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
小脑袋里的问题
为什么有的时候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进度?他讲到B时我还在看A,或者还没找到B在哪里,是我太笨了还是老师的速度太快了?
生活小博士
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进度通常是由于没有提前预习,对所讲的内容不熟悉所致。“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准备了就能成功,不准备就会失败。学习也是如此。老师和家长常常会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这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课前预习一般是学生自己独立地接受新知识,因此要自己独立地阅读、独立地思考,课前预习实际上是课前自学。预习是自己独立地由已知向未知进军,需要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而长期坚持预习,又可以提高这些能力。虽然教科书有系统的论述,但是得通过自己阅读来搞清思路、掌握要点、找出关键和难点,非经过独立思考不可,因为这些东西,教科书上并没有加以注明。
其次,预习有利于提高听课的效率。新的知识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合乎逻辑的发展。一般说来,大多数学生对新的章、节的大部分内容可以完全看懂,即使对有些知识,在预习中怎么看也看不懂,也没有关系,这属于正常现象。课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往往就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也可能是自己不熟悉的思考方法或特殊解法等。弄懂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好是学习深入的关键所在。预习时可以把这些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特别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肯定会好。(www.xing528.com)
再其次,预习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有的人认为只有复习才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其实,预习也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因为预习中经过积极思考而独自弄懂的内容是难于遗忘,而且预习中没有弄清的问题是经过了自己的一番思考,听课时突然明白,会使你产生强烈的印象经久不忘。预习一遍相当于多学了一遍,当然加深了印象。
最后,预习可以提高笔记水平。由于预习时看过课本,所以老师讲的内容及教师板书是否在书上出现过,心里一清二楚。凡是书上有的,课堂上可以不记或少记,也可留下空白待课后补记。上课时,着重记书上没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师反复提醒的关键问题。这样做,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理解问题上。有的同学课前不预习,不知教师板书的内容书上有没有,从头抄到底,顾不上听课,更来不及思考,失去了许多宝贵时间。后来翻翻书,原来许多内容书上都有,根本用不着抄。这样盲目地做笔记,大大影响了学习效果。
生活大帮手
有的人误以为预习就是简单得把教材通读一两遍,其实不然。通读教材只是预习的第一步,目的是了解大致内容;然后就得自己分析所讲述的内容可以分成多少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再熟读各个部分;接着就要精读不甚理解的部分;最后再通读一遍,梳理知识细节,构建知识框架,列出各知识点并标明重点和难点,以备听课时用。经历“通读——熟读——精读——再通读”这样一个循环,整个预习工作便告一段落了。
知识链接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篇课文在两个班级上讲授,一个班级的同学事先预习了一番,另一个班级直接拿到手就开始上课,结果差异很大。预习过的那个班级虽然整体素质要比没有预习过的班级差,但是在那一堂课,他们表现得很突出、很积极。没有预习的那个班级,很多人只是作为“陪客”,陪老师上完一堂课。对熟悉的内容,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来理解,便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反之如果不熟悉,甚至连理解都成问题,哪有时间来思考其他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