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心引力》:中国票房收官达4.3亿元

《地心引力》:中国票房收官达4.3亿元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心引力》在中国上映后,得到了观众的热烈反响与讨论,最终以4.3亿元的票房成绩收官。《地心引力》单片分析报告墨西哥奇才导演阿方索·卡隆在2013年推出了自己的新片《地心引力》,一经上映便得到了压倒性的好评,还有来自业内的多位人士向观众强烈推荐该片。

《地心引力》:中国票房收官达4.3亿元

地心引力》影片档案

影片片名:地心引力

英文片名:Gravity

制片地区:美国

类型:科幻/剧情/惊悚

时长:90分钟

投资1亿美元

制作公司:

盛日影业公司(英国

Esperanto Filmoj(美国)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美国)

发行公司: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InterCom

Manfer Films

Shooting Stars

Cocinsa

Columbia TriStar Warner Filmes de

Village

主创人员:

出品人: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

制作人:克里斯托.弗迪法利亚(Christopher DeFaria)、大卫.海曼(David Heyman)、斯蒂芬.琼斯(Stephen Jones)、妮基.佩妮(Nikki Penny)、加布里埃拉.罗德里格斯(Gabriela Rodriguez)

导演: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

副导演(助理):爱德华.布雷特(Edward Brett)、莱昂纳多.卡勒布奇(Leonardo Corbucci)、托比.赫尔弗南(Toby Hefferman)、艾玛.霍顿(Emma Horton)、本.霍华德(Ben Howard)、詹姆斯.麦克格雷迪(James McGrady)、约什.罗伯逊(Josh Robertson)、艾米莉.佩洛(Emily Perowne)

编剧: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乔纳斯.卡隆(Jonás Cuarón)、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

摄影:艾曼努尔.卢贝兹基(Emmanuel Lubezki)

配乐:史蒂文.普莱斯(Steven Price)

剪辑: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马克.桑格(Mark Sanger)

艺术指导:安迪.尼克尔森(Andy Nicholson)

美术设计:马克.斯鲁顿(Mark Scruton)

服装设计:简妮.费舍尔(Jany Fischer)

视觉特效:马特.卡斯密尔(Matt Kasmir)、理查德.麦克布赖德(Richard McBride)、本.莫里斯(Ben Morris)、蒂莫西.韦伯(Ben Morris)、托尼.克拉克(Tony Clark)

主演: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

上映时间:2013年11月19日

上映天数:34天

上映票房:42981万元人民币

观影人次:1036万

影片简介:

《地心引力》是由全能型导演阿方索.卡隆于2011年拍摄制作的影片,算上前期制作共花费了四年半的时间。该片一经上映就因其令人惊叹的视效和3D技术获得了大量好评,成为2013年最受瞩目的电影之一。之前因为执导《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人类之子》等电影而名声大噪的阿方索.卡隆,此次将题材瞄准了太空硬科幻,片中精确可信的镜头以及宇航员的失重状态,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片的电影剧本是由阿方索.卡隆和他的儿子乔纳斯.卡隆共同撰写,涉及主要人物分别为桑德拉.布洛克饰演的赖安博士和乔治.克鲁尼饰演的宇航员马特。影片主要讲述在地球工作站工作的二人,因一次卫星爆炸事件而陷入了无以复加的绝望之境,两位宇航员在无垠的太空中挣扎生存,并设法重返地球。在此过程中,马特为了保全赖安牺牲自己。此后,赖安博士一人承受着孤独和巨大的压力,历经绝望与重生,最终成功返回地球。《地心引力》在中国上映后,得到了观众的热烈反响与讨论,最终以4.3亿元的票房成绩收官。

主要获奖情况:

2014年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效果、最佳电影剪辑、最佳音效剪辑、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原创配乐

2014年第71届美国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

2014年第6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亚历山大·柯达奖最佳英国电影、大卫·林恩导演奖、安东尼·阿斯奎斯奖最佳电影音乐、电影奖-最佳音效、电影奖-最佳特殊视觉效果

2014年第3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更多获奖及提名见附录)

注:资料综合整理自时光网(http://movie.mtime.com/118999/details.html)、IMDb网站(http://www.imdb.com/)、艺恩咨询(http://www.entgroup.cn/)等电影垂直网站或网页。

《地心引力》单片分析报告

墨西哥奇才导演阿方索·卡隆在2013年推出了自己的新片《地心引力》,一经上映便得到了压倒性的好评,还有来自业内的多位人士向观众强烈推荐该片。这样一边倒的口碑使得该部影片在票房上一路飘红,更是引来无数科幻迷、技术迷的热烈追捧。虽然,该片较为集中地宣传3D视觉效果以及逼真的太空失重感等技术方面,但是只有两个主要角色的极简故事并没有将本片定位成一部技术至上的好莱坞大片,其中涉及的文化内涵、隐喻和演员精湛的表演都让这部电影在艺术层面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成为了一部不容错过的优秀太空题材电影。《地心引力》的电影剧本是由阿方索·卡隆和他的儿子乔纳斯·卡隆共同撰写,尽管讲述太空冒险的电影故事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卡隆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叙事上都做出了更为大胆的选择,开拓出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首先在技术上,卡隆摒弃了传统的拍摄方法,将影片的场景表现制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效果和临场感,使观众完全融入到了电影的3D画面当中;而在整个叙事中,导演卡隆也另辟蹊径,借助太空垃圾的威胁,使得宇航员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实体保护,让他们用有限的资源面对无垠的太空,宇航员如何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生存也成为了观众最为关心的事情。《地心引力》在中国内地上映期间,共获得了4.3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全球票房突破6亿美元,该片的技术和艺术成就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与思考,被人们称为“年度神片”。

一、视听语言分析

(一)长镜头下的零重力效果 [320]

当卡隆创作完剧本的时候,他还没有想到《地心引力》的拍摄过程会如此困难重重。起初,简单的故事、极少的人物都让卡隆把这部影片想得过于简单,他甚至认为这是一部很快就可以完成的电影。但当他开始要考虑如何将主人公漂浮在半空的时候,这一切难题才清晰地摆在了卡隆的面前。事实上,《地心引力》远远不是一个相对制作简单的电影,这一拍就是四年半的时间。而如何在全片中展示人物的零重力状态,也成为了他们制作初期的真正噩梦。

表现人物的失重效果,可谓是所有太空题材电影当中的重头戏,而怎么解决这一问题也是该类电影的重大难题。此前,在描绘人物零重力的场景中较具有说服力的影片只有《阿波罗13号》。其中的零重力效果是利用NASA提供的一种名为KC-135的运输机,剧组人员及演员乘坐其中,在高空以抛物线轨迹飞行,每次大概可以经历23秒左右的失重状态,足够摄影机捕捉演员的某些动作。[321]但是,这个方法并不适用于《地心引力》,擅长使用长镜头的卡隆就必须要在技术上实现演员长期失重的效果。太空本身就是一个无限的空间,镜头得到空前的解放,一切人物和事件都可以连贯的、不加剪辑地表现,形成一股独特的势能,长镜头最重要的功能“表现真实”,在太空中显然更有用武之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长镜头不但没有削弱故事,反而为故事的发生营造了一种惊人的真实,揭示了生命虚空的本质。[322]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的太空环境,剧组借鉴了大量的纪录片以及NASA的录像影片,并且意识到人物与环境之间的重要关系。这个时候,长镜头下的失重显得更加重要,如何把握好叙事的节奏,又要让整个人与环境的关系真实可信,成为了卡隆需要重点克服的部分。剧组人员首先还是选择《阿波罗13号》的方式,亲自体验了失重状态下人应该如何行动。虽然这种方法造成的零重力十分短暂而没有被录用,但是却给了特效师有效的信息和无限的灵感。而最终,卡隆确实成功地实现了这一效果,他摒弃了传统、常规的表现手法,依靠Framestore特效公司的拍摄方法,向全世界展示出了他过人的天赋与勇气。

在正式拍摄之前,首先要面临挑战的是动画师。他们需要改变动画制作的常规运动轨迹,克服重力的表现习惯,并在动画中生动地表现出零重力的状态。也就是说,动画师已然面临着一个非常不同的世界,他们需要熟知重力法则和无空气阻力的原理。这件难事最初让很多动画师感到厌烦,并有了想要退出《地心引力》剧组的想法。但是,当他们开始掌握了无重力动画的规律,他们又开始疯狂地喜欢上了这个前所未有的挑战。(见图1和图2)

图1 在零重力条件下的动画测试

图2 动画师正在模拟太空环境中人物的运动轨迹

接下来,就是如何创造出全片的零重力假象,其中包括演员在此环境中的运动问题。剧组通过大量不同的装置帮助演员完成零重力移动,采用了古老的牵线木偶的操控方式来控制演员的动作。这种装置需要用12根线与演员身上的4个系点进行连接,而另一端则是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纵。(见图3)这种方式对演员本身的身体素质的要求也非常高,桑德拉·布洛克也因此进行了非常密集的体能训练。除此之外,帮助演员完成动作的还有移动平台、吊威压、自行车椅子式的装置以及轮椅等工具。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有一种装置叫做“倾斜台”,它的底座是一个可以旋转的转盘,顶部的环形物环绕在演员的腰部,不但可以灵活前后移动,还可以产生自转,这样就可以使演员在零重力环境下达到旋转的效果。

《地心引力》史无前例地采用了全新的发明或者是全新的用法,成功地完成了众多复杂的太空动作。剧组人员为了完成阿方索·卡隆的“不可能任务”,而不得不想出那些以前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最终一起完成了一部精彩绝伦的伟大作品。

(二)视觉预览与虚拟灯光

蒂姆·韦伯担任电影《地心引力》的视觉特效总监,这让该片的特效公司兴奋不已。该公司首先负责的是电影的视觉预览,也被称为可视化预览。这项工作的过程主要就是将角色的一些基本动作制成动画。视觉预览技术最初只是被视为影片拍摄的一个初始参考,无需考虑摄像机的位置。但是,在这部影片中,视觉预览却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阿方索卡隆想要真正探索的是影片的维度

图3 演员如牵线木偶一样被操控,制造出零重力效果

《地心引力》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没有方向的环境之中,也就是说,其中所有的人和物可以在这个三维中任意地翻转。剧组试图通过吊钢丝、动态捕捉等方式,但都因不能很好完成表演而以失败告终。最后,韦伯还是带着他最开始的想法,开始尝试全部采用电脑动画技术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难题。也就是说,影片中除了演员的脸部是真实拍摄的,其他均由电脑制作完成。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演员几乎不用做动作,而其他的所有动作都可以借助摄像机进行补偿。于是,这样的制作方式开始逐渐改变着视觉预览的用途。原本粗糙的动画开始变得更加详细,导演卡隆也认识到视觉预览可以被看作为电影拍摄的一个模版,并发挥着推动拍摄的重要作用。阿方索·卡隆会用摄像机进行大量的虚拟拍摄,非常精心地编排摄像机的移动位置。《地心引力》中每一个单镜头就这样逐一被“视觉预览化”,仅是这一项工作就做了近10个月之久,而后期的工作只需要在此预览的基础上做得更加精细和完善即可。这种“前后颠倒”的创作顺序也是之前从未有过的,这不但要求动画师要绘制出非常精准的动画,甚至是布光也需要十分精确。另外,已经被当作电影模版的视觉预览,为了能够更好地设定各个动作之间的时间,卡隆不得不提前请来演员,为预览动画提供配音。

这样的视觉预览让整个电影变成了逆向的制作过程,其中涉及的重要因素除了阿方索·卡隆想要完成的故事,还有布光部分以及特效部分。接下来,他们要共同完成的便是如何将这个复杂的可视化预览变为现实。《地心引力》剧组借用三台机器人摄影机,此设备是旧金山BOT&DOLLY公司开发制作的,并一直是主要用于广告拍摄的机器。在电影中,一个机器人主要负责摄影机,另外两个用来移动其他灯光设备。

灵活的机器人为拍摄提供了部分的解决方法,但是,机器人设备仍无法解决在演员极速运动中的光线变化问题。卢贝兹基在一次演唱会上得到灵感,想要建造一面二极灯管墙,这便是《地心引力》剧组创造灯箱的起点。他们用巨大的电视屏做成一个箱子,这是“由196块LED显示板组成一个约6米高的屋子,每块LED板包含4096个可单独控制的发光点。拍摄的时候,剧组将事先设计好的太空外景或太空舱内景显示到LED板上,然后由演员站在该屋子中央表演”[323]。这样,剧组人员便可以将灯光移到任何想要的地方,甚至随意改变灯光的颜色、质地和方向。这个灯箱的三个要素紧密合作,通过机器人移动的摄像机、灯箱移动灯光以及上文提到的倾斜机来帮助演员运动。此设备完成了《地心引力》中多个高难度的拍摄片段,变化的灯光亦可以跟上演员复杂的动作,达到了很好的同步效果。(见图4)

结果证明,卡隆选择“逆向”制作的决定是对的。这部影片中的一切似乎都需要绝对确定下来并计划好才可以到现场拍摄,细致的视觉预览和后期的高度还原让每个人都时刻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

图4 演员在LED灯箱内进行拍摄

(三)太空中的音效

众所周知,太空中是没有任何声音的。阿方索·卡隆起初也想要将影片中的声音完全剥离。但是,《地心引力》绝大多数场景都发生在太空,根本无法做到使整个影片一直维持在声音剥离的状态之中,因为这样做也会让观众与电影之间的联系疏离。排除了完全无声的表现方式,卡隆还是选择了运用音效和音乐。于是,影片的音效师和作曲家必须要设计出一种特定的氛围,也就是创造出一种可以表达寂静的声音。

在《地心引力》中使用音效的机会是十分有限的,这也促使卡隆和音效师在选择如何使用声音的时候,变得格外谨慎。影片中音效出现的时机主要服从于人物的动作,也就是说通过角色的触觉来做音效。当赖安博士碰触到任何一个东西,这个动作也进入到观众的心里,声音也通过看到的行为传达出来。于是音效师通过这种联系来制造出响声,也算是合情合理。为了更好地表现声音存在于太空的环境之中,电影多用震动感来带出声音。所以,影片中所有创造的声音都是通过麦克风的震动来完成的。

片中出现大量舱内的机械、设备等发出的声音,则是靠音效师到一些医学研究所和汽车工厂等地取材,并用接触式麦克风和震动麦克风进行记录。同时演员身穿的宇航服,在通过各种不同的动作时也会制造出不同的声音。音效师详细地记录了宇航服内、外部的声音层次。每当演员做出动作时,观众便可以听到服装与太空环境进行某种“摩擦”而发出的声音。《地心引力》中另一个可以体现太空绝对寂静的因素就是人物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因为这是连接观众与赖安情感交流的重要因素。因此,呼吸也成为了桑德拉·布洛克在表演中需要大量做的事情。不断流动的呼吸声与她的心跳一起成为了影片的另一种节奏,观众可以从她的呼吸快慢中体会到赖安的焦虑与绝望。

由于太空环境的特殊性,卡隆要求将环绕声的所有工具混合使用,并随着流动的画面不断变化。一般来说,传统的电影配乐都是从正面而来,并没有达到那种可以使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在没有方向的浩瀚宇宙中,音乐应该从哪个方向倾泻而出并且做到四处环绕的效果,也是配乐师的一大挑战。例如,片中赖安在太空中不断旋转,有强烈的无助感。配乐人员为了能够让观众也体会到这种情绪,让音乐尽可能从不同的位置出来,使音乐跟着角色的运动而移动,成功地营造那种慌张、迷茫的感觉。而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太空爆炸的场景,也刻意抹去了爆炸的巨响,而是用配乐来给予冲击感。尽管此时观众没有听到任何的爆炸声,却可以感受到更为强烈的撞击。

《地心引力》不仅要体现太空的神秘还要尊重叙事表达赖安极度不安的情绪,为了能够更好地表现两者,影片选择了玻璃口琴、玻璃酒杯等乐器来实现这两个矛盾体。影片的音乐一直保持着低沉的基调,直到结尾部分,赖安准备好返回地球,配乐的旋律才渐渐上扬。影片终于到达高潮,赖安成功着陆,强有力的旋律与人物、观众的情绪相得益彰。音乐越发激昂起来,似乎之前有些隐忍的音符终于可以在这一刻集体爆发。就在同一时间,赖安也站了起来。

出色的音效与音乐为这部太空题材电影锦上添花,在2014年举行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地心引力》也一举拿下最佳音响效果和最佳原创配乐两项大奖。

(四)表演

简单来说,《地心引力》就是一部有关两个人的故事。乔治·克鲁尼与桑德拉·布洛克便成为了全片的关键。两人是多年的好友,合作默契十足,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尤其是布洛克,几乎凭借一人的演技撑起了整部电影的叙事。不仅如此,在拍摄之前,她脑子里已经对赖安这个角色有了一个非常鲜明的形象。无论是头发还是身体的外形,布洛克都依照脑海中的赖安进行塑形。为了能够展现出舞者般的身形和瘦长的肌肉,桑德拉·布洛克还进行了大量的形体训练。除此之外,桑德拉·布洛克面临的另一个考验就是她要独自参演这部长镜头电影。她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孤独的情绪,经常会花一整天的时间待在灯箱里面。在拍摄了几周之后,乔治·克鲁尼终于来到了片场,为电影制作现场注入了新的能量,就如同电影中的故事一样,克鲁尼再一次“拯救”了布洛克,将她从灯箱立方中拉了出来。

《地心引力》极具创新的拍摄技术和设备对于演员的表演来说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在很多情况下,拍摄的部分都是预先精心编排的,这也意味着这一切不能被改变。无论是镜头的移动轨迹还是时间上的设定,都需要做到精确无误。而演员表演的难度就在于,他们不仅要完成技术上的要求,还要让事情自然而然地发生,不留一丝刻意的痕迹。两位演员无疑都献上了自己精湛的演技,完成了阿方索·卡隆对于表演方面的一切愿景。最终,桑德拉·布洛克因其优秀的演技获得了第8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二、影片宣传与上映

《地心引力》是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影片,成为史上首部3D开幕片,这部制作精良的视效大片也成为了当日的焦点。放映之后,大多数媒体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13年10月4日,该片率先在北美地区以3D/IMAX 3D格式上映,票房一路飘红,在口碑方面亦有惊艳的表现。《地心引力》靠着过硬的质量和有效的宣传手段,使得该片在内地上映之前便获得了超高的人气。

因拍摄《泰坦尼克号》《阿凡达》而被中国观众熟知的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更称赞其为“有史以来最好的太空电影”,除此之外,他在内地上映前夕还录制了一段视频,重点推荐《地心引力》这部影片,并简单阐述了自己喜欢这部影片的原因。卡梅隆的亲自出镜无疑为《地心引力》的中国内地之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卡神”的力挺也使得内地观众更加期待这部影片。随后,《地心引力》陆续放出各式各样的宣传海报,其中有一款“全景版”横幅海报引起了中国观众的注意。这款海报是为国内上映专门定制的,也是在临近内地上映之际首度曝光(见图4)。超宽幅面的海报将浩瀚宇宙的美景尽收眼底,女主角的救命绳索断裂于半空,陷入到巨大的危机中。而她身后便是中国空间站“天宫一号”,即将成为她返回地球的重要元素。导演阿方索·卡隆虽然在采访中提到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并非刻意安排,并尽力让所有的细节真实,[324]但是,该片在中国内地宣传的过程中,还是以多种方式强调影片出现的中国元素,并被多家媒体称为“史上最牛”的中国元素,从而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切关注。除此之外,该片专门为中国观众特制了一版预告片,电影中所涉及的中国空间站和神舟飞船也首次露面。而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也拍摄了一段越洋VCR与中国观众问好,随后预告片中闪现了多个带有中国元素的镜头,也让人备感亲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好莱坞大片已经越来越重视中国内地市场,并迎合中国观众心理进行宣传。

当然,本片的导演阿方索·卡隆也不忘到内地进行宣传,并在北京双井UME影城举办了中国首映暨导演见面会。《地心引力》在内地的首周累计票房超过2亿元人民币,尽管同期有《饥饿游戏2》上映,但《地心引力》无论是关注度还是IMAX的排片量都远超其他影片,从而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地心引力》宣传、造势方面都很成功,太空题材获得了较大范围的观众群,而《饥饿游戏》系列虽是火爆的青少年文学改编作品,却一直没有在内地建立属于它自己的观众基础;其次,《地心引力》篇幅较短也是排片量较多的重要因素,该片全长只有90分钟,又是3D电影,一天最多可排出八九场,票价也高,影院自然更愿意多排《地心引力》。最终,《地心引力》以4.3亿元的票房收官。

图5 《地心引力》宣传海报

《地心引力》艺术评析

一部好的电影都要从一个好的故事开始,该片由卡隆父子联合编写,并将这个故事的情节用作画的方式一一呈现出来。当时,卡隆父子非常默契地想要共同制作一部让观众从头到尾都坐立不安的电影,并在其中设置各种影射现实人生的隐喻。于是,一个宇航员在太空中遇险的故事便诞生了。在拍摄之前,该片的剧本已经相当完善了,而剩下的工作就是如何用电影的方式实现这一切,如今我们看到的这部电影便是依据这个剧本逐句逐帧拍摄出来的。

导演卡隆认为,观众与角色之间产生的感情共鸣不应该是理性的体验,他试图在这部影片中创造出一种更加视觉的体验,甚至是更加原始的体验。只有这样,观众才会自觉地填补空白,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嵌入到影片角色当中。《地心引力》披着极简主义故事的外壳,实质上里面包含着丰富的人物情感,当观众享受着特效带来的感官刺激的同时,情感上也一直与主人公的遭遇紧密相连。可见,卡隆在制作这部电影的时候并不是一味追求技术上的成就,在开拍之前,他便建立好了观众与故事之间的桥梁,连接他们的便是这种“不用修辞的方式”达成一种视觉上的隐喻。[325]卡隆非常重视电影当中的细节,片中绳子、演员的位置,甚至是一滴眼泪都被细致地写在剧本当中。影片中的任何一个视觉画面,都在向观众讲述着这个故事,尽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太空冒险并不是属于他们的人生经验,但这种情感与视觉的完美平衡,也足以引发观众的共鸣。

一、太空隐喻诠释逆境与重生

太空这样的环境无疑给卡隆父子提供了很多隐喻的可能性,在太空中失去救命绳索的赖安不断翻转,并试图打破这种惯性,力求生存。本片的主题主要围绕逆境和重生展开,赖安博士始终无法走出失去孩子的痛苦,这个阴影就如同那些太空碎片一般,每90分钟回来一次,不断提醒着她,冲击着她。当赖安开始在太空中想尽一切办法生存的时候,逆境总是一波接着一波地袭来。她在不同地方获得片刻的安宁,紧接着更加糟糕的事情又再次袭来。人生亦是如此,就算你没有经历过太空船无法正常启动的逆境,也依然会赞成“人生充满着逆境”这句话,而如今的我们就是被这样的逆境慢慢磨砺而成的。

为了避免故事与角色的单调,影片中另一个人物马特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不仅仅是在太空中帮助赖安的生存,更是让赖安重新渴望生命的重要因素。赖安博士将自己封闭在思念与痛苦的环境之中,深陷泥淖的她寸步难行,这种悲痛似乎比身处太空更让人感到无助。而马特则是与她完全相反的人,意外发生时,他的镇定自若与赖安的慌张无力形成了鲜明对比。马特完全知道周围美好的事物,他无时无刻都在享受着一切。而这个区别,也是赖安即将要改变、要去获得的东西。最终,她获得了勇气,而勇气则是克服人生困境的重要部分。

影片的一大亮点便是真实再现了在太空中鸟瞰地球的场景,绝美的蓝色星球不仅可以帮助故事完成各种隐喻,也让观众在视觉和情感上达到前所未有的感受。当观众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富有生命力的星球时,影片也成功借由这样的大背景完成了它的另一主题——重生。影片中有一个导演精心设计的画面,也是全片的核心,那便是主人公赖安的重生场景。这是赖安在受到了一系列冲击之后,第一次获得了片刻的安宁,她非常疲惫但也有一些安心。赖安似乎在舱内得到了精神上的释放,导演卡隆便选择了这里成为主人公赖安重生的地方。这个场景发生在一个气闸舱,看上去非常像一个子宫,他们从而创造了一个胎位。此时,周围只有太空舱工作运转的声音,一切来得极其微妙。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这样的画面不言而喻,赖安的姿态像是臣服于宇宙之中,这个关键点也在提示观众,这是赖安重生的起点,她即将返回地球。

然而,此次的重生并没有立刻带给赖安光明,故事的发展开始将主人公逼到绝境。于是,安因冈这个有趣的角色诞生了。赖安与地球上的安因冈通过无线电取得联系的场景颇为动人。尽管地球那边的声音模糊不清,但是强大的生命存在感却具有一种让人心颤的力量。赖安祈求安因冈让他的狗叫几声,她也跟着嚎叫,而且声音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尽兴,好似陷入到一种疯狂的喜悦之中,宣泄着自己的绝望。赖安感受着来自地球的声音,突然一阵婴儿的哭声传来,将赖安拉到无尽痛苦的深渊,因为这是她情感与精神世界中都无法承受的。终于,她不能再继续前行了。这是赖安求生之旅中另一个重要的拐点,她终于接触到了自己能承受的最低点,她开始关掉灯光并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时,代表赖安性格对立面的马特又以梦境的方式再一次登场,成为了赖安再次振作的驱动器。赖安猛然惊醒,获得了新的能量,又再次开启了新的旅程。

卡隆父子将赖安最后返回地球的地点选在了水里,这无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赖安必须要从水中出来才符合整个故事的主题。在此时,这个湖又变成了一种隐喻,像是胚胎液一样环绕着赖安,她在水中挣扎,与周遭的环境看起来那么格格不入,甚至一只青蛙都比她游得自如。最终,赖安冒出水面,仿佛一个新生儿一样有了她的第一次呼吸。她爬到岸边,感受到了重力,试图用自己的四肢支撑起身体,然后慢慢地用两条腿站起来,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进化。赖安作为获得新生的角色,这并不是她最后的解决,还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她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落在了更为坚实并具有地心引力的地面上。

《地心引力》带有的深层涵义,没有让这部电影变成简单的太空冒险片。人生遭遇逆境的时候,是应该屈服于死亡还是掌控自己的命运?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又是什么支撑着我们活下去的信念?相信各位观众在观看完毕之后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二、极简太空故事引发人类现实思考

严格来说,《地心引力》并不能被称为科幻电影。片中涉及的技术基本属于现代世界的水平之中,情节上更没有展现对于未来科技的大胆构思。所以,我们大可将此片定义为一部发生在太空背景下的灾难片,而这部电影的情节设置也是非常符合灾难片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动机的。简化后的故事可以概括为:一位女宇航员在太空遭遇危险后,如何在太空绝境中逃生。

几十年来,有关宇宙幻想的电影不断出现,尤其是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叙事已经逐渐形成固定的套路。因为相似的故事背景和广泛的关注度,经常有人将库布里克的经典电影《2001太空漫游》和《地心引力》进行比拟,虽然后者无法在哲思与艺术表达方面达到《2001太空漫游》的高度。但是《地心引力》这个看似简单却不空洞的故事,足以使影片区别于其他烂俗的好莱坞叙事。[326]卡隆父子成功地将惊世骇俗的电影技术融合在简单的叙事之中,《地心引力》不像是科幻奇观,更像是发生在太空轨道中的杰克·伦敦式的故事。常见的类型套路被丢弃,这里没有掠夺成性的外星人,没有浮华的寓言式飞行,也没有铺陈的伪史诗姿态,只有一个迅捷轻快的故事,讲述在迅速变化的可怕环境中如何为求生而斗争。我们的星球在宇宙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这样的宏大宇宙问题与其说被避免了,倒不如说是从属于更迫切的实际问题。[327]在3D技术的帮助下,观众们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活,这种感觉也可能是之前所有科幻电影或太空题材电影中所没有的。在面对叙事主题与视听技术之间是否存在冲突的问题上,卡隆选择简化了故事,并坚持认为电影纯粹的美应处于叙事之上。充分利用技术表达电影的“纯度”,以简单的人物和情节包含浓厚的情感,而这也正是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辽阔无边的太空让观众体会到了它的静谧并产生敬畏之心,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赖安的一切情感,包括她的恐惧、悲伤和绝望都得到了无限的扩大。这种力量是巨大的,足以将观看此片的观众湮没,并真实地感触到人类在宇宙面前是多么渺小。《地心引力》在技术和艺术之间做到了很好的平衡,由此看来,极简主义的叙事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则会将这种效果大打折扣。

同时,影片中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是指向《地心引力》一切故事发生的起点——太空残骸。自从1957年前苏联制造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起,接下来的50多年里,已经有超过4500种航空器械被发射到太空中,并且留下了大量的残骸。就在我们越来越依靠太空科技的时候,也有着越来越多的人造残骸在包围着我们的地球,并威胁着未来的太空探索和全球通信等方方面面。这一潜在的危险事实,便是卡隆创作故事的一个灵感,也是他想要人们去关注的东西。我们在不断改造这个宇宙的同时,似乎已经偏离了人类开发宇宙的初衷。如果人类还不采取行动的话,太空里的自然资源将会变得无比危险而无法使用,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看待当代的太空探索就是《地心引力》要留给观众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地心引力》发行的蓝光碟中,制作方还专门放置了一段讲解有关太空垃圾与清洁的视频。其中特别采访了第一个提出太空残骸威胁的美国宇航局退休员工凯斯勒,向观众讲述了相关的信息,并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直到现在人类也没有找到任何合适的方法去清除这些残骸带来的潜在危险。

《好莱坞报道者》是这样评价这部影片的:“《地心引力》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科幻片,它充满着张力和令人惊喜的桥段。阿方索·卡隆打造了一部最具现实感和美丽的太空电影。没有外星人、星际空间的大战,也没有反乌托邦情节的设置,只有一个男人和女人在最不利的环境下,应对所面临的问题,但这却构成了十分紧凑的90分钟。”[328]阿方索·卡隆的呕心力作《地心引力》以独一无二的视听感受和极简的故事情节获得了观众们的喜爱,虽然现在说它是太空题材的经典电影还为时尚早,但是卡隆创作团队勇于创新的态度绝对可以被看作是电影业内的标杆。尤其是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产影片也开始尝试打造视效大片,但是成果并不显著,往往会出现剧情过于表面化,逻辑混乱等问题,技术也无法很好地融合在剧情之中,最后落得个费力不讨好的结局。《地心引力》作为成功的范例,他们精心的创作过程也可为国内的电影人指点迷津,同时他们不拘泥于传统,遇到困难时总是能另辟蹊径的精神也正是我国电影人所欠缺的。

撰稿:郭璐 2013级硕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张燕 教授

附录

详细获奖及提名目录

续表

主要国家/地区上映日期

中国大陆:2013年11月19日

中国台湾:2013年10月4日

中国香港:2013年10月3日

美国:2013年10月4日

德国:2013年10月3日

意大利:2013年8月28日

加拿大:2013年9月8日

西班牙:2013年9月23日

巴西:2013年9月26日

瑞士:2013年9月27日

英国:2013年11月7日

日本:2013年12月13日

[1] 孙琳、杨玉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西游·降魔篇〉后期制作全揭秘》,《影视制作》,2013年第5期。

[2] 《周星驰,我是电影制作人》,《三联生活周刊》,http://www.lifeweek.com.cn/2013/0220/39916_3.shtml

[3] 孙琳、杨玉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西游·降魔篇〉后期制作全揭秘》。

[4] 《周星驰,我是电影制作人》,《三联生活周刊》,http://www.lifeweek.com.cn/2013/0220/39916_3.shtml

[5] http://www.imdb.com/title/tt2017561/technical?ref_=tt_dt_spec

[6] 《西游·降魔篇》协议公告全文:http://www.chinanews.com/yl/2013/02-26/4598262.shtml

[7] 《〈西游·降魔篇〉即将上映 周星驰马云巅峰对话》,http://et.21cn.com/movie/xinwen/huayu/2013/01/05/14265927.shtml

[8] 周星,李增泉等:《国产高票房电影背后的传播渠道分析——基于数据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和〈西游·降魔篇〉探究》,《当代电影》,2013年第11期。

[9] 同上。

[10] 同上。

[11] 《〈西游·降魔篇〉北美遇冷 笑料难共鸣发行是硬伤》,http://www.m1905.com/news/20140311/739411.shtml

[12] 曲春景,张卫军:《从颠覆到重建——〈西游·降魔篇〉对〈大话西游〉的反转见证对核心价值的诉求》,《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9月。

[13] 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1页。

[14] 节选自安晓芬的个人百度百科网页新闻: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HzXecbh3g-ebFjZ7O6J1nvlGVw-P1JTl55SWttjWofb5W2AMp8vOE-sVVIhxPcYHJfEdY3ilhhxG26UABqVQX-K#6_2

[15] 《乐视融资〈小时代〉开启电影互联网时代》,http://ent.sina.com.cn/m/c/2013-08-10/13253984690.shtml

[16] 封闭模式是指《小时代》项目贷款发放后,有专门的监管账户,每笔资金是否用于购买版权和推广都能够锁定;资金收回的时候,也设了一个回款账户,根据票房的回款情况,来决定还款方式、金额和期限。

[17] 《〈小时代〉:用粉丝发动一场营销攻势》,http://www.cb.com.cn/person/2013_0629/1002270_2.html

[18] 《这是个精打、细算的小时代》,http://epaper.xxcb.cn/XXCBC/html/2013-07/05/content_2719589.htm

[19] 徐巍:《〈小时代〉:一个无关乎艺术的商业文化现象》,《电影新作》,2013年第9期,第30页。

[20] 小妞电影这一概念诞生于美国。它没有统一的严格定义,如果一部电影旨在塑造女性角色、将女性作为最重要的受众目标时,它就可以被称作是小妞电影。

[21] “China's 'Sex and the City' Film Is a Great Leap Backward for Women”,http://www.theatlantic.com/china/archive/2013/07/chinas-sex-and-the-city-film-is-a-great-leap-backward-for-women/277841/

[22] 肖熹、李洋:《〈小时代〉:倒错性幼稚病与奶嘴电影》,《电影艺术》,2013年第9期,第8页。

[23] 徐巍:《〈小时代〉:一个无关乎艺术的商业文化现象》,《电影新作》,2013年第9期。

[24] 肖熹、李洋:《〈小时代〉:倒错性幼稚病与奶嘴电影》,《电影艺术》,2013年第9期。

[25] 《〈致青春〉成功之道:苦练内功,别管非议》,http://ent.qq.com/a/20130502/000108.htm

[26] 《〈致青春〉赵薇刷光人情卡 关锦鹏:我给她精神力量》,http://ent.ifeng.com/movie/news/mainland/detail_2013_04/27/24740621_1.shtml

[27] 《赵薇:如果全说好我反而会害怕》,《新京报》,2013年05月13日。

[28] 《赵薇:如果全说好我反而会害怕》。

[29] 《赵薇谈致青春成功:不是抓住热点就卖座》,http://ent.sina.com.cn/m/c/2013-05 -06/18303914156.shtml

[30] 《幕后花絮》,http://www.sfs-cn.com/node3/ypjs/node28086/node28091/userobject1ai1505927.html

[31] 《幕后花絮》。

[32] 《赵薇谈致青春成功:不是抓住热点就卖座》。

[33] 《〈致青春〉场景复古小清新 导演赵薇片场变超人》,http://ent.163.com/12/1206/08/8I1ENCG4000300B1.html

[34]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技术参数》,http://www.imdb.com/title/tt2765340/technical?ref_=tt_dt_spec

[35] 《关锦鹏:〈致青春〉成本6000万》,http://v.qq.com/page/f/7/b/f0012x8gz7b.html

[36] 《赵薇献身南医大引围观》,《金陵晚报》,2012年03月04日。

[37] 《杀青 赵薇感恩贵人相助》,http://ent.sina.com.cn/m/c/2012-06-30/20173672536.shtml

[38]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技术参数》。

[39] 《赵薇〈致青春〉致青春成最具吸金指数毕业作 被指7处植入广告》,http://gb.cri.cn/27564/2012/05/24/108s3696990.htm

[40] 《〈致青春〉线上宣传节点导图》,http://weibo.com/1290004044/zwwZkadVa

[41] 陈旭光:《中国电影,新现象,新启示与新思路——2013年暑期档观察》,《当代电影》,2013年第10期,第10-13页。

[42] 《网票网统计票房数据2013-05 -01》,http://tbzs.sinaapp.com/wp.php?selectDay=2013-05 -01

[43] 《〈致青春〉引爆社交网络的路径分析》,http://www.tmtpost.com/35775.html

[44] 《微投票:谁是你心目中的林静》,http://vote.weibo.com/vid=1506996&source=feed_info

[45] 《〈致青春〉微博招募神秘群演》,http://weibo.com/1642591402/ynzdoyWp8

[46] 《微活动:赵薇执导处女作〈致青春〉微博招募神秘群演》,http://event.weibo.com/489337

[47] 《光线传媒:〈致青春〉网络发行引爆5亿票房》,http://it.people.com.cn/n/2013/0510/c1009-21432429.html

[48] 《〈致青春〉的幕后推手:王长田解读光线传媒发行网》,http://www.21cbh.com/HTML/2013-5 -6/1MNDIwXzY3NzA1Mw.html

[49] 《网票网统计票房数据2013-04-26》,http://tbzs.sinaapp.com/wp.php?selectDay=2013-04-26

[50] 《艺恩网数据:影片历史排行》,http://data.entgroup.cn/boxoffice/cn

[51] 陈旭光:《中国电影:新现象,新启文与新思路——2013年暑期标观察》。

[52] 丁亚平:《电影新势力与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当代电影》,2013年第8期,第4-9页。

[53] 黄国玲:《网络小说到热门电影的嬗变——〈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二次创作》,《东南传播》,2013年第8期,第111 -113页。

[54] 李道新:《〈致青春〉与赵薇的“我们”》,《电影艺术》,2013年第4期,第17-19页。

[55] 《幕后花絮》。

[56] 范文静:《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被女性主义反噬的悲剧》,《电影文学》,2013年第23期,第79-80页。

[57] 陆小宁《中国式青春——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电影艺术》,2013年4期,第20-22页。

[58] 《〈中国合伙人〉技术参数》,http://www.imdb.com/title/tt2278392/technical?ref_=tt_dt_spec

[59] 《中国合伙人投资人:成本仅四千万》,《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2013年06月18日。

[60] 《田朴珺〈中国合伙人〉任制片人 王石有投资》,《深圳晚报》,2013年05月10日。

[61] 《〈中国合伙人〉投4000万 票房三天揽1.08亿》,《财新网》,2013年05月20日。

[62] 《〈中国合伙人〉:陈可辛的新梦想》,《新闻直播间》,2013年06年03日。

[63] 《〈中国合伙人〉对号入座 俞敏洪徐小平很不爽》,《投资界》,2013年05月20日。

[64] 引用自俞敏洪2013年2月 16日发表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p/1035051649005320/weibo?profile_ftype =1&key_word =%E9%99%88%E5%8F%AF%E8%BE%9B&is_search=1#_0

[65] 《〈中国合伙人〉将亮相博鳌论坛内部试映》,新浪娱乐,2013年04月06日。

[66] 《王石绯闻女友任陈可辛新片制片 导演:他有投资》,《深圳晚报》,2013年05月12日。

[67] 《俞敏洪:〈中国合伙人〉情节和新东方差了十万八千里》,《凤凰财经》,2013年05月20日。

[68] 《王石谈〈中国合伙人〉:中国版的〈阿甘正传〉》,《凤凰财经》,2013年05月25日。

[69] 《陈可辛〈中国合伙人〉小成本拍出大时代》,《经济通》,2013年06月04日。

[70] 《〈中国合伙人〉投4000万 票房三天揽1.08亿》,财新网,2013年05月20日。

[71] 《“合伙人”开片破纪录 黄晓明邓超佟大为欲唱满32场》,《新华娱乐》,2013年05月17日。

[72] 《〈中国合伙人〉首日排片破纪录 三主演MV曝光》,Mtime时光网,2013年05月17日。

[73] 《陈可辛: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把观众都请回电影院》,中国新闻网,2014年01月07日。

[74] 张燕:《映画:香港制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4页。

[75] 《〈中国合伙人〉:陈可辛的新梦想》,《新闻直播间》,2013年06月03日。

[76] 《陈可辛:我眼里的中国合伙人》,《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05月17日。

[77] 《〈中国合伙人〉:陈可辛的新梦想》,《新闻直播间》,2013年06月03日。

[78] 奇爱《〈中国合伙人〉:以电影呈现“中国梦”》,新浪娱乐,2013年05月27日。

[79] 田卉群:《〈中国合伙人〉:传统/现代?东方/西方?》,《当代电影》,2013年第7期,第42页。

[80] 王一川:《时代精神的抽离与变形——从〈中国合伙人〉看改革时代的文化价值建构》,《当代电影》,2013年第7期,第39页。

[81] 《陈可辛解读〈中国合伙人〉关键词》,新华网,2013年04月01日。

[82] (美)Iain Stasukevich著、林诗钊译:《美国电影摄影师》,2013年第1期,第2-3页,转载自影视工业网。

[83] 同上。

[84] 《想拍摄好〈被解救的姜戈〉,幕后就要做好哪些摄影准备?》,爱微电影网,2013年8月27日。http://www.197c.com/dianying -278219-1 -1.html

[85] Iain Stasukevich(美)著、林诗钊译:《美国电影摄影师》,2013年第1期,第2-3页,转载自影视工业网。

[86] Iain Stasukevich(美)著、林诗钊译:《美国电影摄影师》,2013年第1期,第2-3页,转载自影视工业网。

[87] 同上。

[88] 火车怪客ESKARE:《二道贩子的“西部”往事——评〈被解救的姜戈〉音乐》,时光网,2013年5月7日,http://group.mtime.com/filmsound/discussion/2523393/

[89] 《〈被解救的姜戈〉黑人音乐画龙点睛》,影票网,2013年5月22日,http://www.inpiao.cn/article/id:1304

[90] 《〈姜戈〉遭停映引议 业内质疑技术原因》,《长江日报》,2013年4月12日。

[91] 万旭明:《“史上尺度最大引进片”叫停“姜戈”无法“被解救”?》,《长江日报》,2013年4月12日。

[92] 《〈姜戈〉中国遭遇紧急停映多家外媒密切关注》,凤凰网娱乐,2013年4月12日,http://ent.ifeng.com/movie/news/occident/detail_2013_04/12/24143240_0.shtml

[93] 《瘦身〈姜戈〉首日380万 喷血露点咬狗都没了》,《南方都市报》,2013年5月15日。

[94] 《〈姜戈〉重映票房惨淡 中国票房只占全球0.6%》,网易娱乐,2013年6月8日,http://ent.163.com/13/0608/08/90R6SEFO000300B1.html

[95] 吕莉红:《昆汀作品〈被解救的姜戈〉今日公映血腥画面微调暴力美学依旧》,《京华时报》,2013年4月11日。

[96] 《〈被解救的姜戈〉幕后有高手 服装设计师善复古》,《新华娱乐》,2013年3月29日。

[97] 摘自《被解救的姜戈》NR百科。

[98] 《“政治正确”的邪典暴力》,《南都周刊》,2013年第6期。

[99] 梦见乌鸦:《自由的弗里曼·姜戈》,《方圆》,2013年12期。

[100] 尼克·平克顿著、臭蛋编译:《〈姜戈〉影评》,《视与听》,2013年4月28日。

[101] 神已落:《被束缚的姜戈与被绑架的暴力美学》,豆瓣电影,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867246/

[102] ARRI中国:《专访〈私人订制〉摄影指导赵晓时》,http://filmaker.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2127

[103] 白郁虹:《栾树——马和音乐,都需要供奉》,《精品购物指南》,2013年12月26日。

[104] 同上。

[105] 白郁虹:《栾树——马和音乐,都需要供奉》,《精品购物指南》,2013年12月26日。

[106] 何勇海:《〈私人订制〉咋成了广告订制》,《河北日报》,2014年1月3日。

[107] 喻德术:《〈私人订制〉上映前华谊股票跌 在下一盘大棋?》,http://ent.qq.com/a/20131219/001185.htm(www.xing528.com)

[108] 卢扬:《〈私人订制〉能为华谊的明天订制什么?》,《北京商报》,2013年12月20日。

[109] 同上。

[110] 吴晓东:《冯小刚:让观众高兴点儿比什么都强》,《中国青年报》,2013年12月22日。

[111] 马戎戎:《冯小刚:有观众给我撑腰就够了》,《三联生活周刊》,2008年第47期,第23页。

[112] 陈洁:《冯小刚:我和观众没有距离 说谁是大师那是骂人》,《东方早报》,2010年6月17日。

[113] magasa:《〈私人订制〉:冯小刚的政治正确与时代错误》,http://cinephilia.net/archives/23214

[114] 梅雪风:《〈私人订制〉:从善良到假装善良》,http://cinephilia.net/archives/23068

[115] 吴晓东:《冯小刚:让观众高兴点儿比什么都强》,《中国青年报》,2013年12月22日。

[116] 赛人:《〈私人订制〉:商业电影作者化的“无主题”变奏》,《电影批评》,2014年第1期,第52页。

[117] 同上,第53页。

[118] 贾磊磊:《功夫的史诗 武林的挽歌——《一代宗师》的复调叙述》,《当代电影》,2013年第3期,第56页。

[119] 陈刚:《影像的极致——与宋晓飞谈〈一代宗师〉的摄影创作》,《电影艺术》,2013年第3期,第145页。

[120] 伦勃朗式用光是一种专门用于拍摄人像的特殊用光技术。拍摄时,被摄者脸部阴影一侧对着相机,灯光照亮脸部的四分之三。以这种用光方法拍摄的人像酷似伦勃朗的人物肖像绘画,因而得名。

[121] 宫二先生,原名宫若梅,剧中由章子怡饰演。因是宫家二小姐,被江湖人尊称为宫二先生。

[122] 贾磊磊:《功夫的史诗 武林的挽歌——《一代宗师》的复调叙述》,《当代电影》,2013年第3期,第57页。

[123] 陈刚:《影像的极致——与宋晓飞谈〈一代宗师〉的摄影创作》,《电影艺术》,2013年第3期,第148页。

[124] 《〈一代宗师〉技术参数》,http://www.imdb.com/title/tt1462900/technical?ref_=tt_dt_spec

[125] 陈刚:《影像的极致——与宋晓飞谈〈一代宗师〉的摄影创作》,《电影艺术》,2013年第3期,第149页。

[126] 《一代宗师》的制作特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AwMTA4NTAw.html

[127] Weihao:《好品位征服奥斯卡 五大服装竞赛片都祭出了什么招》,时光网,2014年2月24日,http://news.mtime.com/2014/02/24/1524443-6.html

[128] 参看《一代宗师》纪录片《宗师之路》。

[129] 《赵本山不再投拍电影》,《华商报》,2011年4月7日。

[130] 《中国日报》,2013年8月13日。

[131] 《〈全民目击〉凭借口碑逆袭 排片回升票房破亿》,http://ent.qq.com/a/20130922/008851.htm

[132] 《〈全民目击〉撞人镜头解析》,http://tv.cntv.cn/video/C14323/17ac0383cedf42ea913c60323827cc1d

[133] 《电影报道:〈全民目击〉撞车镜头现场解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55d260102enzq.html

[134] 权亚楠、邓琦:《多视角下的父爱与救赎:浅评〈全民目击〉》,《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第20期。

[135] 杨天东、许志晖:《肖凯:让〈全民目击〉接点地气》,《电影》,2013年第10期。

[136] 端木晨阳:《语音、语气、语速、语义、语境、语感——〈全民目击〉经典台词艺术赏析》,《中国电影报》,2012年10月10日。

[137] 同上。

[138] 闻捷:《倪虹洁——那时特瞧不上演戏》,《科学新生活》,2013年第36期。

[139] 端木晨阳:《语音、语气、语速、语义、语境、语感——〈全民目击〉经典台词艺术赏析》,《中国电影报》,2012年10月10日。

[140] 杨天东,许志晖:《肖凯:让〈全民目击〉接点地气》,《电影》,2013年10期。

[141] 端木晨阳:《语音、语气、语速、语义、语境、语感——〈全民目击〉经典台词艺术赏析》,《中国电影报》,2012年10月10日。

[142] 语音、语气、语速、语义、语境、语感——《全民目击》经典台词艺术赏析。

[143] 王陈:《余男:平淡生活冲动入戏》,《大众电影》,2012年第18期。

[144] 语音、语气、语速、语义、语境、语感——《全民目击》经典台词艺术赏析。

[145] 王陈:《余男:平淡生活冲动入戏》,《大众电影》,2012年第18期。

[146] 同上。

[147] 同上。

[148] 闻捷:《倪虹洁——那时特瞧不上演戏》,《科学新生活》,2013年第36期。

[149] 《〈全民目击〉实际投资成本》,http://istock.jrj.com.cn/article.000917.6300039.html

[150] 杨天东、许志晖:《肖凯:让〈全民目击〉接点地气》,《电影》,2013年第10期。

[151] 李霆钧:《从“辅助手段”到“票房利器”》,《中国电影报》,2014年1月15日。

[152] 杨天东,许志晖:《肖凯:让〈全民目击〉接点地气》,《电影》,2013年10期。

[153] 周再宇:《肖平凯:冷门题材的热营销》,《新营销》,2014年第1期。

[154] 许嘉,高桥:《国内》,《大众电影》,2012年第15期。

[155] 周再宇:《肖平凯:冷门题材的热营销》,《新营销》,2014年第1期。

[156] 《〈全民目击〉映射社会现实 导演称:李某某给了我灵感》,http://www.hunantv.com/c/20130904/1121539582.html

[157] 《全民目击 尖锐题材映射热点事件?》,http://epaper.ynet.com/html/2013-09/12/content_10016.htm?div=-1

[158] 周再宇:《肖平凯:冷门题材的热营销》,《新营销》,2014年第1期。

[159] 《银润传媒 牵手独立制片》,《电影》,2013年第12期。

[160] 《〈全民目击〉凭借口碑逆袭 排片回升票房破亿》,http://ent.qq.com/a/20130922/008851.htm

[161] 《〈全民目击〉票房逆袭 国产电影“龙吸水”》,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3-09/22/c_125423905.htm

[162] 《〈全民目击〉票房逆袭 国产电影“龙吸水”》,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3-09/22/c_125423905.htm

[163] 《〈全民目击〉凭借口碑逆袭 排片回升票房破亿》,http://ent.china.com.cn/live/2013-09/22/content_22488788.htm

[164] 范丽珍:《年票房超两百亿元 国产片占六成——2013年电影市场回眸(上)》,《中国电影市场》,2014年第2期。

[165] 图宾根木匠:《〈全民目击〉:法庭上的中国戏》,《现代青年(细节版)》,2013年第10期。

[166] 赵卫防:《〈全民目击〉:精致叙事传达思想能量》,《当代电影》,2013年第11期。

[167] 《全民目击》,《电影画刊》(上半月刊),2013年第9期。

[168] 《〈全民目击〉重新定义“泪型片”引发全民热议》,http://ent.163.com/13/0917/08/98V8ARCI000300B1.html

[169] 王一川:《公众复杂心态的影像缠绕——影片〈全民目击〉中的三重意义》,《当代电影》,2013年第11期。

[170] 侯凯:《与蔡崇辉谈〈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摄影创作》,《视与听》,总第353期,第156页。

[171] 侯凯:《与蔡崇辉谈〈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摄影创作》,《视与听》,总第353期,第155页。

[172] 李治允:《游走在视效的巅峰——从〈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再看徐克的奇幻世界——特效篇》。

[173] 侯凯:《与蔡崇辉谈〈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摄影创作》,《视与听》,总第353期,第154页。

[174]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全国首映 洛阳“全球营销”,http://Taleban.Bairiki.com/p/2619574123

[175] 林檎:《〈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徐老怪的奇幻武侠梦》,《文化漫谈》,2013年第11期,第91页。

[176] 同上。

[177] 杨康:《深度剖析电影电视化传播以〈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为例》,《广告人》。

[178] 同上。

[179] 狄仁杰,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B%84%E4%BB%81%E5%82%91

[180] 刘佳:《〈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徐克的武侠新印记》,《文艺报》,2013年10月,第004版。

[181] 刘藩:《〈无人区〉:类型杂糅的寓言故事》,《文艺报》,2013年12月9日。

[182] 杜杰、照烁:《摄影师杜杰:珍惜每一次机会》,《大众电影》,2010年第24期,第28页。

[183] 《〈无人区〉里参透人生》,http://www.daynews.com.cn/sxwb/aban/10/823545.html

[184] 《影像就是故事本身,〈无人区〉摄影指导杜杰访谈》,http://107cine.com/stream/26901/

[185] 同上。

[186] 《专访〈无人区〉美术指导郝艺,如何营造一个残酷而真实的世界?》,http://107cine.com/stream/26981/

[187] 同上。

[188] 《专访〈无人区〉美术指导郝艺,如何营造一个残酷而真实的世界?》,http://107cine.com/stream.com/stream/26981/

[189] 《荒漠平,声音不平:〈无人区〉声音设计 王钢独家专访》,http://107cine.com/stream/27084/

[190] 《〈无人区〉电影音乐“暴力”催生 作曲姜勇军谈创作》,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3-12/13/c 125852323.htm

[191] 《喜剧好损友徐峥VS黄渤》,http://news.mtime.com/2013/11/13/1520514-2.html

[192] 《〈无人区〉曝光余男花絮 艳舞活埋生死两重天》,http://gb.cri.cn/27564/2013/11/29/4945s43395901.htm

[193] 同上。

[194] 《〈无人区〉票房夺周冠 投资方橙天嘉禾暴涨16%》,http://miit.ccidnet.com/art/32559/20131211/52830131.html

[195] 《国立常升投资电影〈无人区〉占比两成》,http://stock.caijing.com.cn/2013-12-04/113645084.html

[196] 《宁浩〈无人区〉解冻:从零下20度到接近沸点》,http://www.hunantv.com/c/20131121/1044535432.html

[197] 赵晓兰:《宁浩改变了,〈无人区〉复活了》,《环球人物》,第237期,第86页。

[198] 《〈无人区〉四年改六次 去暴力加旁白补拍结尾》,http://ent.qq.com/a/20131202/017475.htm

[199] 具体进程请见附录中的“《无人区》大事记”。

[200] 罗薇薇:《一捂4年,〈无人区〉“钱景”大好》,《南京日报》,2013年12月6日。

[201] 同上。

[202] 刘阳:《今年贺岁档,冷清还是冷静》,《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6日。

[203] 张书旗:《“现实主义者”宁浩: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命》,《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12月20日。

[204] 宁浩:《对话宁浩:〈无人区〉还是好看的电影》,《青年时报》,2009年6月18日。

[205] 钱力:《“人老了嘛,喜欢开始思考”——导演宁浩谈电影〈无人区〉》,《中国文化报》,2013年12月12日。

[206] 胡克、张卫、郝建、李迅、叶子:《无人区》,《当代电影》,2014年第1期,第39页。

[207] 整理自《传宁浩《无人区》12月3日将映 4年遭遇6次撤档》,http://www.m1905.com/news/20131014/696524.shtml

[208] 许嘉:《杜琪峰、韦家辉访谈:〈毒战〉就是要挑战人的底线》,《大众电影》,2013年第8期,第17-19页。

[209] 同上。

[210] 蒋潇洋:《试谈杜琪峰黑帮片的影像风格》,《视听》,2013年第12期,第40-42页。

[211] 同上。

[212] 劳业辛:《冷峻的光影时空——论杜琪峰黑帮电影的影像造型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68-73页。

[213] 劳业辛:《冷峻的光影时空——论杜琪峰黑帮电影的影像造型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68-73页。

[214] 王嘉然:《作为影片动力的视觉形式——从〈复仇〉看杜琪峰电影的视听创作风格》,《电影评介》,2010年第5期,第5 -6页。

[215] 阎菲:《杜琪峰电影对白的美学分析》,《艺术教育》,2013年第12期,第112页。

[216] 维基百科“Xavier Jamaux”词条,http://en.wikipedia.org/wiki/Xavier Jamaux

[217] IMDB “Xavier Jamaux”词条,http://www.imdb.com/name/nm0416203/?ref =fn al nm 1

[218] 泽维尔·杰马克斯作品年表,http://people.mtime.com/1310597/filmographies/

[219] 许嘉:《〈毒战〉:一战到底!》,《大众电影》,2013年第8期,第14-16页

[220] 腾讯娱乐:《海润总裁刘燕铭:〈毒战〉让杜琪峰不怵内地》,腾讯娱乐,2013年10月16日,http://ent.qq.com/a/20131016/001311.htm

[221] 许嘉:《〈毒战〉:一战到底!》,《大众电影》,2013年第8期,第14-16页。

[222] 同上。

[223] 张敏:《杜琪峰揭〈毒战〉内幕》,《电影》,2013年第12期,第32-33页。

[224] 腾讯娱乐:《海润总裁刘燕铭:〈毒战〉让杜琪峰不怵内地》,腾讯娱乐,2013年10月16日,http://ent.qq.com/a/20131016/001311.htm

[225] 张敏:《杜琪峰揭〈毒战〉内幕》,《电影》,2013年第12期,第32-33页。

[226] 许嘉:《〈毒战〉:一战到底!》,《大众电影》,2013年第8期,第14-16页。

[227] 张燕:《杜琪峰:类型片的“杰出作者”》,《电影评介》,2000年第9期,第38-39页。

[228] 《毒战》的新浪微博@毒战,http://weibo.com/drugwar

[229] 信息参考《毒战》的新浪微博@毒战,http://weibo.com/p/1006062488187387/weibo?is search=0&visible=0&is video=1&is tag=0&profile ftype=1&page=2#feedtop

[230] 港台预告片见YouTube上“娱乐华映”的主页,https://www.youtube.com/user/sk2011yM/videos?sort=dd&shelf_id=1&view=0

[231] 中国日报网:《〈毒战〉提档4月2日杜琪峰开创“警匪”新格局》,《中国日报网》,2013年3月13日,http://www.chinadaily.com.cn/hqzx/2013-03/13/content 16306191.htm

[232] 东方网:《华夏推优秀国产片占主流市场为26部影片造势》,扬子晚报,2012年8月12日,http://www.yangtse.com/system/2012/08/12/014119777.shtml

[233] 凤凰网娱乐:《〈毒战〉获缉毒警认可 女警观影现场落泪》,凤凰网,2013年4月4日,http://ent.ifeng.com/movie/special/duzhan/content-3/detail201304/04/238766890.shtml

[234] 张书玮(回答):《杜琪峰的电影营销有哪些特点》,知乎,2013年9月5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597448#answer-2650128

[235] 匡靖(回答):《杜琪峰的电影营销有哪些特点》,知乎,2013年9月5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597448#answer-2650128

[236] 张靖(广告门):《杜琪峰式社会化营销:〈毒战〉〈盲探〉全景解析》,DoMaketing,2013年8月16日,http://www.domarketing.org/html/2013/interact 0816/10085.html

[237] 张靖(广告门):《杜琪峰式社会化营销:〈毒战〉〈盲探〉全景解析》,DoMaketing,2013年8月16日,http://www.domarketing.org/html/2013/interact 0816/10085.html

[238] 张靖(广告门):《杜琪峰式社会化营销:〈毒战〉〈盲探〉全景解析》,DoMaketing,2013年8月16日,http://www.domarketing.org/html/2013/interact 0816/10085.html。事例可见于http://weibo.com/p/1006062488187387/weibo?profile ftype=1&is video=1&key word=%E7%B3%AF%E5%BA%B7&is search=1#0

[239] 张靖(广告门):《杜琪峰式社会化营销:〈毒战〉〈盲探〉全景解析》,DoMaketing,2013年8月16日,http://www.domarketing.org/html/2013/interact 0816/10085.html

[240] 同上。

[241] 中国软件资讯网:《网秦安全“毒战版”官网独家上线》,新华网,2013年4月8日,http://www.bj.xinhuanet.com/hbpd/hbrj/ywq/2013-04/08/c 115307495.htm

[242] 《毒战专题》(网秦官方页面),http://www.netqin.com/market/duzhan/

[243] IT专家网:《网秦〈毒战〉关机:林宇化身钢盔哥与众明星合影》,光明网,2012年4月28日,http://tech.gmw.cn/2012-04/28/content_4059988.htm

[244] 参见《毒战》的Mtime时光网主页,http://movie.mtime.com/157240/

[245] 参见《毒战》的豆瓣主页,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0344754/

[246] 李洋:《〈毒战〉:导火索电影与第三结局》,《电影艺术》,2013年第4期,第13-16页。

[247] 同上。

[248] 许嘉:《杜琪峰、韦家辉访谈:〈毒战〉就是要挑战人的底线》,《大众电影》,2013年第8期,第17-19页。

[249] 刘辉:《〈毒战〉的隐喻世界》,《电影艺术》,2013年第3期,第23-25页。

[250] 林格:《〈毒战〉:杜琪峰的妥协与坚持》,《中国信用卡》,2013年第5期,第82-85页。

[251] 裘臻:《香港警匪片,在合拍中重塑》,《中国艺术报》,2014年2月14日第6版,第 1页。

[252] 窦超:《缉毒之战——港片〈毒战〉探析》,《轻兵器》,2013年第20期,第48-52页。

[253] 窦超:《缉毒之战——港片〈毒战〉探析》,《轻兵器》,2013年第20期,第48-52页。

[254] 田小穹(特约撰稿,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刑事侦查学教授):《〈毒战〉难掩法律硬伤》,《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4月15日第C03版,第1页。

[255] 《毒战》在Mtime时光网的详细信息,http://movie.mtime.com/157240/details.html

[256] 《皮克斯帝国七周年:你不可不知的〈怪兽大学〉20件小事》,http://pixarempire.com/archives/5524

[257] 同上。

[258] 中国电影科研所高新技术部:《皮克斯动画片〈怪兽大学〉首用全局照明技术》,《现代电影技术》,2013年第6期。

[259] 《怪兽大学CG渲染解析》,创动力,2013年09月22日,http://www.cgangs.com/article/452?page=0%2C1

[260] Mike Seymour、田浩:《〈怪兽大学〉真实感渲染技术》,《时代漫游》,2013年第10期。

[261] 同上。

[262] 《〈怪兽大学〉声音设计+一个场景的分轨解析》,中国电影工业网,http://107cine.com/stream/16977/

[263] 同上。

[264] 俆绍娜:《〈怪兽大学〉喜剧搭档励志 3D效果精致到甲纹》,凤凰娱乐“电影”,http://ent.ifeng.com/movie/news/occident/detail 201308/23/289384210.shtml

[265] 《皮克斯帝国七周年:你不可不知的〈怪兽大学〉20件小事》,http://pixarempire.com/archives/5524

[266] 俆绍娜:《〈怪兽大学〉喜剧搭档励志 3D效果精致到甲纹》,凤凰娱乐“电影”,http://ent.ifeng.com/movie/news/occident/detail201308/23/289384210.shtml

[267] 曾榛:《〈怪兽大学〉:口碑平庸,生意兴隆》,《商周刊》,2013年第18期。

[268] 同上。

[269] 《皮克斯的水准下降了吗?为什么》,知乎论坛,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267902

[270] 《BBC2 评选第一名:悲惨世界》,http://www.bbc.co.uk/radio2/shows/paige/essentialvote.shtml

[271] 《悲惨世界:2012年汤姆·霍珀执导电影》,http://baike.baidu.com/subview/45654/7402437.htm#viewPageContent

[272] Shinning:《休·杰克曼:“金刚狼”的三重威胁》,《外滩画报》,2009年4月27日。

[273] 克莱尔:《休·杰克曼:澳洲的“性感之神”》,《外滩画报》,2009年2月3日。

[274] 《〈悲惨世界〉曝现场演唱特辑 海瑟薇歌声绕梁》,http://news.mtime.com/2013/02/22/1507178.html

[275] 《汤姆·霍伯:电影的魅力不能以观众数来衡量》,http://fashion.china.com.cn/txt/2013-06/19/content 6043064.htm

[276] 李东然:《汤姆·霍伯:“我想我会用尽一生讲故事”》,《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第7期。

[277] 《〈悲惨世界〉技术参数》,http://www.imdb.com/title/tt1707386/technical?ref =tt dt spec

[278] 《IMDb词条:悲惨世界(2012)》,http://www.imdb.com/title/tt1707386/

[279] 《〈悲惨世界〉曝现场演唱特辑 海瑟薇歌声绕梁》,http://news.mtime.com/2013/02/22/1507178.html

[280] 廖阳:《制片人:投资电影有时靠程序运算,有时靠直觉》,《东方早报》,2013年1月11日。

[281] 《IMDb词条:悲惨世界(2012)》,http://www.imdb.com/title/tt1707386/

[282] 《“悲惨世界”纽约首映全员亮相 海瑟薇阿曼达竞艳》,http://news.mtime.com/pix/2012/12/11/320442.html

[283] 《〈悲惨世界〉韩国首映 休杰克曼帅气撑全场》,http://news.mtime.com/pix/2012/11/27/315215.html

[284] 《〈悲惨世界〉巴黎首映 安妮海瑟薇俏丽领衔》,http://news.mtime.com/pix/2013/02/07/342556.html

[285] 《〈悲惨世界〉昨试片 观众打高分28日内地公映》,http://news.mtime.com/2013/02/27/1507505.html

[286] 《〈悲惨世界〉票房》,http://www.boxofficemojo.com/movies/?page=intl&id=lesmiserables2012.htm

[287] 素淡:《〈悲惨世界〉国内票房有点惨》,《中国文化报》,2013年3月11日。

[288] 《名著明星内地遇冷 解读〈悲惨世界〉缘何水土不服》,http://news.mtime.com/2013/03/10/1508210.html

[289] 《〈悲惨世界〉票房》,http://www.boxofficemojo.com/movies/?page=intl&id=lesmiserables2012.htm

[290] 《〈虎胆龙威5〉破亿夺冠〈生化危机5〉首日2280万》,http://news.mtime.com/2013/03/19/1508759-2.html

[291] 刘欢:《〈国王的演讲〉导演:电影曾被很多投资人拒绝》,《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

[292] Shinning:《休-杰克曼:“金刚狼”的三重威胁》,《外滩画报》,2009年4月27日。

[293] 喻德术:《〈悲惨世界〉票房惨淡 但上座率高甚至一票难求》,《法制晚报》,2013年3月5日。

[294] 饶翔:《〈悲惨世界〉何以“逆袭”中国影市》,《光明日报》,2013年4月1日。

[295] 麻乐:《影评:票房惨淡上座率低?〈悲惨世界〉好着呢!》,《南方都市报》,2013年3月7日。

[296] 贾磊磊:《倾斜的天空——〈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文化取向》,《艺术评论》,2013年第6期。

[297] 《新生代强势崛起讲述中国故事——2013年度中国电影艺术发展报告(摘编)》,《中国艺术报》,2014年4月9日第10版。

[298] 贾磊磊:《倾斜的天空——〈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文化取向》,《艺术评论》,2013年第6期。

[299] 储双月、李相:《电影的叙事惯例 ——零度剪辑、缝合体系等电影核心概念的理论诠释》,《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300] 《北京遇上西雅图》,《电影故事》第38期,网易娱乐,http://ent.163.com/special/moviestories384/

[301] 《〈西雅图〉曝配角特辑“东北女警”爆笑现身》,时光网,http://news.mtime.com/pix/2013/03/28/358475.html

[302] 《北京遇上西雅图热卖的品牌与市场营销》,网易,http://baoding.house.163.com/13/0507/11/8U95JU3I0251053N.html

[303] 《“北京遇上西雅图"导演:说我毁三观?你才无节操》,《羊城晚报》2013年4月03日。

[304] 《〈北京遇上西雅图〉人肉示范:3000万如何博得4亿》,《南方都市报》,2013年4月13日。

[305] 《〈北京遇上西雅图〉票房破两亿 创三月最高纪录》,腾讯,2013年4月8日,http://ent.qq.com/a/20130331/000159.htm

[306] 《2013年电影票房十强影片出炉》,新华网,2014年1月9日,http://news.xinhuanet.com/yzyd/ent/20140109/c 118898042.htm

[307] 《〈北京遇上西雅图〉卖座超"非诚"票房破4.74亿元》,中国新闻网,2013年4月17日,http://www.chinanews.com/yl/2013/04 -17/4739743.shtml

[308] 《华语出口片票房深度调查——〈北京遇上西雅图〉在北美遇上“滑铁卢”》,观察者网,http://www.guancha.cn/art/201312_24_194957.shtml

[309] 何篙昱:《国产爱情轻喜剧的一次靓丽变身——〈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小妞”化》,《电影新作》,2013年9月16日。

[310] 百度百科:“小妞电影”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2729433.htm

[311] 《〈北京遇上西雅图〉:从西雅图到帝国大厦》时光网,2013年3月20日,http://i.mtime.com/Sophielovemovie/blog/7580001/

[312] 《到西雅图毁“三观”》,《国际先驱报》,2013年04月9日。

[313] 贾磊磊:《倾斜的天空——〈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文化取向》,《艺术评论》,2013年第6期。

[314] 新浪娱乐:《北京遇上西雅图》三观引热议:为小三洗白?,新浪娱乐,2013年03月27日。

[315] 贾磊磊:《倾斜的天空——〈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文化取向》,《艺术评论》,2013年第6期。

[316] 《〈北京遇上西雅图〉热卖 被批“毁三观”》,《扬子晚报》2013年03月31日。

[317] 朱白:《〈北京遇上西雅图〉:挠现实主义之痒》,《南都周刊》。

[318] 《“北京遇上西雅图”导演:说我毁三观?你才无节操》,《羊城晚报》,2013年04月03日。

[319] 朱白:《〈北京遇上西雅图〉:挠现实主义之痒》。

[320] 此部分数据请参考内地引进版《地心引力》蓝光盘中的幕后花絮。

[321] 刘思羽:《〈地心引力〉的拍摄秘笈》,《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第38期,第72页。

[322] 林沛、常瑞:《〈地心引力〉——技术即故事,形式即内容》,《艺术科技》,2013年12期,第78页。

[323] 刘思羽:《〈地心引力〉的拍摄秘笈》,《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第38期,第74页。

[324] 《〈地心引力〉北京首映》,http://news.mtime.com/2013/11/18/1520709.html

[325] 此部分引用请参考内地引进版《地心引力》蓝光盘中的幕后采访花絮。

[326] 林沛:《〈地心引力〉一部有故事的电影》,《戏剧之家》,2014年第2期,第98页。

[327] 《“纽约时报”评〈地心引力〉:抛除太空片常见套路》,http://movie.mtime.com/126366/mediareview/58.html

[328] 林沛、常瑞:《〈地心引力〉——技术即故事,形式即内容》,《艺术科技》,2013年12期,第7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