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3日,中国电影博物馆和《人民日报》文艺部联合举办了《西游·降魔篇》影评人观影评论活动,活动邀请了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沙丹、知名影评人李小飞,此外《人民日报》文艺部的编辑董阳、胡妍妍,中国电影博物馆馆刊编辑部人员以及《影博·影响》影评人俱乐部成员参加了活动。继2008年的《长江七号》之后,周星驰执导的《西游·降魔篇》于2013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大年初一)正式上映。这部筹备5年的3D电影在公映后立即掀起观影热潮,票房持续走高。影评人认为该片娱乐性较高,特效制作精良,具有周星驰一以贯之的独特表现风格,是一部轻松诙谐的贺岁档影片。
1.超出影评人预期,整体评分8分
韩丽:影片总体来说节奏比较轻快,适合贺岁档,但整体的情节设计还有待提高。7分。
徐蕾:这部电影比我预期的效果要好。8分。
贺永标:这是一部非常好玩、非常有娱乐性的电影,作为贺岁档绰绰有余,比我想象要好。9分。
胡妍妍:我觉得无论从流畅度还是好看性来说都达到了我的预期。8分。
徐阗:我觉得是一部典型的周星驰式的无厘头喜剧,也是对名著的解构,但仍然是在复制《大话西游》的主题,没有超越《大话西游》系列影片。7.5分。
崔文龙:从这部影片可以看出周星驰的成长和变化。8分。
安利利:周星驰处于成长阶段,从《长江七号》开始处理一些人与人之外的关系,包含既想超脱于普通关系的设置,但是又有点深陷其中的感觉。7分。
田博文:这部电影带给我很多欢乐的气氛,加上出色的特效。9分。
2.印象最深刻的人物主配角各有特点
郭音:我最喜欢的角色是猪刚鬣。这个人物在设置上面,有一定的反转性,他原本长得特别丑,此片中却有一个特别漂亮的外表,这印证了他痴情的心灵。
卢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黄渤饰演的孙悟空。他作为一个喜剧演员非常有气场,影片中一出场就可以感觉到搞笑的气氛,他的演技越来越成熟了。
王曼:最喜欢的是黄渤,主要是对这个演员的个人偏好,我觉得他演什么都非常到位,这部影片成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赵九成:印象深的就是刚开场的小女孩,演得非常真实,没有任何虚假成分。
贺永标:我喜欢舒淇演的人物,感觉她把一个女孩子的内心诠释得比较到位,比如她对爱情的感觉。
程雁侠:我喜欢文章饰演的角色,可塑性比较强,在影片里发挥得很到位。
徐阗:印象深的是孙悟空、猪刚鬣的造型,是对传统造型的颠覆。
崔文龙:我比较喜欢空虚公子,包装很到位,出场不多,台词设计得很有特点,让人记得住。
李秋菊:黄渤饰演的角色反映了被压迫了很多年的那种状态,演得非常好,非常真实。
沙丹:印象深的是猪刚鬣和孙悟空的真身。影片追本溯源,把原著里的形象表现出来,跟大家印象中的有一定距离,表现了导演的勇敢和努力,这是非常大胆的。
陈庆:文章饰演的陈玄奘是这个戏里最难把握的,他演得不是最出彩,但表演能力还是可以看出来。我认为开场的道士很出彩。
谢斐:我喜欢舒淇和猪刚鬣的原身。舒淇片头那种感觉有点像张曼玉,侠义、泼辣,后面又有点放荡、深情,我觉得她突破了、成熟了。猪刚鬣靠肢体语言表达特别好,虽然一句话没说,但表演很到位。
田博文:我喜欢舒淇这个角色,真实、敢爱敢恨。她与文章的搭戏,让我想起了《大话西游》系列影片里的爱情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不次于那个。(www.xing528.com)
3.特效运用巧妙,推动剧情发展
张静:特效的作用是在开始的时候吸引观众的眼球,妖怪在水里面游来游去,大家东奔西跑,这个场景把大家带到剧情里,一下就聚精会神看这部影片。
谢斐:如果没有特效动作的话,这部影片就不好看了,特别是那只老虎的神态动作,是我觉得最震撼的特效镜头。同时也是通过动物的变身强化剧情。
李小飞:特效包含技术和艺术两种成分,打个比方,特效是一支画笔,画成什么样子,跟拿着这支画笔的艺术家的水平有关系。第一流的特效像《指环王》那样,技术达到最高水准,完全可以乱真,同时艺术也是最高水准,表现出来的艺术震撼力也是一流的。周星驰的特效可以说是艺术的一流,但从技术上来讲,跟西方还是差得很远。但是他的想象力非常出色,比如《少林足球》中的特效,创意很简单但震撼力很大。《西游·降魔篇》的开篇也是,一开始的鱼出来,从技术上讲不是很出色,但却给观众带来很真实、很恐怖的感觉。通过美术、创意、恐怖的刻画,营造出来非常奇幻且有震撼力的故事,这是周星驰运用特效的过人之处。
沙丹:周星驰特效跟好莱坞电影差距太大,好莱坞电影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把特技做得惟妙惟肖了,周星驰反其道而行之,找到另外一条适合我们技术和资金能达到的水平的路径,假定性比较强,做得像漫画。特效是这部电影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影片中所有人物都是二元的统一,就是把魔性和人性结合,用了很多特效展示人物魔性的一面,可看性较强。这部电影重新找到了吸引力元素居主要地位的模式,它的产业意义比人文意义更大,就在于此。它通过高科技和3D表现把魔性放大出来,非常不错,如果没有魔性的表现,影片的可看性相对来说就差很多。
陈庆:影片的特效能明确地表现出导演的想象力,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特效反而剥夺了观众的想象力,特效过于实了,反而让观众没有想象力。就像油画和山水画,油画特别饱满、真实,山水画则有留白、意境。当导演的想象力很丰富的时候,要给观众留一定的空间,观众是有想法的,而不是一双眼睛跟着画面走。
韩丽:影片中每一个人物的出现,其特效形象与原形很难联系到一起,而且没有足够的情感贯穿其中,总体来说特效对剧情没有起到很多的加分作用。
4.对比《大话西游》系列影片的创新之处
谢斐:对《大话西游》系列影片一直情有独钟,它的心理空间特别大,实际上是一种时空转换,让人产生很多联想。对《西游·降魔篇》的落差感大,在时空上没有大的跳跃,一直就是线性的,感觉很封闭。
李小飞:《西游·降魔篇》从故事性上来讲,不如《大话西游》系列影片完整,但比《大话西游》系列影片更好看、更有娱乐性和创意。更大的区别在于《大话西游》系列影片是从孙悟空的角度出发,讲孙悟空的悲喜,从一开始的吊儿郎当到最后成熟地接受要去取经。《西游·降魔篇》则是以陈玄奘的角度、成年人的角度,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心态更加深入成熟。
沙丹:《大话西游》系列影片是星爷的经典之作,很难被突破,它是一人编剧,《西游·降魔篇》是八人编剧,集体的创作虽然不容易出现次品,但很难出风格化的作品。《大话西游》系列影片的穿越,现在看都非常先锋,更动人的是,这部电影成为一部历久弥新的爱情电影,通过台词、音乐,以及城楼上很悲凉的告别,把感情表现得非常饱满。但《西游·降魔篇》中段小姐和陈玄奘的爱情铺垫却很不够,相对《大话西游》系列影片差了很多。
贺永标:《西游·降魔篇》对《大话西游》系列影片有继承的部分,爱情悲剧是一致的,都相信真善美,都相信用心中的爱感化世界。
刘杰:影片把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融入得比较贴切,比如猪刚鬣的扮相是一个武生,使用的戏种也比较多,台步、形体、身段也都不错,和后面真身的造型形成强烈对比。
沙丹:这体现了周星驰无厘头喜剧一以贯之的风格,《西游·降魔篇》深深地刻下了周星驰的烙印,他能够把这种拼盘的风格糅成一个统一体,最后打造出亦庄亦谐的效果,你看着觉得非常搞笑,但是也非常感动,这一点是《大话西游》系列影片贯通下来的传承的风格。
陈庆:对比《大话西游》系列影片,《西游·降魔篇》在语言幽默性上确实欠缺了很多,并没有出现像《大话西游》系列影片里“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那么经典的台词,这可以理解为影片的文本效应在降低。
李小飞:那段台词是周星驰电影里最动人的,从起初的搞笑到最终的领悟。周星驰是一个非常沉重的人,他的电影都是先解构再重塑的过程。《西游·降魔篇》也一样的。《儿歌三百首》就是真善美,人生最重要的价值其实在幼儿园都学到了,只不过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懂这些,这是周星驰的观念,他表面上很搞笑,但内心很严肃。
沙丹:所以说周星驰最大的特色就是他独一无二、很苍凉的孤独感,这要用喜剧的形式包装出来,在两者之间形成反差和张力。他的电影总是在让人笑的时候获得另外一份心灵的感动,这跟他个人的生命体验也是相关的。
5.从演员到导演周星驰风格凸显
郭音:周星驰做演员的时候,人物非常有特点,非常突出,可是他做了导演之后,笔墨更多用于场面。
李小飞:周星驰作为导演的成就远远超过他作为演员的成就,甚至可以说他是二流演员、一流导演。周星驰有很多的想法,他的成就跟他的创作是分不开的,他是非常勇敢的。
沙丹:他个人有一种孤独的特质,但他又非常聪明,把这两种特质结合在了一起。作为导演的周星驰,无论是《喜剧之王》还是《功夫》都展现出他的实力,这是毋庸置疑的。周星驰五年没有拍电影了,《西游·降魔篇》从某种程度来说还是周星驰无厘头风格的一种延续,同时这种风格更加有开放性,这部影片的成功是大家对于周星驰一贯支持的体现。
整理:刘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