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人生与职业发展阶段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贯穿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
(1)十岁到二十岁:掌握基础技能。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步入学校深造,是个人性格和兴趣形成的关键时期。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也就注定了以后的成就。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如何更好地认知世界,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学会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努力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二十岁至三十岁:确定人生目标。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如何起步,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成败。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选择职业方向,也就是要给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定位。摆正态度,给自己一个合理定位,对自己接下来的发展以及晋升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三十岁至四十岁:事业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是一个人的发展时期,是充分展现自己才能、获得晋升、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之时。此时的任务,除发奋努力,展示才能以外,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个调整职业、修订目标的任务。人到30多岁,应当对自己、对环境有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更多地着眼于未来。重新审视自己职业定位、职业生涯发展轨迹,如有出入,应尽快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我。
(4)四十岁至五十岁:事业成就时期。到四五十岁就到了人生的收获季节,也是一个再适应的时期。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角色上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以更好地适应这个时期的工作和生活。对于到了这个年龄仍一无所得、事业无成的人,应深刻反省一下原因何在。重点在自身上找原因,对环境因素也要做客观分析,切勿将一切原因都归咎于外界因素、他人之过。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找出主要原因,才能克服人生发展的困难,把握今后的努力方向。此阶段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充电”。很多人在此阶段都会遇到知识更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如不及时充电,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甚至阻碍事业的发展。
(5)五十岁至六十岁:晚年生涯规划。到了五六十岁,大部分人都已经事业有成,而且子女多数都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在事业方面也步入了一个平稳的轨道,很多工作也可交由更有能力的人来帮自己处理,因为受到年龄和身体的局限性,目前的阶段也很难有更充足的精力从事高强度的工作,所以在养好自己身体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工作,学会更好的体验生活。与此同时,为自己的退休做一个长远的计划。
4.5.2 企业的发展阶段
人不可能一出生就成为一个体格强壮、经验丰富的壮汉。企业和人一样,也有一个出生、发展、壮大的过程。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不免被病痛折磨,甚至夭折。也就是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把企业做大、做强、做长寿的思路也就可能不一样,但其关键是把握企业做大、做强、做长寿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发展处于何种阶段,并没有有明显的分界点,但根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却可以明确地作出判断。企业管理规范化的实施,是企业做大、做强、做长寿的必由之路。但企业管理规范化并不是要制定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度规范,让所有企业都遵照执行。而是要紧密联系企业的实际,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并且这些措施还必须有一套统一、完整的理论给予整合。所以,在此必须针对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共同特点,对企业管理规范化的重点进行一些分析。
1.创业阶段的特点分析
(1)企业投资者在选择确定项目之后,开始投资,全面组织生产经营,但其产品或服务尚未进入市场。
(2)在这个阶段,各种资源都刚刚从不同的主体手中汇集到一起,不仅人与人之间,人与设备之间,而且设备与设备之间,都还不协调。
(3)新生的企业甚至还不完全具备企业组织的特点,至少还没有形成构成企业文化的共同价值观念、共同思维方式、共同行事习惯。每个人都只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事习惯来思考、判断、处理问题。而企业文化却是企业组织五大构成部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4)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相互了解不充分,工作分配很难一次到位。这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组织整体运行的效率;另一方面又给能力不胜任者带来受挫感,给有能力胜任而没有被委任的人带来被歧视、受冷漠感。
(5)员工相互之间不熟悉、不了解,人际关系表面上热情,内心却冷漠,相互之间都带着怀疑的目光打量对方。在与对方的交往过程中,都选择试探性的方式。
(6)人与人之间没有明确的情感发生,没有爱,也没有恨。但彼此之间可能因为一点小小的误会就引起一场大冲突,尽管双方都可能没有任何恶意。
(7)员工信心不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从这个企业的发展中实现所期望的利益满足。员工的意志取向也不确定,工作积极性时高时低。
(8)在这个时候,企业组织没有共同的游戏规则,其运行效率和效益难免波动。
(9)企业发展的前景不确定,相当一部分员工抱着观望态度做事。一有失望的感觉,就抽身准备走人,因而人员流动率高。
(10)在新生的企业组织之中,总有几个骨干表现得雄心勃勃,热情高昂,并且不计代价地争取创业项目的成功。
(11)这个阶段持续的时间与创业所选择的行业有关。产品投资生产周期越长,这一阶段延续的时间就越长。一般情况下为三到六个月,直到创业项目所经营的产品或服务投向市场,有客户接受时才算是告以终结。
2.波动阶段的特点分析
(1)紧跟着创业阶段之后就是企业发展的波动阶段,企业创业项目所形成的产品开始投放市场,已有客户开始接受所经营的产品。
(2)产品投放市场之后,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市场是否认同、接受,会使创业领导人时时感到忐忑不安。
(3)产品在市场上可能会受到不同的评价。消费者从此接触到一个新的产品或者新品牌的产品,不免对它持有一种怀疑态度。并且他们并不了解这种新产品或新品牌产品,往往都是根据自己的臆断妄加判断。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4)如果创业企业惊动了同行竞争对手,它往往会受到所进入行业竞争对手的封杀,甚至是集体对它的封杀,从而使刚刚走过创业阶段的企业,在发展前途上变得扑朔迷离。
(5)创业新产品在市场上难免发生波动,在一个市场上可能获得成功,而在另外一个市场上又可能惨败。这是走过创业阶段的企业发展波动的一种典型形式。
(6)在此时加入到企业组织中的员工,仍然对企业没有信心,人员流动率仍然居高不下。而人员的流动又加剧了刚走过创业阶段的企业的发展波动,有时甚至会陷入极度的困难之中。(www.xing528.com)
(7)企业发展陷入低谷后,往往又可能会因为一个独特的市场操作而扭转局势。但这种市场操作却远不能保证企业发展的稳定,波动仍然会继续下去。
(8)这一发展阶段往往要持续三年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五年。在这个阶段上的企业仍然处于高死亡期。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因为没有走出波动阶段而关门的。
3.稳定阶段的特点分析
(1)企业的发展走过了波动期就进入了稳定阶段。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稳定地被市场吸引了,尽管没有大的发展,但却有了相对稳定的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
(2)企业的销售收入和规模相对比较稳定。销售市场实现了稳定,现金流量实现了稳定,二者开始以稳定向上的趋势发展。
(3)尽管发展的速度并不完全是匀速的,但它一般不会陷于大升大降的波动之中。发展的速度即使降低,但也仍然保持着向上发展的势头。
(4)人心也趋于稳定,人员大幅度波动的局面已经扭转。想跳槽的人渐渐少了,而想加入的人却多起来。
(5)企业进入这个阶段之后,组织内部环境活动主体对企业发展的前景看好,并且把自己价值实现的期望都寄托于企业发展上。
(6)这个阶段在时间上不容易界定,但往往与企业本身的规模及其所经营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关。如果产品相对单一,并且又没有相应能力支持以不断开发新产品,那么这个稳定阶段就会与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吻合。如果企业具备开发新产品的能力,那么这种稳定阶段所持续的时间,也就完全无法界定了。
4.危机阶段的特点分析
(1)危机阶段一般都是由一个不测事件的发生,打乱了企业组织运行的正常秩序,从而使组织运行陷入混乱状态所致。当然,这种不测事件的发生,又往往与企业管理不规范相关,是企业没有事先为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作出安排。
(2)这里所说的不测事件,往往也并不是完全不可预测的,而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企业决策失误所致:
◇或者是没有预测到市场的发展变化而失去了市场机会,使自己被竞争对手挤压。
◇或者是没有预测到经营所需资源的供给变化,因供给短缺而导致经营中断。
◇或者是因为某个细节管理不到位,因为忽略了一个平常小事,并且补救不力、不及时,使之演化成为对企业声誉和形象有重大影响的大事件。
◇或者是对由竞争对手策划引起的恶性事件应对不力,使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受到重创。
◇或者是国家政策重大调整,企业事先没有为之作出安排,致使应对无措。
(3)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发生更新补充困难,使企业运行难以正常进行,甚至不得不中断。
(4)企业内部人心浮动,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开始松动,甚至失去约束作用。如果危机严重,一些人就可能对企业发展的前途失去信心,转而另求出路。当危机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仍然没有明显好转,就会有人开始跳槽了。
(5)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危机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如果企业领导人思考问题的系统程度相对较高,往往可能会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企业已陷入危机阶段,如果企业领导人应对有方,排除了不良影响,企业往往又可能会很快回到稳定发展的阶段。反之,企业则可能越来越深地陷入困境,直到走向死亡。
(6)这一个阶段的时间,一般在半年以上,长则可能持续到两年以上。这个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与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思路相关。有的企业即使陷入一场大的危机,往往也会因为其强势企业文化的作用而很快恢复秩序和活力。有的企业则往往会因为没有危机的自我修复功能,而在一个很小的危机打击面前,就走向衰亡。
5.收缩阶段的特点分析
(1)企业要进行行业转换,或者领导人不再有经营下去的兴趣,并且又没有人愿意接手,不得不中止投入,从市场慢慢撤退;或者是企业陷入危机之后,已无力回天,不得不进行一种不自主的撤退。
(2)进入这一阶段的企业一般都具有一定规模,是它们在进行行业转换或调整时,不得不选择的一种途径。小规模企业不存在收缩问题,一旦停止投入,经营活动也就很快停止了。
(3)处于这个阶段的企业其目的很明确,这就是在不追加投资的情况下,获得所经营事业尚有的利益,为企业进入新的行业或者走出危机,筹集资金,聚集资源,甚至是获取现金后养老。
(4)进入这个阶段之后,人们往往会有些心灰意冷。有能力的人,如果企业没有事先告知对他们的恰当安排,他们也就人心思动,撂挑子走人了。没有走的也是一些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具有竞争力的人。
(5)这一阶段所持续的时间也不容易确定,就外部条件分析,最长也不会超过所经营产品的生命周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