨在建立系统的中国健康传播数据库,创新中国健康传播研究范式与方法,为中国健康传播未来的国际化发展开启新的篇章。学者聂静虹在《健康传播学》一书中对健康传播的概念、理论模型、研究范式和发展历史进行了阐述,同时还关注了媒介技术与健康传播的关系,探讨新媒体时代健康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学者廖清俊等在《20年以来我国大陆健康传播的文献计量学研究》一文中系统梳理了2009年以前中国大陆健康传播学研究的进路。研究发现,健康传播正在逐步兴起,主题广泛方法多样。学者王林等在《中国武术实施健康传播的理论逻辑与现实思路》一文中,侧重分析了中国武术实施健康传播的3个内含理论逻辑、3大传播困境以及传播的现实路径。此外《健康传播的理论关照、模型构建与创新要素》《社会网络分析视野下的健康传播》等,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该议题进行了探讨。(www.xing528.com)

国外相关研究议题的主要研究结论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运动健康传播研究方面,研究议题较为分散。学者B.Hyndman等在《国际媒体的体育教育:5年分析》中从大众传媒与体育教育的关系视角切入,提出体育教育的信息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地方”,经常围绕其目的以及概念出现认识混乱。主流媒体是一个强大的沟通渠道,是公众的看法的主要影响者,但媒体平台如何报道体育行业则需要引起研究者关注。该研究对体育专业如何被报道到公共领域的概念和主题进行了揭示。

第二,运动健康教育研究方面,研究视角多集中于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学者I.Lyngstad等在《学生对高中体育教育的看法》一文中根据26名学生的访谈数据,提出了体育具有能够打破学校其他课程的功能的观点。研究者认为,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体育活动时间是一个“运动时刻”,应该以学习视角来看待它。学者B.Smith等在《促进残疾人的体育活动,信使、信息、指导方针和通信格式》中关注了特殊人群的运动健康教育问题。该研究第一次强调了促进体育活动的T组信使,他们是社会工作者。同时研究者认为,信息应该包括对快乐的关注、一定数量的物理活动、力量、宁静、视觉形象、语言和不同的损伤。该研究对促进体育活动提供了新的见解。

第三,健康传播研究方面,国外研究起步较早,研究较为成熟。帕特丽夏·盖斯特-马丁(Patricia Geist-Martin)等在著作《健康传播:个人、文化政治的综合视角》中,从人际关系临床医学和公共健康领域广泛取材,探讨了健康传播背后的文化价值和政治现象,提出了一些该领域的重要概念。张迪等的《论当代美国健康传播研究之特点——基于〈健康传播〉的内容分析》,选取美国主流健康传播期刊《健康传播》,对其2011年刊载的所有文章进行内容分析,并对美国健康传播研究概况进行了梳理。研究者认为,当前美国健康传播研究强调量化研究方法的运用,重视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同时关注人际传播与新媒体传播。

根据以上文献梳理可以推导出以下结论。第一,运动健康传播作为健康传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尚未被学界充分认知,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数量有限。第二,运动健康传播研究角度相对单一。现有文献主要从体育学或者运动医学等单一学科视角出发,旨在探讨某一体育运动项目的健康传播价值、形式、内容和方法,而取传播学视角,尤其是人际传播视角,关注人际传播在青少年运动健康传播中的运用,以及对人际传播各环节、各层面、各要素加以关照的研究几乎空白。第三,研究议题上,表现为以传播者为主导的单向传播理念至上,以运动健康教育为主要研究取向,基于受众和效果分析的双向互动传播较少受到关注。第四,研究方法缺乏多样性。尤其在国内,以质化定性的研究方法为主,而基于数据分析的量化研究几乎空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