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是数学教学模式理论生成的逻辑起点。数学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具有具体的存在形式,是在一定的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数学教学模式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表现为一定的倾向性。数学教学模式通常是将一些优秀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加以概括、规范,上升为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我们依照主导性教学特征的发生顺序将教学模式分为四种形式。
(一)讲授式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师生关系与“讲解—接受”相对应,所体现的教学方法通常表现为,教师对教材内容做系统、重点的讲述与分析,学生集中倾听。这种教学法的主动权在教师,是教师运用智慧,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动用情感、意志、性格和气质等个性心理品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讲授数学的成效极大地依赖于讲授水平,高水平的讲授突出体现三个方面:一是充实概念内涵,扩大外延,使概念具体化、明晰化;二是充分考虑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运用恰当的举例、比喻,借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阐述问题;三是讲授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挖掘数学知识。
讲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可使学生有效地在一定时间内掌握较多的信息,但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提供信息的地位,所以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然而,接受学习不一定都是机械被动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相关联的知识,接纳新知识。
讲授式教学毕竟只是讲授者单方面的教学活动,易使学生陷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所以有一定局限性。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转变,讲授式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良,已经从实在性讲授逐步转向松散性讲授,即在讲授过程中渗透学生的自主活动,以达到最佳讲授效果。
(二)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
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大致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方式,发现一些问题,总结一些规律。这种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是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所以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发现式教学一般适用于新概念或新知识的讲授,教师在一些重要的定义、定律、公式、法则等的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发现知识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发现式教学也可用于课外教学活动,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和探索现实中的数学问题。
引导发现式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过程包括:
1.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www.xing528.com)
2.学生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提出假设。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问题进行论证,形成确切的概念。
4.学生通过实例证明或辨认所获得的知识。
5.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维过程,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三)活动式教学模式
活动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操作、游戏等活动,以主体的实际体验,借助感官和肢体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数学教学模式。小学阶段开展活动式教学的时间较早,而中学阶段的活动式教学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活动没有形式和规模之分,可以是现实材料活动,也可以是电脑模拟活动;可以是小组活动,也可以是班级活动;活动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
数学活动包括电脑操作、测量、数数、称重、画图、处理数据、比较、分类等。设计优异的实验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如借助电脑软件,能够发现数学的很多相关概念;借助直尺、圆规等工具,能够发现平面几何中的有关定理;借助计算器,能够做近似计算、画模拟曲线等。为了达到设定的活动教学目标,活动要周密部署,教师要事前充分准备,有时教师还要事先试做,必要时修改活动方案,确保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四)现代技术教学模式
利用计算机软件或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辅助数学教学的方法称为现代技术辅助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信息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数学内容,探索研究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利用现代技术将数学现实化、直观化、效能化(减少复杂的计算或操作),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计算机的教学功能主要是演示和实验,演示的作用在于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动态化,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4],而数学实验的作用在于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及软件的数值功能和图形功能展示基本概念和结论,根据具体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和观察实验结果并发现和总结其中的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