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雨果》影评人观影评论实录

《雨果》影评人观影评论实录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6月3日,在“六一”儿童节这一热闹的电影档期余温尚存之际,中国电影博物馆《影博·影响》组织影评人观看了儿童题材的3D电影《雨果》,来自不同行业的20余位影评人畅谈了观看影片后的真切感受,大家共同探讨这部斩获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五项大奖的诚意之作。

《雨果》影评人观影评论实录

2012年6月3日,在“六一”儿童节这一热闹的电影档期余温尚存之际,中国电影博物馆《影博·影响》组织影评人观看了儿童题材的3D电影《雨果》,来自不同行业的20余位影评人畅谈了观看影片后的真切感受,大家共同探讨这部斩获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五项大奖的诚意之作。

1.对于电影的第一感受

贺永标:我感觉影片更多是从孩子的视角来表现,童真性比较强,包括孩子怎么了解电影、电影的发展史,都有一个简单的概括。不仅仅是对孩子而言好看,大人看也是非常好的,可以获得很多知识。

董林:这是一部追寻梦想的影片。无论是战争还是磨难,每个人都要坚持追寻自己的梦想,一定会有收获。同时有一个细节很感动我,就是那个小女孩戴的钥匙是心形的,这个钥匙可以启动机器人,可以启动自己的梦想。而小男孩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钥匙,发现了一个很奇妙的童话,实际就是对梦想的展示。最后结尾通过小女孩的话,小男孩找到了自己的家,其实很多时候家就是心所在的地方,他的心是什么呢?就是对梦想的追寻,我觉得是这样。这个电影对我触动还是挺深的,对我有一定的激励。

卢少科:这部电影是将现今的电影技术运用得最艺术化的大师之作。

陈雪梦:我对这个电影故事的叙事很不满意,但视觉效果我还是非常喜欢的,对巴黎城区的缔造视觉效果很好。

郑睿:这部电影是每一个学电影的人都该看的,它用非常好的画面给我们讲述了电影史,单就电影而言,画面做得非常棒。但编剧和故事方面确实有一定的缺陷。

薛静怡:关于这部电影,我觉得导演尽了他最大的努力,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承载的东西其实相当丰富。我认为导演是想通过自己的一点努力,反思现代幸福这个问题,追求一些更本源的,关于爱、关于心灵平和的东西,他想通过这个来调和社会的种种矛盾,单从这方面来讲他已经做得足够好,足以打动我。

张瑶萱:我觉得这个电影从20世纪30年代巴黎火车站的场景构建,一直到它涉及的对于电影史的致敬,或者说对于一些自己过去失意人生态度的表现,表现的层面比较多,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它好过了同期的电影《艺术家》。

韩雪:我太喜欢这部电影了。我觉得它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了完美和谐的程度。它不仅仅让我们感受到现在最新的3D技术,并且用最新技术回应把电影当做魔术梦幻这样一个概念。

程程: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我感觉它的台词很好,其中有一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小男孩说,“如果世界是一个大机器,那么我就是一个有用的零件,你也是”,让我们知道我们在世界上都是有用的人,不要自卑

2.给电影人的情书——向乔治·梅里爱致敬的故事

贺永标:我个人感觉电影还是把梅里爱美化了,某一时期的电影肯定在这个时期看着有意义,但是他肯定会被超越。如果放在历史角度去看,我们会发现梅里爱的电影有很多的局限性,因为他一直不断地重复自己的电影,所以他的电影走上末路也是情有可原的,也是自然规律。

陈雪梦:我觉得向梅里爱致敬这种故事我们当然非常想看到,但是我们要区分他想表达什么和表达得怎么样。梅里爱伟大不等于电影好。电影故事开始讲小男孩,后来转向梅里爱,用旁白的方式讲述感觉很断裂。不知道这个电影要走什么风格,而且叙事主题的比重我觉得都挺失衡的,到底是讲小男孩还是讲梅里爱?如果是小男孩的话,故事是不完整的;如果是讲梅里爱,他的生平又感觉太匆匆带过了。

董林:很多人说这是个向梅里爱致敬的故事,我觉得不一定看成是向他致敬。可以看简单一点,这就是人生中追逐梦想遇到挫折,然后历经千辛万苦还是要去努力实现的过程,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生过程。我们可以理解为自己在追逐人生目标的过程就可以了。(www.xing528.com)

马明凯:我想强调片名虽然是《雨果》,故事也改编自《追梦的雨果》,不知道真实的小说里面有没有梅里爱这个人物,但是致敬的态度是很鲜明的。因为里面有很多,包括关于电影放映的原理,还有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的海报一出来,那就是在致敬,这个很明显。但是另一层,我觉得我们也不要低估了大师的能力,他做这个电影之前一定是明白的,他是要做《雨果》这个儿童片,他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对电影的态度和一部儿童片合在一起,这应该是他的初衷。整体来说,分两部分看这个电影,一个是儿童片,一个就是致敬电影史,我觉得都没有冲突。

3.视觉美学还是技术突破

——对特效的追求何去何从?

贺永标:其实我感觉最佳视觉还是要取决它对于这个电影故事本身是否需要,有没有更好地展现电影想表达的效果。

卢少科:如果说《雨果》的技术没有其他奥斯卡提名影片的好,我觉得有失偏颇。比如《变形金刚3》那些楼的燃烧和《雨果》里面做巴黎城市里的那些背景,其实技术上难易程度是差不多的。只是《变形金刚3》中机器人擎天柱身上的零件特别多,所以花的钱多一点,用的技术人员多一点,但是技术的难易程度不会有很大的差别。

马明凯:特效是干什么用的?特效就是让梦更完整用的。梦是谁的梦?梦是人的梦,所以特效还是应该为人的叙事服务。

孙丽萍:我觉得这个片里面的特效,就像给这个故事穿上更漂亮的外衣,因为我们看到的特效没有大场面。而《猩球崛起》里面的特效是作为故事的一部分,比如里面出现了原始猩猩,它们像主人公一样有一定的参与性,这个电影里面的特效给人造成感官上的舒服、唯美,所以它的成本相对于其他的影片要小一些。

4.儿童题材与儿童电影的关系

贺永标:我感觉这个电影就是儿童视角,它有儿童元素,故事对小孩来说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是它有成人部分,成人的部分就是对电影的致敬,看这个电影的时候会获得很多电影知识,包括早期电影怎么拍摄,人和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梅里爱拍电影的时候技术上是怎么解决的。且抛开电影不说,我们就看这个电影的内容,人们怎么看待一个有成就的人,怎么评价他,包括他自己怎么认识自己,这还是值得我们去反省。

马明凯:我认为这个片子确实挺适合小孩看的,首先还是开始提到的儿童元素,后来又想到一个比较重要的元素,就是最开始雨果所住的钟楼全部是由机器零件组成的,可能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这么一个梦想,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地方,机关暗道,不经意间有一个滑道,生活中充满这样的乐趣。还有一个就是那个小机器人,也是很多小孩喜欢的。

董林:儿童题材和儿童电影不一定只适合儿童看,因为很多时候成年人都在看儿童电影,很多人会从儿童的纯真和简单中寻找自己小时候最本真的东西,会给成年人很多的反思和思考的空间。我觉得每个人仔细去看的话,还会从中发现很多对自己有启示的部分。

张瑶萱:我觉得有时候讨论某个题材某个电影,其实是概念上的。也许讨论的是同一件事情,只不过冠名不一样,所以讨论的时候还是要看是在哪个理论体系下讨论。具体到这部片子的话,它以儿童的视角和元素入手,探讨更多和儿童本身没有太多关系的问题,比如说探讨你对过去失意人生怎么看这类问题。如果是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觉得《雨果》算是儿童题材,不算儿童电影。

整理:郎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