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公益与众筹的结合,国内许多从事慈善事业和金融业的专业人士都十分看好。根据《中国公益众筹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公益众筹市场规模达到1272万元,投资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公益众筹的渠道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综合类众筹平台发起项目,另一种是通过专业的公益众筹平台发起项目。2014年,在164个成功筹款的公益项目中,有95%是来自综合类的众筹网站。在专业公益众筹平台上发起的公益众筹项目共40个,已成功项目8个,成功项目募集金额7.8万元;在综合类众筹平台上发起的公益众筹项目共267个,已成功公益项目共156个,成功项目募集金额661万元。
多种多样的公益众筹平台使得公益众筹事业得以快速发展。众多平台中,最为突出的是“淘宝众筹”与“众筹网”,前者占到市场总额的40.41%,后者为39%,二者地位相当,共同引导我国公益众筹事业的发展。从投资人的数量上来讲,“淘宝众筹”拥有30万的投资人,具备在短时间内抽得大量资金的能力。有网站统计,2014年我国进行了299个公益众筹项目,姑且不论该数据有效与否,仅讨论这些项目具有的特殊意义,公益众筹不仅为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新生力量,还反映出这种公益以贴合网络话语权新常态的方式开始走入普通人生活。在项目领域方面,爱心帮扶类项目占43.48%,所占比重仍然最高,之后依次是助学类项目占26.96%,创新、跨界类占13.48%,环保、动物保护类占10.43%,最后扶贫、救助类占比最小为5.65%。
公益众筹是对传统慈善机构的一种补充。例如“孩子与自然”成功的众筹项目。“孩子与自然”是公益人士邓飞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前期项目精心策划,明星参与,网络大力宣传,是此次项目成功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反复讨论文案,设置合理的项目回报,发起人及时更新项目资金,都有利于项目的成功。该项目共8个话题,152位支持者,300626元的众筹资金。这个项目的成功,发起人和网络平台功不可没。首先,慈善的本意可以由发起人在网络平台上充分地表达;其次,发起人自身的传播资源,如明星可以扩大传播效果;最后,众筹网络平台通过项目推广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www.xing528.com)
尽管公益众筹渐渐获得了大众的接受和认可,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其前景还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但是项目数量少、筹资份额低、概念不明确、归类模糊、运作不完善、平台知名度低和活跃度低等实际问题的存在构成了对公益众筹良性发展的严重制约。
从国外的发展来看,公益众筹其实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国外发展较好的公益众筹平台如美国的Watsi,该平台即以公益众筹模式运营,其运营的主要理念是帮助那些无法负担医疗费用的穷人,通过众筹募集爱心捐款投资,为其提供医疗资金。该平台的特点是由生病的病人作为发起人,通过平台将其照片以及患病信息和治疗费用金额等进行展示。平台的投资者,即公益人则通过平台网站浏览项目,选择希望帮助的发起人进行捐款。此外,Watsi平台在后期管理坚持高度透明化的理念,公益资金将全数成为受救助者的医疗费用。随着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一个捐款箱和一个扩音器所代表的公益活动已经成为过去,公益众筹因为具有低门槛、高透明度、项目多样化等诸多优点必将使传统的公益活动、公益事业运行机制发生巨大变革。为了使公益众筹能够健康发展,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向公益事业,应该从发起方、众筹平台、出资方这三个内部要素和整个运作流程入手,集合众筹平台、有关政府部门、大众传媒、社会团体和学术界的力量,通过不断的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和理论创新,对于公益众筹目前存在的困难、问题一一寻求破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