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思维是根据一定的需要和一定的规则把彼此有一定联系的人物、事物、事实或事理加以对照,通过把它们的活动规律与人的思维经验联系起来并加以分析和归纳,找出其相似性、不同点,并由此判断和厘清人物、事物、事实或事理、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其一,比较具有可选择性。主要体现在可比较的内容上。比较时,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有针对性地选择比较的内容,选择好了内容后才能进行分析与总结。由于比较的可选择性,使客观世界变得鲜活起来,从而使人的思维活跃起来。
其二,比较具有广泛性。由于事物的广博性与思维的多方向、多领域性增加了人们对各种事物认识的难度,而比较是思维活动的添加剂,能帮助人们判定思维方向并增强思维的效率。比较无处不在,只要是思维能够涉及的领域,比较就会随之而行。这说明比较又具有多样性,即比较种类的多样性、比较视角的多样性和比较内容的多样性。这样人们可以根据作用、目的的不同,从不同层面、不同方向做出比较,从而提高分析综合水平。但比较思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认识的强化而发生变化,它是一种发展的思维。
其三,比较具有兼容性。比较思维方法能吸收其他的认识方法为其所用。例如,分析和综合在经验性思维水平上的统一就表现在比较中,特殊化与一般化、归纳与演绎等都可以运用到比较思维的分析操作中。比较也是所有抽象和概括的必要条件。可见,兼容性是比较思维方法活力的来源,体现着其顽强的生命力。
(一)要素、结构——功能类比型
根据系统论的知识可知,决定一个系统的功能不仅靠要素,更重要的是结构。要素结构的相似可推出功能结论的相似。另外数学同构理论也告诉我们,两个数学系统如果是同构的,其性质、功能都有很大相似性。(www.xing528.com)
实物归类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使其在自主分类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分类标准与方法,接下来,借助多项式让学生完成分类,在此情形下,学生会将多项式与实物分类展开比较,得出不同的分类方法与结果,教师便可因势利导,引出“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及方法。
(二)要素、结构——方法类比型
由于类比问题与目标问题构成要素结构相同,可得出具有相同或相似解决方法。对解题而言,它是一种寻求解题思路、猜测问题答案或结论的发现方法。其表现为善于根据问题的特征(结构、属性等),联想某一熟悉的问题,依据它们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之处,去推断解题方法或思路。
转化类比就是将原命题类比到比原命题简单的问题,以便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法,最终获得原命题的解决方案。
数学教学中比较思维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凌乱知识的系统化。比较是数学思维的一种形态,比较可以将诸多数学概念或知识的共同本质划分出来,再借助知识的外延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最后在应用中明确各自的功能,从而掌握这类知识的体系。从理论上讲,世界上完全没有联系的事物恐怕是很难找到的,凌乱的知识只是因为它们之间在形式上很少有共同性、类似性、对称性和规则性。另外,所谓零乱,也是指全体对象而言,其中某些局部往往还是有规则的,在这种情况下,先抓住各部分的规则总是好的。为了便于记忆,在比较中对零乱的知识制造一些人为的外在联系,这需要有灵活的创造性,要对内容作反复的探究和深入地理解。在这里,教师要创造让学生善于应用比较方法整理知识的机会,并在教学中注重表现知识学习中的比较、分析与综合。二是有利于知识迁移。知识迁移是学习成果的一个标志,每个人都有迁移水平,只是知识还没有内化时迁移水平难以发挥。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各种知识对人的大脑皮层的刺激与影响相似因素越多,越容易引起迁移。把过去学得的知识、技能用于将来可能遇到的情景中去是完全可能的,这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正向迁移。在数学中,每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无不是旧知识向新知识比较迁移的结果。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体系,并会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探讨相似的知识,从而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由此,加强各知识间的比较、掌握知识的迁移途径就显得极为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