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1日,中国电影博物馆和《人民日报》文艺部联合举办了《私人订制》影评人观影评论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中国日报网执行总编、知名影评人周黎明,此外《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副主编董阳与38位影评人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分享各自的观影感受。
据统计,《私人订制》上映4天即创下3.2亿元票房,刷新了华语电影首周纪录。作为向《顽主》和《甲方乙方》致敬的影片,《私人订制》延续了《甲方乙方》“好梦一日游”的故事框架,在冯氏喜剧一贯套路上进行了继承与创新。
1.对影片的一句话感受与评分
郭音(学生):8分。一部富有“自黑”精神的喜剧。
李霄羽(学生):7分。思维很跳跃,但依然有冯氏喜剧的幽默。
杨雯洁(学生):7分。故事不太充实,情节很有张力。
巩攀(公司职员):7分。典型的冯氏电影,针砭时弊、幽默,前面张力比较好,后面略显不足。
喻若然(记者):5分。冯小刚所拍影片里,到现在这最黔驴技穷的一部,暴露了他的艺术思维体系中最糟粕的一面。
苏秦(电影人):7分。比我期待的好一些。
梁爽(报社编辑):6分。土豪时代的自我翻拍片。
李秋菊(广告策划人):6分。很好的题材却让冯导拍成了小品集。
仇笑平(金融从业者):8分。跟我期待的差不多,冯导的电影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坏。
刘杰(教师):8.5分。把反讽进行到底,在轻松愉快、幽默和嬉笑中说出了老百姓的部分心里话。
谢斐(美编):7分。一部没有葛大爷爱情生活故事、让我很纠结的电影。
赵国伟(公务员):6分。冯小刚真的是思想、思维枯竭了,特别像马年春晚某些作品的预演。
赵九成(退休):8分。在电影纷杂的场面中给人们带来了轻松愉快,迎合了老百姓心理。
张静(退休):7.5分。让大家乐,作为贺岁片也就知足了,看完电影我好想回到从前,重新开始。
薛竣(编剧):6分。有些情节还是挺符合我的现状。
张瑶萱(教师):8.5分。一部带来久违贺岁片感觉的电影,有对于时代变化新的感受和思考,有人生态度的重新展现。
杨华云(策划人):6.5分。拼凑不流畅,结尾太矫情。
徐阗(公司职员):7分。典型的冯小刚喜剧,遗憾的是对《甲方乙方》换汤不换药的翻拍,也没有实现自己的升级或超越。
程雁侠(旅游行业):6分。太拼凑,一点也不欢乐,中国没有好的年轻女演员了。
林琳(学生):6分。电影没有比我预期的好。
宋曙琦(编辑):7.5分。冯导挺不容易的,在社会上既要迎合观众,又要把心里特别想说的深层含义表达出来。
张硕(报社工作):9分。幸好有最后的道歉和反思,故事才没有散,冯导想表达的东西太多。
董阳(报社编辑):7.5分。感受纠结,各界对影片的期待太多,整体上跟社会有所摩擦,有冯小刚的某种寄托在里面。
周黎明(媒体人):7分。这部电影具有批判现实的锋芒,极具反讽精神。
陈东文(公司职员):7分。《甲方乙方》的第二部,表演非常好。
贺永标(文案策划):8分。有诙谐幽默也有反讽,比《甲方乙方》更关注当下的社会。
周成云(公司职员):7分。期待太高,所以有点失望,有一种想笑没笑、想哭没哭出来的痛苦,电影整体中规中矩。
周斌(公司职员):7分。冯导想做的东西太多,结果做出来的太乱。
张晋辉(学生):8.5分。力挺影片,讽刺很辛辣。
史晓云(财务):10分。思路特别新颖,这种方式和结构打破常规,我对影片的期待完全来自于编剧王朔。
周焘(学生):7分。影片是对中国当下热点问题的冯氏表达,但是创新上稍差。
2.印象深刻的电影元素(www.xing528.com)
刘杰:印象深的是葛优和范伟的表演,特别是台词,把相声的编剧和表演的手法有机融合到电影中,包袱甩得挺好。虽没有像《甲方乙方》那样哄堂大笑,但是通过台词我笑了大约20次,是小笑。有一处败笔是宋丹丹想甩包袱——“瞧我这暴脾气”,但一点反响都没有,像一团棉花扔在地上。
梁爽:印象最深的是台词,是从头到尾我没有记住一句台词。冯小刚可能真的学会了用画面本身说话,不用再贫嘴了。
董阳:宋丹丹有些地方表演包袱没有响,可能关键问题还是在编剧上。王朔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僵硬的解构,那种强大的张力、对话语颠覆性的功能已经不存在了,换句话说已经不是他的时代了。
李秋菊:印象深刻的一是摄影,把海南的美丽风光拍摄得非常好。二是那首插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特别好听。三是李小璐的表演比之前成熟了很多。
仇笑平:最后环保那段跟影片前面没有关系,有点牵强,没有做什么处理,特别是最后抖的包袱一点也不可笑。
谢斐:印象最深的是李诚儒弹棉花那段,弹得行云流水,他是最成功的,梦已成真,从大俗到大雅,但是普通人还以为他疯了,这是很反讽的。印象最差的是我没有看到葛大爷的爱情生活故事,葛优成了衬托,我觉得这是一个败笔。
鞠德林:对大自然的道歉,土地上凹凸不平的大坑和干枯的污水,令人反思。喜欢插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特别反映现实。
张瑶萱:从电影喜剧手法上来说,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用这种风格表达了对社会的责任感,我看到了冯小刚在这个圈子里从业十几年的感受和他对时代的感受。其次是人生观,其实在《唐山大地震》中就表现出一些悲天悯人的情怀。
宋曙琦:印象最深的就是帮别人做白日梦,这些细节和目的特别荒诞,但有人情在。佩服冯导把三段故事衔接得自然。
张硕:对几段故事和道歉之间的逻辑设计印象深刻,前几个故事讲的是对社会的欲望,最后是讲人对自然的过分索取之后造成的恶果,主题和《一九四二》一样的深刻,但不压抑,冯导把很深的思考包裹了一个甜甜的糖衣,最后的段子是画龙点睛。《私人订制》是给站在新年门口的我们一个很有意的提醒。
赵国伟: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的广告,看来冯导真的收了不少钱,可能他也对自己的票房心怀忐忑。最后一个段落,有点狗尾续貂,冯导心思太重,用力太猛。
喻若然:范伟的表演特别好,其他人的表演乏善可陈,但他的表演可圈可点。不好的是最后冯小刚和葛优的对谈,暴露了整个电影最伪善的地方,表面上在道歉,然而整个影片的善意却被最后那句台词消解掉了。
周黎明:印象最深刻的是“性本善”那段,它对官僚体制的讽刺非常犀利和辛辣,也最完整。范伟角色的变化揭示了身边整个人际关系运作方式的问题,一个品德很好的人被放到官位后,慢慢受到影响,这一点超越了对某个贪官的批判。葛优是一个很好的喜剧演员,但是他没有变化,表演很浅,这是编剧的问题。结尾一段跟前面的风格不一样,是拧着来的,前面非常黑色、压抑,最后冯小刚希望告诉大家,社会有很多问题,但还是有好的一面,所以影片把那些不好的东西呈现出来,最后终结在一个好的基调上。导演希望观众带着笑离开电影院,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从艺术处理的角度讲,这么做够大胆,因为冯小刚明明知道中国的观众最不喜欢说教,还用一个完全跟前面调子和叙事脱节、像诗歌一样带有教化性的方式结尾。他对自我的消解是对的,如果没有自我消解的话,观众会觉得太虚伪。这个社会的问题不是某一个人造成的,不光是富人、贪官造成的,大家都有责任。从叙事上,前面讽刺物欲、权欲,最后通过自我消解把结尾拉回来,还是落在调侃跟讽刺上面,虽然不是最好的构思,但是这个构思因为他的大胆,我会肯定他。
周成云:有点像看城市的宣传片,这样的画面太多,我花钱进来不是想看宣传片。
黄夜晓:印象最深刻的首先是叙事结构,那种梦中梦和戏中戏的结构是一种尝试,《私人订制》这个团队在影片中展现的是一个精神治疗的团队。其次是“一腔俗血”中,在农民工大仓库里面,汽车灯打在李诚儒身上灯光特别美,有梦想照进现实、但是现实有时候挺苍白的感觉。最后是整个影片的主题、对环境的反思以及一些比较温情的细节,使我对整个人类及自身也有思考,每个人都有梦想,在追逐这个梦想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忘了来时的路,我到底为什么追逐这个梦想?一路追梦,回过头看看可能以前的风景也挺美的。
张晋辉:这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像极了法国著名导演卡拉科斯的《神圣车行》。电影里面有一句台词我印象最深刻:成全别人,恶心自己。我们能不能反过来,其实电影是成全自己,恶心大家。为了实现你的好梦一日游,电影就被别人糟践成这样了。细看所有的故事,每一段都是所谓的目前追逐票房或者想实现夹带个人私货的某种电影梦。电影应该不是这样的,不能成全了自己恶心别人。
周焘: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影片的三段式结构,我觉得可能是根据现在观众阅读习惯,每段几十分钟,让大家看起来没有那么疲惫。同时,冯导想表达的很多内容,分成三段让观众也更容易接受,表达出来也能更丰富。但是在三段式中,每段人物的生活背景和状态没有交待,人物比较苍白,不够立体。我认为中国的导演可以在结构上借鉴外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作品,它的作品也是分段,故事都有嵌套,在嵌套的过程中把人物的来龙去脉交待得比较清楚。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摄影,影片中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两个镜头我印象比较深刻,一个是范伟到庙里参拜,镜头是以佛像视点的一个大俯拍,从那个视点看下去,不论在什么位置上,人都是那么渺小。另一个是结尾李小璐举起相机把仅剩的一小片森林拍摄下来,很简单的镜头处理,但是表达的意思比较深刻。
3.对《甲方乙方》“好梦一日游”的延续与创新
刘杰:我觉得就比《甲方乙方》高一个层次。最后结尾有点牵强,但是提出雾霾、乱砍滥伐等现实,台词中提到:小时候阳光是明媚的,空气是清新的。我回忆确实是那样,现在北京是什么样?用反讽的手法,把老百姓的心里话说出来。
韩冰:这部电影是对《甲方乙方》的解构,而不是继承。在《甲方乙方》里代表的大都不是俗人,《私人订制》表现的是我们都是一个俗人,里面的演员全是平面的,背景都无法想象,是想当然地设定了这些人。《甲方乙方》里面的人们经历了梦想之后,心理都有成长;《私人订制》里每一个完成梦想的人都知道要靠自己来完成梦想,订制是逗着玩的。“性本善”里范伟说他攒了钱还来,说明这个梦想不值钱。“一腔俗血”里换血的段落超现实。“有钱”里宋丹丹也说就是彼此逗着玩。所以这是一部妥协的电影,冯小刚可能真的比较伤心,完全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的电影。
董阳:《甲方乙方》是段落式的,在当年精神产品极度匮乏的时代,随便抖个小包袱大家都哈哈大笑,现在拿出来看可能没有那个效果了。这个时代的复杂性在于,当前信息量这么大,任何一个艺术创作者对整个时代的把握都是非常困难的,比如喜剧的讽刺功能、批判性功能,实际上已经被其他的文化产品取代了,所以段子式的喜剧对人们神经调动的强度不够。而且影片中想要表达的东西比较多,对官僚习气的讽刺,对人们贪婪的讽刺,对人们各种不切实际的讽刺,对向大自然无度索取的讽刺,用段子的方式去表达,只能泛泛地说,没能说透。所以需要一个结构式的喜剧而不是段子式的,才能对一个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比如像《让子弹飞》那样表达一个主题。冯小刚喜剧的精气神儿还是王朔的,如果王朔跟整个时代脱节了,冯导的电影也会受影响,包括他的两部爱情喜剧可能都有这个问题。
贺永标:《甲方乙方》和《私人订制》有一脉相承的东西,就是对人梦想的实现,但是《私人订制》高在当下性,更关注我们当下的生活。除了反讽,还有对人的一种关怀,冯小刚电影不是单纯的喜剧,是要有所表达。
喻若然:冯小刚电影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市民趣味,《甲方乙方》是典型冯小刚电影里面最出色的一个,体现了他的市民趣味里最好的一面,知冷知热,特别有人情味。《私人订制》则暴露出来他的市民趣味里比较差的一面,有些斤斤计较,小气巴拉。《甲方乙方》里面出现的角色,好多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这是非常同情普通大众的观点,大家看那部影片时特别有触动。而《私人订制》里,他用宋丹丹这个人物代替土豪,嘲讽的观点已经转移了,不是站在平民的角度,我不知道冯小刚有没有意识到他自己在嘲讽普通人,暴露出一个导演从艺术家逐渐成为成功人士后的纠结。影片中雅和俗,在当下根本就是伪命题。我觉得冯导夸大了自己做《一九四二》时候受到的伤害。
周黎明:《甲方乙方》的构思没有什么社会深度,《私人订制》跟《甲方乙方》结构和创意是一模一样的,但是《私人订制》是有社会意义的,《甲方乙方》是为了笑而笑。中国大部分人跟《私人订制》里面的人是一样的心态,希望有更多的钱,当官的希望自己的官位越来越高。
冯小刚最初拍比较纯粹的喜剧,受到很多人欢迎,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但是那个时候他更多是迎合大众,做商业的事情,比如他早年的三部影片,《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都很好笑,但是没有社会性在里面。冯小刚显然不满足于此,当他成为票房奇迹后,希望通过商业上的地位,赢得更多的发言空间。这和《私人订制》里面一样,所有人都不想做自己,但是在他看来,前面的人不是我,前面玩喜剧玩得很好的人只是我装出来的,后面的内心严肃、忧国忧民的艺术家才是我。但是这一点没有被广泛接受,因而一直困扰着他。《一声叹息》中有很多喜剧内容,但在我看来是社会学的研究,在中国当下是很有意义,是用非常社会的方式讲故事,一点也不哗众取宠。《天下无贼》是比较纯粹的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影片,里面的社会内涵不多。《一九四二》是一部很真诚的影片,冯小刚把自己19年的艺术赢得的筹码赌在上面,结果基本上赌输了。我觉得《一九四二》不能以票房论成败,而是这部影片能否在历史上站得住,是为民族留下那一段悲惨的历史记录,是一个故事片的记录。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况且它的艺术上有很多可学之处,当然我们不能说十全十美,但能够做到这个高度是很不一样的。《唐山大地震》是唐山市政府交给他的命题作业,冯小刚要对得起唐山市政府、唐山人民、地震活下来的家属,对得起电影公司老板,还有自己,他要满足的对象太多,所以他只能走一个妥协的中间路线,结果被观众接受了,却不被精英分子接受。16年前《甲方乙方》那个时候,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赚钱,让大家笑,现在他还有别的目的,我觉得他现在整个境界比那个时候高了很大一截。冯导希望他的电影除了能够让人家笑以外,还能够令人深思,他有这个追求。
4.冯氏喜剧特点与变迁
刘杰:冯氏喜剧,由葛优担任主演,语言取胜占了第一位,不像周星驰式用夸张表演逗笑观众。例如《大腕》中李诚儒说的“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等经典台词,这样的喜剧以语言取胜,特别在北方,把中国的语言艺术从相声、小品角度提升,运用在影片中比较合适。所以冯氏喜剧的特点应该继承下去,把中国的语言保留下来,这是很宝贵的财富。
郭音:对比冯小刚这部喜剧和最近出现的都市情感喜剧,区别是冯小刚的笑料基本上属于黑别人和自黑,这个“黑”包含着一种针砭时弊和他对当下社会的话题的反思性,可是2013年普遍出现的一种轻喜剧,纯粹是为了给观众带来快乐。我个人觉得冯小刚这部影片用黑别人和自黑给我们带来很多反思。
周黎明:冯氏喜剧是以北京为中心的语言式喜剧,把地方的文化尤其是语言的魅力发挥到极致,个人特色很浓。但是语言魅力使得这个片子走不远,周星驰和成龙的喜剧在国外最容易被接受,因为它是靠肢体,完全不知道背景也觉得好笑。所以在中国社会的当下,冯小刚的喜剧有一定地域性,不能为西方一些比较高端的影展所接受。他的喜剧是一种作者型喜剧,明显有着王朔和他的痕迹,有着地域文化的精彩和他们个人的个性、艺术秉性,是不能复制的。很明显的时代痕迹既是冯小刚的卖点同时也制约了他。我是觉得冯小刚在变,只不过每一部的变化没有那么大,所以我们在看冯小刚电影的时候,要接受他的变化,以他的变化来判断他,而不是以别人的喜剧判断他,也不是以他之前的喜剧判断他。
《私人订制》开篇苗圃那段是我最难理解的,因为没有把主题点出来,这几段除了结尾诗歌那段外,其他都是拧巴的。苗圃发誓要把老牢坐穿,我觉得是在讽刺特别守旧、一辈子就走这条路,完全不想还有别的路可以尝试,讽刺什么都有可能。“性本善”是权力可以带来的腐蚀性。“一腔俗血”是最可喜的,这段离冯小刚自己最近,包含了他这几年被压抑最想说的话,但是这段的故事没有铺开,因为太过黑色导致了很多人想笑而笑不出来,如果这段好好展开变成一个故事片的话,说不定很出彩,因为这样的故事我还没有见过。“有钱”的故事,80年代已经有人拍得很好了,包括弗兰克·卡普拉的《一日贵妇》、马克·吐温《乞丐与王子》,还有《百万英镑》,都是讲一个穷人突然有一天大富了,旁边人对他的态度改变了,因为财富带来的整个世界的变化,对财富的嘲讽,对贪婪的嘲讽,以前有人做过无数次,基本上我能想到的每一次都比这部影片做得好,因为《私人订制》里的“有钱”和“一腔俗血”只是点了一下,没有展开,也没有创新意义,且完成度非常低,演员没有问题,那一段从编剧的角度没有真正做好,我觉得蛮可惜的。
《私人订制》的情节很荒诞,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但又是来自于现实的,只不过把现实像扭麻花一样给扭了一下,这个扭的过程中运用了很多手段,这种手段也许是你喜欢的,也许是你不喜欢的。因为他要满足太多的需求,找乐子的观众和期待公知的观众这两者是矛盾的。影片没有较强的戏剧张力,但有它的闪光点,对时弊有其针砭的力度,也是主要卖点。
整理:李昕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