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教学法的基本操作模式一般可分为板书题示标、出示自学提纲、自学、展示、反馈总结等5个环节。其中前2个环节为辅助环节(约3分钟),后3个环节为主要环节(约37分钟),下面介绍各个环节的一般操作要领。
(一)板书题示标
第一,三言两语引入,板书课题,或直接板书课题。
第二,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地围绕目标进行探究性学习。
操作要领:
1.揭示目标的方式:高年级可用投影或课件出示,低年级可为教师口述,确保每个学生听得懂。
2.揭示的学习目标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方面的,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应由教师把握,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学习目标的内容。
3.要从实际出发,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降低,也不拔高,该“会运用”的,就要求能当堂运用,形成能力,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目标不能偏或错。
4.学习目标要具体,不要抽象,要简明扼要,不宜内容太多,一般一节课出示一个学习目标,要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
5.揭示目标的时间要适当,要让学生能够看清弄懂,不要急于切换投影。
6.揭示目标时,教师要讲究艺术效果,注意情感投入,引导学生明确要求。
(二)出示自学提纲
揭示目标后,教师出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出示自学提纲的方式:一般用屏幕出示,对于低年级教师可以读给学生听。自学提纲一定要具体,让学生明确4方面的内容: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方法、自学的时间、自学的要求(即自学后如何检测)。以提高自学效率。
操作要领:
1.自学内容。一般教材中有不少是旧知识,新知识不多。因此,自学的内容应引导学生看新知识的部分,新旧知识衔接的地方重点看。例如,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引导学生看例题中列方程部分,对解方程部分不要求看,因为解方程的方法已学过。如果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为一次性自学;如果教材内容多,可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讲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
2.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操作,还是独立地看书。一般先要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不宜边看边讨论。
3.自学的时间。时间不宜过长,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完成自学任务而不拖拖拉拉;又不能时间过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切不可走过场。因为,看书是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的前提,一定要讲究实效。低年级,看书时间要短些,因为低年级教材内容少、学生注意力持久性不强,高年级学生看书的时间可以长一些。
4.自学的要求。告诉学生如何检测,这样使自学变成了检测前的准备。
5.教师要流露出关心、信任学生的态度。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愉快地自学,但语言要简洁。
(三)自学
“自学”不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提纲后,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有正确的自学方法,带着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自学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作记号。
“自学”这个环节主要是指学生看书。“看书”是指在“揭示目标”、出示“自学提纲”两个辅助性环节后,学生按照自学提纲认真地阅读课本、思考或动手操作,并准备参加展示。
操作要领:
1.学生看书时,教师不宜多动,不能在黑板上写字,不能走出教室,不能东张西望,要营造思考的氛围,教师对认真学的同学露出满意的神情,对不够专心的学生,可以说上一两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促使其认真自学,但教师的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看书的时间也可以变动,如内容多学生没看完,时间可延长些;如学生全部看完了,可提前结束。
3.低年级学生的自学,教师可以边朗读自学提纲,边引导学生认真看书。读到需要思考的地方,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的时间。
(四)展示
展示分为两个方面:学生展示和教师展示。学生展示分为两个方面: ①检测、提问、动手操作、学生表演等。②小组合作交流(更正、讨论)。教师展示分为“以学定教”和“拓展延伸”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展示环节主要是指检测及“生教生”“师教生”。通过更正、讨论,各抒己见,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学生与学生互动,最后教师与学生互动,也就是教师补充、更正,帮助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展示:
1.检测(检查自学的效果)
采用提问、板演、书面练习、动手操作等方法,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操作要领:
(1)一般以书面练习、提问为主,学科不同检测的方式不同。
(2)尽可能让后进生进行展示,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所存在的疑难问题。
(3)教师要关注学生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新知方面的”“主要的”梳理、归类,为“以学定教”准备内容,这实际上是在修改课前写好的教案,进行第二次备课。(www.xing528.com)
(4)学生在展示时,教师不宜辅导后进生,因为这既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也会影响全班学生独立思考的效果。
(5)数学学科中的检测题,一定要与例题相类似,并且要让学生讲出这样做的理由,讲得对说明学会了,否则就只是简单地模仿。
2.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分为小组合作交流和班内合作交流两种形式。小组合作交流。分为两个方面:更正;讨论。
第一,更正。
操作要领:
(1)练习后,组长要问发现错误的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要请后进生先更正。后进生更正错了,或者没有改出错误,再依次让掌握水平不同的学生更正,这样有利于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思考。(2)学生更正时,教师要耐心等待,观察每个小组的情况,不轻易表态。
第二,讨论。
(1)组长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畅所欲言,必要时让大家争论。(2)要一类问题一类问题地讨论,便于归纳,避免重复。(3)在讨论的过程中,如学生说错了,就叫别的同学发言;如学生说对了,组长表示肯定,并做适当的板书。(4)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做好整理进行班内合作交流。(5)班内合作交流。交流方法同上。(6)小组内合作交流的内容要全班统一,不宜一个小组交流一个内容。
教师展示主要为两个方面的内容:(1)依据学生合作交流的情况进行重点讲解。(2)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操作要领:
要做到三个明确。第一,明确讲的内容。讲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内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或练习中的错误。对于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不讲。第二,明确讲的方式。一般先引导学生更正,尽可能让较多的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更正,再引导大家讨论,弄懂为什么。同学间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作出评价,予以更正、补充。第三,明确讲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并要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五)反馈
反馈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当堂训练,是指在“自学”和“展示”之后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其目的一是检测每个学生是否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总结学习方法和收获。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之后要善于归纳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达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
操作要领:
(1)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总结学法和收获的时间不少于1分钟。
(2)练习的内容是完成课本中的练习和习题,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要注意练习题要有代表性、适度和适量,确保能在下课之前完成。
(3)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
(4)要注意矫正学生的坐姿,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5)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教师不得辅导学生,不干扰学生,学生之间不讨论,确保学生聚精会神地做作业。学生课堂做作业时,如少数学生做得快,已完成了,教师可以先给他批改,还可以让他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以上5个环节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学会“自学”“展示”,可以节约时间,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有了能力,才能做到“反馈”,有“反馈”才能高效地促使学生自学和展示。
【注释】
[1]岳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浅析[J]. 卫生职业教育, 2018, 036(006):48-49.
[2]葛丽.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3):5.
[3]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4):75-82.
[4]卢宁.试论教学中的师生人际关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7.
[5]张英.面向全体关注过程多元评价——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评价改革初探[J].云南教育,2004,000(025):23-24.
[6]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18-26.
[7]庞敬文,张宇航,王梦雪.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6):12-14.
[8]段元锋.运用变式训练激活数学思维[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9):1.
[9]田贵荣.提升学生学习素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8,000(020):4-6.
[10]钱守旺编著.打造动感课堂的66个细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