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效数学课堂互动模式的研究

高效数学课堂互动模式的研究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创建融洽开放的课堂环境,调动课堂学习气氛陈时见认为课堂教学环境由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组成。陈时见等人的调查表明,课堂的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均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显著的关系。不仅要尊重学生提问,而且要确立学生疑问高于教师提问、学生质疑先于教师质疑的观念。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有质疑的习惯、方法和能力,就能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地生成新的问题。

高效数学课堂互动模式的研究

(一)创建融洽开放的课堂环境,调动课堂学习气氛

陈时见认为课堂教学环境由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组成。陈时见等人的调查表明,课堂的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均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显著的关系。物质环境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周边环境、班级规模、学生的座位和桌椅安排、展示系统、教室照明和室温等;心理环境涉及学习风气、班级舆论、人际关系等因素;其中心理环境更能影响学业成绩。因此,我们要创造一种课堂气氛来促使师生双方最大限度地相互开放、彼此接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师爱是创建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的基础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最高的情感结晶,也是互动教学的起点和基础。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爱是每个人的一种心理需要,“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4]教学活动是一种伴随着师生情感活动的认知过程。老师对学生的热爱会通过语言、表情、行为等多个方面流露出来,孩子们是会敏锐地察觉到的。

爱学生的老师会呵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是课堂教学也是学校教学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部分。我们要用放大镜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要处处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即便是课堂上的批评,也应该讲究艺术性,用爱的眼光洞察学生的心理,帮助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用有效的方法和他交流并引导。不轻易拿某个不如他的学生做参照物,以免导致学习自信心和自尊心的丧失。尊重每一个个体并赋予适当期待,不抛弃,不放弃。

对学生拥有爱心的教师,会尊重学生,能和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和亲近,使彼此处于信任和接纳的积极心理状态。

2.开放是创建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的灵魂

要开放思维,开放答案。传统课堂环境过分强调学习的预设性和封闭性,缺乏对好奇心的刺激和智慧的挑战,缺乏发散性思维的启发,教师不善于从课堂出现的问题中得到灵感而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原先设定的教学框架绑住了师生的教学活动。新课程提倡的课堂环境是具有开放性、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

还要开放学习内容、表达方式、学习评价甚至是作业设计等,促进学生经过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及合作学习,获得自主发展。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基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以课标为依据,对教材有合理地整合扩展;学生表达自己新颖、独特想法的渠道不局限于语言、文字,还可能允许和鼓励学生利用绘画、音乐、手工、肢体动作等多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对学习的评价也不只有教师评,还有学生互评、自评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多元的,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采用延迟评价等方式。

强调学习的开放性其实质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满足学生人性发展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3.教育智慧是创建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的保证

在实现互动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灵感不断,不断探索又不断发现新问题,常常预想不到的问题冒出来。这是老师的教育智慧是课堂顺利展开,课堂氛围和谐融洽的有力保证。

(二)设置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策略

为了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可设置“低起点,高落点”的探索活动,一则容易诱发迁移,二则照顾到个性差异,能使学生在不经意间获得知识。开放性题目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它注重学生的独立探索过程,把数学结论的学习变成探索发现的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有区别的数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不同的成功体验,从而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手段,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1.注重引导,活用多种教学方法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不能引导学生思维深入、促进学生情思共鸣的方法不是好方法。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灵活选择并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例如,在复习有理数一章时,为消除同学们的轻视心理,有教师把这一章内容分成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限定时间内讨论得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及应注意的地方。讨论完选出学生代表进行全班讲解最后老师总结,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管是情景体验、还是小组讨论,或问题探究,或展开辩论,或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以及开展竞赛等方法,能保护并恰当地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学生创设足够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的才是好方法。

第一,要鼓励质疑。最高明的教学无非是让学生自己学会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学生敢提问、会提问题正是智慧火花的闪现。(www.xing528.com)

教师就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身作则,做好榜样,还可以通过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树立榜样。

也可以运用“同理可证”“用类似方法””等语言,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问题,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教师可以故意在数学中犯一些错误,这时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应该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仅要尊重学生提问,而且要确立学生疑问高于教师提问、学生质疑先于教师质疑的观念。对于学生的提问,要及时表扬。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有质疑的习惯、方法和能力,就能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地生成新的问题。

第二,多开展实验活动,体验发现创造过程。数学的定理、公式、法则是前人的发现结果,如果仅仅是要求学生记住,然后去模仿应用,学生很难体验到那些鲜活的思想和方法。为了更好地利用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使学生能大致经历数学家获得发现时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一种自然、主动的状态下“再发现”“再创造”体验人们在求知时的那种乐趣。互动式中教师使学生运用实验的手段和方法,把知识结论的学习变成探索发现的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例如,三垂线定理完全可以利用直角三角板和丁字尺模型,通过实验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得到。

2.开拓思路,辅以各种教学手段

多媒体一改过去“一本书 +一张嘴 +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图文并茂,化静为动,使枯燥的概念定理变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尤其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多媒体可以把复杂的图形分解成简单的,还可以很好地显示图形的形成和变化过程,让立体图形在平面里动起来。

例如,在教学点线面投影规律时,其学习的生动性以及对学习效率提高的程度甚至对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帮助都是很明显的。

合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还要注意:不能只注重带给学生感官刺激而让学生仅仅成为“观众”“看客”,或者被预设的课件牵着鼻子走而让课件成为标准答案的投放仪,这样就失去了互动教学的实质意义了。

(四)给予学生合理的反馈与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5],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是多样化的,如质性评价、阐释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自我评价等。其中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注重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如在对等分面积问题的探究进行评价时,应考虑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还应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说一说他的思考过程。第二,要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第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考查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第四,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我们说,每种评价手段都有自己的特点,评价时应结合评价的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加以选择。如教师可以选择课堂观察的方式,从学习数学的认真程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教师还可以从学习活动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交流的意识。第五,评价结果以定性方式描述呈现,用鼓励性语言描述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

(五)发展迁移,创新应用

新课程理念要求学习的目标之一是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或同类问题。因此,教育专家十分重视学习的迁移问题。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既包含知识技能的迁移,又包含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迁移。从迁移的效果看,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前者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后者指两种学习的干扰作用。迁移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思维匮乏者,很难有所创新。影响迁移的条件是多方面的:①课题之间的共同因素。桑代克指出,两种学习之间要产生迁移,关键在于发现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和相似性。而在实际学习中,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往往潜藏于内部,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辨别能力。②对材料的理解程度。现代认知理论主张有意义学习,这种学习和机械学习不同,它强调对于知识的保持和应用。一般来说,真正理解的东西,不论它如何改变人们总能认识它。因此,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有关知识的应用和迁移。③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④定势作用。定势对知识迁移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⑤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认知结构是由人们对过去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它的清晰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课堂互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促进学生知识迁移的条件。如,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认识事物之间统一性或相似性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处理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有关类似问题时积极地从其他角度思考等。

(六)知识回放,知情俱进

“知识回放,知情俱进”是互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该环节通过对课堂知识、策略的回顾,达到巩固知识,增进情感的目的,是知识与情感的升华。这一环节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又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21世纪的今天,世界各国对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科书、教育评价等都进行了全方位的革新,尽管各国的具体措施各不相同,但从中体现的一些基本理念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具体表现在以下两大特征上:①第一大特征为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注重信息素养的养成、注重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等;②第二大特征可以概括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