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写作选材是有偏好的,父母亲情,同学友情,青春成长,自然美景,生活闲趣,文化传承,时事评论,历史点评……不一而足。在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民俗题材的文章或是诗歌,它们充满生活气息、地域特色和文化味道。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民俗题材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味道,我们可以尝试用它作作文题材。
第一,我们要对民俗准确定位。个人的习惯不是民俗,偶发的活动不是民俗。什么是民俗呢?民俗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是有民族性、社会性和传承性,以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为行为主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形成后仍能世代相传、较为稳定,具有文化内涵的一种事项。民俗作为一种民族的文化,历经千年沉淀下来,也使一种生活习惯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集体无意识”随其流淌在血液里,融汇在生活中,传承在基因里,在人们毫无察觉的时候,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甚至方方面面,成为一个民族的符号。
第二,我们要善于发现身边的民俗。民俗的轨迹就在我们的认知与习惯里。无论在故乡或是他乡,春节的饺子,元宵的汤圆,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都会如期而至,来敲打我们的味蕾;元宵节赏花灯,二月初二庆祝“龙抬头”,端午赛龙舟;我们喜欢在江南的白墙灰瓦间找到雅致宁静,喜欢在老北京的四合院里享受古色古香的闲逸,喜欢陕北窑洞黄土层的厚重朴实……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爱,源自烙印在我们骨子里的民俗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系所在。
第三,积累素材,多途径建民俗素材库。胸中有丘壑,落笔成文章。建立丰富的民俗素材库,才能在用的时候,让民俗成为文章里的美丽一景。
我们可以关注节日文化民俗:过年挂春联贴福字,除夕守岁,初一拜年,初二回娘家,三月三踏青……
我们还可以关注饮食文化民俗:除夕的饺子,十五的元宵,立春的春饼,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
我们还可以关注礼仪文化民俗:拜年,拜师,成人礼,祝寿,乔迁……谦敬得体,孝亲敬老,谦让友善……每一种礼仪背后,都有对他人的体贴与关爱。
我们还可以关注游艺娱乐民俗,一些地域的民风,一些家庭的家风。祖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也会有不同的民俗,它们就像一个个文化符号,构成多元并存的社会,也呈现出多元文化不同的内涵和美感。游历的见闻、他人的分享、广泛的阅读、音视频素材等都可以拓宽我们的领域。只要有心,积累素材并不难。
第四,了解民俗内涵,打造硬核吸引力。民俗是表象,习俗背后的内涵,才是民俗素材的硬核吸引力。《安塞腰鼓》中,火烈的舞蹈背后是冲破束缚的强烈渴望,面对困难毫不低头的斗志,对生活永不改变的热爱,中华民族奔腾跃动的生命力量,这些都让这场火烈的舞蹈得到了精神层面的升华,舞蹈因被赋予了民族力量而让人震撼。在除夕这个新旧交替的特殊时刻,辞旧迎新,人们用吃饺子这个仪式来祈求来年的吉祥如意。除夕夜,人们把所有的思念与祝福,伴着美美的饺子馅,都包进那薄薄的饺子皮里。香喷喷的饺子上桌,人们先敬先人,庆团圆。对崇尚亲情的中国人来说,饺子与幸福就如此契合地联系在一起。只有懂得这些民俗背后的出处、典故、意义、情感,我们才能真正掌握民俗素材,也才能用好素材。
但我们如何将民俗题材应用到作文中呢?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名家引入民俗的方式。
1.引入富有情味的民俗意象,丰富作文内容。文学史上就有很多把民俗入诗入文的名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送别折柳”,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重阳登高”,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春社庆祝”,王安石的《元日》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张贴春联”,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的“上元燃灯”……这些民俗都成了诗词中极富魅力的意象。(www.xing528.com)
2.引入富有地域或时代特色的民俗场景,渲染文章气氛。周密的《观潮》,记录了宋朝钱塘江大潮时吴儿弄潮和水军表演的精彩场面以及人们的观潮盛况,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人文风俗。鲁迅的《五猖会》,引用了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对明朝赛会热闹场面的描述,书写了自己的向往。贺敬之的《回延安》中,“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等场景极富陕北特色。吴伯箫在《灯笼》里历数了“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和“元宵节张灯结彩”“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油坊出的灯谜”等节日娱乐活动……看,民俗活跃在文章里,为文章增添了一份土生土长的生活气息和活泼热闹、丰富多彩的绚烂之景。
3.用生活中的民俗细节,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把民俗落入生活中,不经意处偶一点染,情味更浓,内涵更重。朱自清的《背影》里有名的“望父买橘”的情节,就涉及绍兴的一种风俗——送别时候把寓意“吉祥”的“橘”送给远行人来寄托美好祝愿。朱自清父亲在自己人生困顿窘迫时,依然执着要为儿子奉上美好期待,那黯淡底色中的一抹橘红,就是一个父亲最朴素的良苦用心。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写到阿长在过元旦时令“我”不解且深感麻烦的古怪仪式:醒来的第一句话,说的一定要是阿长期盼已久的“恭喜恭喜”,而阿长也会马上满心喜悦地喂“我”吃“福橘”。这其中的民俗,更展现出一个身处底层的劳动妇女希望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平安幸福的最简单最卑微的愿望。细细想来,这两个细节是否会让你感到一些人生不易的酸楚?看似简单的一笔,看似微小的民俗,细细品味,却包含多么纯粹深情的愿望。所以,民俗入文,会使文章多出一份厚重内涵和文化味道。
4.注入个性化情感体验,让民俗因真情更动人。文章打动人的最高级的写法不是技巧,而是真情。民俗不能只是素材或文化,更应该带上真切的情感和个性化的体验,这样文章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社戏》中,社戏对小朋友来说,其实并无吸引力,但带着新奇的眼光来看,在夜色中五光十色的缥缈如仙境的戏台就有无穷的吸引力,两岸豆麦蕴藻之香中的歌吹就宛转悠扬如仙乐,小伙伴们飞速划船满足“我”的愿望的行动就具有感人的情谊。社戏是民俗,但社戏带来的相关的体验才更具价值。在满含感情的视角下,民俗的美才能被感知,朴质而真诚的表达才更具有感人的力量。
韩逸萌的《奶奶的粽子》里,作者满含感情地写了端午节的一系列小事:奶奶包粽子,自己学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因为满含对奶奶、童年生活、故乡和粽子的怀念,作者把诸多情感融汇在奶奶的粽子上,于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就很唯美,煮粽子的过程就很温馨,吃粽子的过程就很幸福。而分别多年后,这份对亲人、对故乡的爱与思念,也寄托于粽子上,非常深沉。
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裹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的粽子。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与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5.加深拓宽文化思考,丰富内涵写民俗。民俗的意义是深广的,不只在内涵上,在对我们生活的塑造和对我们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上,意义更是深广的。我们只有用心感受这些融汇在生活中的民俗,才能写出对我们祖国丰富多彩的文化的热爱与自豪之情,实现我们对文化的传承。
吴伯箫的《灯笼》中,灯笼是小小的器具,打灯笼是普通风俗,这些看似平常,却恍如一根引线,牵扯出众多往事。童年夜行的趣事,青年离乡时的殷切母爱,村头挂红灯笼慰藉孤行客的风俗,太平丰年时挂灯笼的喜庆热闹,历史上燃灯报国的仁人志士,在与灯笼相关的各个回忆中,灯笼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它代表了作者儿时的无忧无虑,青年漂泊的孤零,对母亲和家乡的思念,挽救祖国危亡的报国壮志。小灯笼就具有了跨度绵长,纵横广远,涵盖亲情、乡情与家国情的大境界。生活中常见的民俗,也可以是我们家园的见证者、成长的守护者和未来的引领者,这样的思考,也带领民俗类作文写作走得更深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