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艺理论家孙绍振先生曾经说过“演讲成功的关键在于:不管说什么,都要引起现场的交流效果”。可见,我们在撰写演讲稿的时候,一定要努力追求演讲的感染力。
(一)写好开头
好的开场白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给听众带来积极的听讲状态,为演讲的成功奠定基础。演讲的开头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开门见山,直陈观点;也可以曲折引入,通过一些事实、数据、故事,激发听众兴趣,调节现场气氛,再调转话锋,进入正题;还可以通过提问引发听众关注,激起听众的求知欲,接着讲述正题,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开门见山,义正词严地痛斥反动派的罪行,有力地震慑了反动派,激发了在场听众的愤怒。王选的《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开头从自身现状出发,陈说自己的创作高峰已过,调侃自己是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赞美青年学生是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九十点钟的太阳、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这个开场白为后面要谈论的人生抉择做好了铺垫,自然引出重要抉择的话题。自我调侃中透露着坦诚与幽默,演讲者并未以成功者自居,更不是从一个权威者的角度对青年进行说教,而是真诚地与青年交流分享,拉近了演讲者与听众的距离,获得了听众的信任和好感,活跃了现场气氛,给听众带来了欢笑与启迪。
(二)设计结语
撰写演讲稿还要精心设计结语,精彩的结语能够将听众的思考引向深入,提升演讲的效果。结语可以是重申观点,使听众加深印象。比如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结尾中强调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意义,揭示了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更加清晰明确地阐释出核心观点,强化了听众的认识与理解。结语也可以提出号召,鼓舞人心。比如闻一多先生在《最后一次讲演》的结尾中号召昆明青年与仁人志士继续为争取民主而不懈奋斗,使在场听众备受鼓舞。王选的《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用心理学家荣格的公式向青年人提出希望,希望他们把个人的发展融入集体中,努力创造,服务社会,既增强了说服力,也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颇具特色。顾拜旦在《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演讲的结尾对出席大会的来宾表达敬意,并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对奥林匹克光明的憧憬。“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这样优美诗意的结语能够带给听众以美的享受,同时引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www.xing528.com)
(三)锤炼语言
演讲是与听众面对面的交流,在语言表达上要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听起来顺耳,有助于交流。在用词上尽量追求口语化、大众化。在句式的选择上尽量选用短句,少用长句,少用结构复杂的句子。
要想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还要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如王选的《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中第七段深受学生喜爱,为什么呢?除了这段论述名人与凡人差别的内容,观点精辟深刻,发人深省之外,其语言技巧也大大增强了演讲的感染力。这段内容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将名人与凡人的各种差别对照列举,对比更加鲜明,语气更加强烈。其中用词也极富技巧与表现力,比如“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王老”和“老王”这两个词,一个字都没变,顺序一换,语意截然不同,不仅一针见血地指出名人与凡人的差别其实是他人的误解和自我的麻痹,也极富幽默感,引得在场北大学生的掌声与笑声齐飞。再比如闻一多在《最后一次讲演》中多用设问句,比如“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设问句不仅能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与陈述句相比,还能更加充分地表现愤怒与斥责的情感。《最后一次讲演》中还有很多问句,比如“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强烈的语气加强了对敌人谴责的程度,更有力地揭露了敌人的罪恶行径。这样强烈的感情一定会深深地感染在场的听众,激起他们对敌人的愤怒,激发他们继续前行的斗志。
著名文艺理论家孙绍振先生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借以说明演讲语言与书面语言的不同。一般文章说如果民众收入不提高,就不可能有人来资助希望工程。但在演讲中,最好说“如果大家都很穷,那么希望工程就有可能变成失望工程”。如果觉得情绪还是不够,就可以说“希望工程可能变成失望工程,失望工程可能变成绝望工程”。可见演讲语言追求通过巧妙的语言表达来传达强烈有力的情绪,最大程度带给听众感染力与共鸣。演讲的语言技巧非常丰富,也非常灵活,需要同学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领悟和总结。
下面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几篇习作,来加深对演讲稿写作的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