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英国这样的蚕食之后,法国更加坚定地认为不能让英国人侵犯南部。这时,拉萨尔去世已经有十二年。人们又开始尝试在密西西比河河口建立一个小镇。这一次,他们成功了。
这次远征是由皮埃尔·勒·莫因·伊贝维尔[2]爵士率领的。
伊贝维尔带着两艘船从法国出发。在历经重重困难之后,他发现了密西西比河河口。然而,他并没有把堡垒建在那里,而是建在了现在的密西西比州的海岸上。然后,他留下他的弟弟和一名军官管理这里,自己返航回到了法国。
伊贝维尔离开后,他的弟弟比恩维尔[3]开始了一次探索密西西比河的远征。他很快就发现,法国人来得正是时候。在离现在的新奥尔良[4]不远的地方,他偶遇一艘英国船只。船上有很多法国胡格诺派家庭,他们正在前往密西西比河建立殖民地。比恩维尔跟船长攀谈起来,船长告诉他,胡格诺派教徒与英国人为了在密西西比河上建立殖民地而组建了一个公司,他们派出了三条船,这是其中一条。但他们并不确定自己是否在密西西比河上。
比恩维尔立刻告诉他们这并不是密西西比河,而这条河属于法国路易国王,法国已经在此建立了几个殖民点。英国船长信以为真,转身往回走,这正中法国人下怀。在事情发生的地方,这条河流转了个弯,因此被命名为“英国弯”,如今仍然沿用这一名称。
伊贝维尔在法国停留了足够的时间去召集更多的殖民者,然后立刻返回路易斯安那[5],在那儿的海岸边建立了两个城镇。路易送过去的殖民者都是最底层的人,很多人几乎就是流氓和流浪汉。他们是城镇的渣滓,又懒惰又挥霍,因此殖民地并没有繁荣起来。
殖民地并没有像路易国王所希望的那样把财富送入他的口袋里,相反,为了保持殖民地正常运转,他还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路易国王很快就厌倦了这一切。此外,他还想把自己能凑集到的所有资金都投入这场打得正激烈的战争(安妮女王之战)中。于是,1712年,他把路易斯安那殖民地移交给了一个名叫克罗扎的富商,看他能弄出点什么名堂来。
这位商人被赋予非常大的权力,差不多都赶上国王了。他拥有一切垄断权。殖民地居民未经他的允许,不能擅自进行交易,哪怕再小的物件也不行。每个人都必须为他做事,而不是为自己干活儿。但人们并不太情愿给他干。有位牧师这样说,他们“几乎都是醉汉、赌徒、亵渎者,是一切好东西的反面”。当他们发现领主要求他们干活儿是为了把钱全都揽入自己口袋的时候,他们就干脆什么也不干了。
克罗扎很快就发现,他从殖民地捞不到什么好处。在煞费苦心想让这片土地为自己创收却失败之后,他放弃了特许状。路易斯安那再次成为皇家属地。
与此同时,法国本身也正处于经济极其窘迫的时期。高贵奢华的君王路易十四已经去世,给整个国家留下的是一副烂摊子,极度缺钱。奥尔良公爵如今担任年幼的路易十五[6]的摄政王[7]。他一筹莫展,不知道怎样才能搞到钱。这时,一位名叫约翰·罗[8]的苏格兰探险家前来进言,他很聪明,提出了一个极好的新主意,那就是使用纸币而不是金银。这位摄政王被此想法深深吸引,于是他就准许罗发行纸币。如果这一计划实施有度,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然而事情并不是这样。整个法国都陷入一股疯狂的热潮,人们一心想获得更多的纸币,因为他们认为这会使他们永远富有。
除了发行纸币之外,罗还开始了所谓的“密西西比计划”,即建立印度公司。从克罗扎手中收回的路易斯安那如今移交给了约翰·罗。他开始着手殖民这片土地,运营那里应该存在的金矿、银矿。
罗立刻开始让整个法国都流传着关于路易斯安那及其美好事物的故事。他说,那里发现了丰富的金矿、银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里黄金遍地,随处可捡。至于白银,那就更常见了,除了用于铺路之外,并没有什么价值。为了证明他的这些故事是真的,巴黎的商店里还展示了据说来自路易斯安那的黄金。
说到气候,那儿真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地方了。那里永远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冷,永远温暖明媚。那里土壤肥沃,只需随便挖挖就能产出最好的作物。那里到处是美味的水果,一年四季都可采摘到。那里有美丽的草地和芬芳的空气,还有世界上最可爱的鲜花。事实上,路易斯安那被描绘成了人间天堂,那里心之所欲,无所不有。
人们对此信以为真。他们相信这些故事,渴望自己也能拥有这些美好事物,这一点儿也不奇怪。于是,不论穷人还是富人,不论高贵的人还是低贱的人,都争相购买这个公司的股份。该公司办公室所在的巴黎街道上挤满了争先恐后的人们,从一端到另一端,人满为患。富人们带着数以百计的钱财,穷人们带着微薄的积蓄。大勋爵与贵妇们卖掉土地与房宅,只为筹到钱去购买更多的股票。穷人为了凑出几个便士变得衣衫褴褛,饥饿不堪。贵族、商人、士兵、牧师、贵妇人、仆人、政治家、出体力的人全都推推搡搡地挤在一起,抢着购买这些能使他们极度富有和无比幸福的神奇纸币。人们一天之内可能赚大钱,也可能损失惨重。那些曾经富有的人发现自己身无分文,那些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发现自己忽然拥有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多到不知道该怎么花。
约翰·罗就是挥动魔杖创造所有这些财富的奇才。人人都夸赞他,奉承他。这片大地上最高贵的王子贵族都来求罗帮忙。他们前来乞求罗,而罗却态度极为傲慢,视他们为乞丐一般,让他们等着。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人们越来越疯狂,这一巨大的泡沫也日益膨胀。与此同时,被剥夺总督职位的比恩维尔再次被任命为路易斯安那的总督。他带着一群殖民者又回到殖民地,立刻开始着手建立首府。为了纪念摄政王,他将其命名为“新奥尔良”。他选作首府的地方有大片森林,因此,在进行建造之前,他派了五十个人去砍伐树木,清理出了一片空地。这就为建立伟大的新城新奥尔良奠定了初步基础。
然而,这片殖民地仍然没有繁荣起来。那里的殖民者大多是被迫送到或被迫留在那里的流氓与流浪汉。他们把路易斯安那视为监狱,不断地试图逃走。
同时,并没有满载黄金和宝石的船只抵达法国,因为那里根本没有发现金矿。人们开始厌倦了漫长的等待。有人开始怀疑关于辉煌的路易斯安那的所有故事都是编造出来的,于是他们试图把纸币和纸质股票卖掉,取回抵出去的黄金。不久,人人都想出售纸币,而没人想买入。纸币的价值一跌再跌,直到一钱不值。原本以为自己是百万富翁的人发现自己沦为了乞丐。曾被夸赞奉承的罗如今被人们怨恨诅咒。由于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罗逃离了法国。几年后,他悲惨地死在了意大利。
至于路易斯安那,人们开始讲述关于它的新故事。如今人们不再把它描述为人间天堂,而视其为一个充满恐怖与不幸的地方。那是一片充满恶臭沼泽和阴暗森林的土地,潜伏着人们能想象到的所有恶兽。每年特定的时候,河水会淹没整片土地,人们不得不爬到树上逃难。他们活得不像人,而更像是猴子,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去寻找食物。太阳如此炽热,以致人们都能中暑,像手枪一样将人射杀致死。那里的确到处都有甘美芳香的水果,但水果都有毒,人吃了这样的水果会在痛苦中死去。事实上,路易斯安那如今被描绘成一个让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一个用来惩罚人的地方。“乖乖听话,不然就把你送去密西西比”成了一句威胁人的话,可怕到足以让最调皮的孩子听话。
密西西比泡沫破灭了,但法国仍然没有放弃路易斯安那。这个地方再度成为皇家属地。经过多年纷争之后,它终于开始走向繁荣。因此,法国人在美洲有两大权力中心:一个是位于北部松林与白雪之间的魁北克;另一个是位于南部遍地棕榈树和阳光的新奥尔良。后来,他们在这两座城市之间建起了一座又一座堡垒,直到南北逐渐统一。如此一来,拉萨尔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在安妮女王之战结束后的和平时期,法国强化了对美洲的控制,把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联系起来,还在布雷顿角岛[9]上建起坚固的堡垒来控制圣劳伦斯河[10]的河口。为纪念路易国王,该堡垒被称为“路易斯堡[11]”,是整个新法兰西最强大、最坚固的堡垒。城墙很高、很坚固,上面有一百多门大炮,枪炮林立,护城河又宽又深。事实上,法国人相信这座堡垒坚不可摧。
然而,和平的岁月并未持续很久。欧洲很快又燃起战火,法国和英国再次走向对立。在欧洲,这场战争被称为“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2]”,因为它是由欧洲国家关于谁应该继承奥地利王位的争论而引发的。在美洲,它被称为“乔治国王之战[13]”,因为当时的英国国王是乔治二世。(www.xing528.com)
就像之前的战争一样,这场战争同时在美洲和欧洲打响。在美洲的主要事件是路易斯堡的陷落。那座人们认为能抵御任何袭击的坚固堡垒在六周之内就沦陷了,进攻的军队主要是以毫无作战概念的缅因商人为首的新英格兰农民和渔民。
路易斯堡被攻陷这一消息传到新英格兰时,人们欢欣鼓舞。各大主要城镇都响起了钟声,鸣响了大炮,燃起了篝火。在英国本土,人们对此消息感到又惊又喜,商人战士佩珀雷尔被封为男爵,今后能自称为威廉·佩珀雷尔爵士。
然而,当法国人听说他们失去了在美洲的辉煌堡垒时,心中充满了沮丧。他们相继派出三支探险队去夺回堡垒,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最终达成和平协约的时候,路易斯堡仍掌控在新英格兰人手中。此时签署的和平协约被称为《亚琛和约》[14]。和约规定,双方应归还其征服的对方的所有领地。这样,在经历这些重大损失和可怕的流血事件后,双方谁都没有得到好处。
新英格兰人一直沉浸在征服路易斯堡的巨大喜悦中。而法国人则悲痛万分。在讨论和平条款时,路易十五坚称路易斯堡应该归还给他们。“那不可能,”乔治国王说道,“我无权让出,这是新英格兰人民的功劳。”
然而,法国人的态度十分坚决。于是乔治国王妥协了,把路易斯堡返还给法国。作为交换条件,法国之前占领的印度的马德拉斯也还给了英国。新英格兰人听到这一消息愤怒至极。马德拉斯对他们毫无意义,只不过是地球另一端的一个“小工厂”罢了,而路易斯堡就在家门口,对他们的安全至关重要。然而,他们不得不服从命令,把它归还给了法国。他们这样做时,心里对这位毫不关心他们利益的国王满怀怨恨。
【注释】
[1]密西西比泡沫事件(the Mississippi Bubble)是指法国在1719—1720年的密西西比公司股市泡沫破裂的金融事件,(译注)
[2]皮埃尔·勒·莫因·伊贝维尔(Pierre Le Moyne d'Iberville,1661—1706),法国海军军官和探险家,他于1699年在今密西西比州比洛克西建立莫雷帕斯要塞,这是墨西哥湾附近第一个法国永久殖民地,(译注)
[3]比恩维尔(Jean-Baptiste Le Moyne de Bienville,1680—1768),路易斯安那的法国殖民者和总督,(译注)
[4]新奥尔良(New Orleans),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一座海港城市,同时也是该州最大的城市,(译注)
[5]路易斯安那(Louisiana),美国南部的一个州,临墨西哥湾,首府巴吞鲁日,(译注)
[6]路易十五(Louis XV,1710—1774),被称作“被喜爱者”,“太阳王”路易十四曾孙,勃艮第公爵之子,作为法国国王,1715—1774年执政,(译注)
[7]摄政王(Regent),代替或代表出国的、年幼的、生病的或神志不清的及不具备执政能力的君主行使国家领导权的人,通常由君主的亲族或戚族担任,一般情况下,摄政王只是在摄政的是皇族亲王时的一种称呼,(译注)
[8]约翰·罗(John Law,1671—1729),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财政金融家,一度任法国财政大臣,(译注)
[9]布雷顿角岛(Cape Breton Island),位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东北部,以狭窄的坎索海峡与大陆分开,是全省地质最硬、海拔最高也最偏远的一个半岛,(译注)
[10]圣劳伦斯河(the St.Lawrence),北美洲东部的国际河流,发源于安大略湖,流向东北,注入圣劳伦斯湾,(译注)
[11]路易斯堡(Louisburg),位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布雷顿角岛,是加拿大一处国家历史遗址,始建于1713年,建成于1745年,当时这个由法国人建造的路易斯堡垒很快便成为继波士顿、费城后第三个最繁忙的海港,后来毁于1760年的英法战争,(译注)
[12]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the War of the Austrian Succession),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而进行的战争,因奥地利王位继承权问题而起,于1740—1748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译注)
[13]乔治国王之战(King George's War,1744—1748),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期间英法两国在北美洲进行的印第安人战争,也是英法双方争夺北美殖民地的第三次军事对抗,(译注)
[14]《亚琛和约》(Treaty of Aachen),签署于1748年4月30日,最初是由英国、法国和荷兰签订的,最后所有国家于同年10月都在和约上签了字,除奥地利的几个地方被割让外,条款总的精神是一切都恢复到战前状况,亚琛是德国城市名,(译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