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4日,《全民目击》影评人观影评论活动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此次活动正值电影上映的第二天,影评人在第一时间观影,广泛热烈地交流了观影感受。
《全民目击》由非行编剧、导演,汇集了孙红雷、郭富城、余男“两帝一后”的重量级明星阵容,展现了一场“富二代杀人事件”的罗生门。影片的幕后团队阵容强大,摄影师是国内知名摄影师赵小丁,剪辑师是数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剪辑”的获得者邝志良,录音师是台湾金牌录音师杜笃之。
1.对电影的第一感受和评分
李昕婕(学生):8.5分。感人的亲情救赎片,真相让人触动。
李雅琪(学生):8分。打破观众的心理预设,赢得心理落差,带来观影惊喜。
张琴(学生):8.5分。悬念和情感都很足,偏向主旋律的商业大片,但也是商业片中的惊喜。
李瑞(自由职业):8分。真实并不等于真相。
张硕(编辑):9分。把父爱的钻石镶嵌在法律和审判的冰山上,很璀璨,很耀眼。
张雨蒙(学生):8.5分。影片很流畅,但仔细推敲后感觉情节还是有一些问题。
于歌子(学生):8分。人的感性和不可知使真相的意义变得模糊。
左树丽(学生):8.5分。我们目击的不一定是真相,亲情救赎的谜底把全片推向高潮。
丁璐(学生):9分。父爱之伟大不能仅用对错评价,表演为整个电影增添了光彩。
张彩虹(电影制片人):9分。孙红雷对父亲形象拿捏到位,配乐铺满全片,还应该留一些思考的空间。
吴毅波(传媒公司编辑):9分。情节跌宕起伏,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教育意义浓厚。
贺永标(网络写作):7.5分。影片把悬疑片架构得比较完善,做到了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但是交代信息不够精练。
赵九成(退休):8分。这是一部刑事案件与好莱坞电影拍摄技巧相结合的商业影片。
刘杰(教师):9分。影片开门见山,情节跌宕,节奏明快,引人入胜。演员表演精彩,特别是眼神到位。
薛竣(编辑):8.5分。特别喜欢剧情和摄影。
仇笑平(金融行业职员):7分。非常好的国产影片,我一直相信中国能拍出比《七宗罪》更好的影片。
黎丽娟(文化行业职员):8.5分。高于我的期待,推理性、复杂性、悬疑性和商业性这几方面可圈可点。
陈莉(管理行业职员):6分。感觉导演在炫技,音乐比较震撼。
张瑶萱(教师):7.8分。内核很好,让我们通过电影来审视人的主观臆断和主观偏见与客观事实之间的这道鸿沟;不光审视这个故事,同时也审视个人思维。
韩雪(学生):7分。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奉俊浩的《母亲》。导演可能说的东西很多,就难免会有失误的地方。
吴丽颖(教师):7分。板块式的多视角叙事结构,悬疑铺垫很到位,开放式的结局没有太多的必要,结尾人物思想的转变有点突兀。
甄帅(学生):9分。悬疑不足而温情有余,故事不够丰满,音乐和音效铺设得比较满,比较有倾向性。
王岩明(学生):7分。我对周莉这个人物的定位存疑,对她的转变过程,影片没有给出很完整的动机。
徐阗(公司职员):7分。影片模仿的痕迹过重,其实只是一场包裹在亲情外衣下的用金钱去玩弄真相和法律的游戏。(www.xing528.com)
2.印象最深的电影元素
李昕婕:对编剧印象最深,人物的反转很好,尤其是林泰。父爱的主题颠覆了商业片的就事论事,将商业片注入人文关怀,比较新颖。导演模仿《罗生门》痕迹有点重,闪回过多。剪辑、节奏、摄像都比较类似于港片。
张琴:在中国大陆,与法律有关的电影不多,这部电影中对情与理、情与法的表现比较完善,大量借鉴了中国香港的电影或者欧美法律戏的元素,更注重律师之间的对抗性辩论。
张硕:父爱和悬疑结合得比较好,如果只有命案,悬疑会少了一些精彩。命案、悬疑、推理都是这部戏的壳,核是父爱,如果没有父爱的话,那些命案、推理、悬疑、辩论就不存在了。
张雨蒙:人为雕琢的痕迹很严重,某些段落有过度渲染的嫌疑。陈思成饰演的导播好像跟剧情没什么关系。
丁璐:开场是直击庭审现场,迅速将观众代入故事中,以此展开剧情,节奏紧凑,比较成功。个人感觉陈思成那个角色不是可有可无的,他代表的是媒体和舆论,切合“全民目击”的题目。
刘杰:三个角色的设置让我想起京剧《沙家浜》,有一场戏叫《智斗》,这部电影更像智斗,童检咄咄逼人,而林泰圆滑老到。台词中的“社会主义好”,我觉得很有意思。
吴问胜:龙背墙那个故事很催泪,其实它是虚构的。至于开放式的结局,可能是因为题材敏感,同时导演又要保留一些自己的想法。悬疑做得比较好,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
张瑶萱:邓家佳的表演是有惊喜的,如果说这部片子有悬疑的成分,邓家佳的表演是加分的。
韩雪:影片在剧作和影像方面都做得很“足”,结构有点太刻意,闪回过多,剪辑就很繁琐。
甄帅:用光意图很明显,林泰和童检周旋的时候还没有特别逆光的感觉;等林泰承认杀人的时候就变成了大逆光,后面虚掉变成白色,而且是仰拍。这种造型在歌颂林泰,仿佛他散发着父爱的光辉。
3.《全民目击》VS《搜索》
王超:与《全民目击》相比,《搜索》的逻辑性更强,它的故事不是重复的,扣人心弦。我特别注重舆论对案件本身的影响,比如《搜索》中女主角的死与舆论暴力有很大关系,她后来独居的时候非常憔悴,没事打开电脑看对她的评价,对她的心理冲击非常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容易入戏。但《全民目击》不停地闪回,一次次地补充线索,好像给人一种真相越来越真的感觉,这个差别比较大。
徐阗:《搜索》很认真地讨论网络暴力的问题,《全民目击》中周莉提到利用微博、水军去影响舆论打温情牌,却只是说说而已。
韩雪:这两部影片都是从现实中取材。假如你从现实中取材,还要做一个类型片,就会出现矛盾。
贺永标:从现实取材,还要经过导演的创作,创作过程中肯定会加入自己的思想。《搜索》反映的是网络暴力,但只表达了陈凯歌自己的想法,和审视网络暴力是不一样的,因此电影更极致。《全民目击》也是一样,只要经过创作,就不再是事件本身。
郭音:两部影片的视角不一样。《搜索》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来看,大家随便转发,不问原因,盲目指责,最终导致了一个生命的逝去;而《全民目击》是站在一个网友的角度平视,即便看起来是真实的,也未必就是真相。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4.悬疑片的成功要素
贺永标:悬疑片有很多分类,悬疑的要素在于先给你一个谜团,慢慢揭开这个谜,最终揭晓答案,细节的表现很重要。
刘杰:四五十年前没有悬疑片,那时候叫“反特片”,印象比较深的有《前哨》《寂静的山林》。悬疑片最吸引人的就在“悬疑”两字上,能鼓励我们这些中老年人走入电影院。
徐阗:我很喜欢《七宗罪》《沉默的羔羊》这种心理悬疑,还有动作悬疑。欧美的悬疑片先给出一个很小的谜题,然后在主人公解谜的过程中,还有更大的阴谋出现,直到最后是一个惊天阴谋,你永远猜不到下一步会出现什么。相比之下,《全民目击》的悬念感还是不够。
赵九成:我觉得悬疑片最重要的是要讲好一个故事,一些老的悬疑片比如《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都很经典。这几部影片让你猜不到谁是凶手,到最后才揭开谜底,现在有些影片早早就露底。
李昕婕:悬疑片在形式上要营造氛围,内容上要有反转,它的编剧一定要高于普通观众的智商,细节铺陈要做到位,在结尾的时候又能反其道而行之。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发现是自己遗漏了重要的细节,这样做出来的悬疑片才有戏。
吴问胜:《全民目击》随着剧情发展一直在提供新的线索,通过新线索反转。比较好的推理小说,可能会选择犯罪工具作为悬念,好的悬疑片至少要有一个好剧本。
整理:郭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