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呈现: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是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时,你往往会发现,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成为你“亲切的怀恋”。
请以“亲切的怀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写作导引:
这道作文题由导语材料和命题两部分组成。导语材料是对命题含义的解释,对考生写作方向有提示作用。考生不妨认真读材料,读懂其中有哪些写作提示。
材料直接引用普希金的诗句,引出作文命题“亲切的怀念”。“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时”,提示考生应该写“过去的坎坷经历”,并且要重点把“越过坎坷”的过程表现出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才更切合题意。所以,从选材和构思方面,考生要注意:
1.审读材料,明确题目要求和提示。材料中写到“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这句话提示考生选材的方向。文章应该写“过去的坎坷经历”。所谓“坎坷”,这里指的是“经历曲折,不得志”。考生如果写过去任意的经历是不符合题意的,内容上不符合中考一类文的要求。
2.构思方面,考生需要写出“越过坎坷”的过程,即写清楚自己是怎样一步步越过坎坷的,过程中自己的体验和认识是怎样的。考生可以围绕一定的线索叙事。
3.文章的立意,材料中也给了提示。材料提到,“你往往会发现,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成为你‘亲切的怀恋’”。站在当下,回顾过去,重新认识那段坎坷经历对自己的人生意义——宝贵的,亲切的,值得怀念的。考生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说“坎坷经历”本身是“宝贵的,亲切的,值得怀念的”,因为那毕竟是困难的,给人磨难的,而应该说“越过坎坷”时努力和挑战等积极的人生体验和感悟才是“宝贵的,亲切的,值得怀念的”。
初稿
亲切的怀念
广东实验中学 廖梓霖
一个晴朗的下午,刚刚写完作业的我来到阳台,突然又看见家里养的乌龟。我惊讶地发现它褪壳了,那褐色的、半透明的如玻璃片一般的鳞片漂浮在水面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刹那间,一段亲切的、美好的怀恋浮现在我眼前。
那是六七年前的事了。当时我还在老家,大舅说他在水库钓鱼的时候抓到两只野生的乌龟,因为没时间养便就将他们作为礼物送给我。接到礼物的我欣喜若狂,回到广州后便如同接待贵宾一般特意跑了一趟市场,将脸盆、龟粮准备齐全。也就是从这天起,我和两只乌龟的生活便开始了。
我对这两只乌龟的照料可谓是无微不至。每天我都要按时给他们喂龟粮,认真地给他们洗澡。在我的悉心照料下,它们似乎早已失去了那种野性,只是每天舒适地躺在脸盆里,晒着太阳,懒洋洋地展开四肢,看上去无比的惬意。
随着我对两只乌龟的照料越来越细心,它们也像是知恩图报,为我带来了许多的欢乐。他们常用自己的前脚趴在脸盆边缘,欲要爬出脸盆,后脚却因够不着盆底而胡乱地蹬着。他们的脖子伸得前所未有的长,看上去有些令人忍俊不禁。然而它们的这番努力最终均以失败告终——四脚朝天地摔倒在盆里。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哈哈大笑,我只觉得我和他们之间是多么融洽多么亲切啊!
我和两只乌龟之间的故事多得数不清,我还记得它们在浴室里将自己的粪便涂抹得满地都是,好似一幅“壁画”。而似乎正因如此,家里人也越来越无法忍受它们制造的臭气和排泄物。最终,我们不得不将其中的一只乌龟拿到白云山去放生了。
我当然舍不得,但一想到它本就属于野外,内心似乎也就释然了。即使我没来得及给它取名字,我依然心存感激,因为它曾给我带来多少欢乐、亲切的记忆,它在我的童年里占据了多么重要的位置。这是种多么亲切的怀念!
望着眼前的形单影只的乌龟,我又想起了从前的时光,那段亲切的怀念。
作者写后反思:
本文最大的失误在于审题出现偏差。题干中那句普希金的诗句其实对于写作内容有提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这样看来,正确的审题应该是:越过过去“坎坷”的经历是我“亲切的怀念”,是我的人生财富,我所怀恋的。文章要写坎坷的经历,更要写出那段经历对我的积极意义和价值。由于审题失误,我一开始忽略了题目的隐性要求。
教师评语:
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照料乌龟的日常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乌龟的喜爱和对过去经历的怀恋之情。单纯从文章本身看,这是一篇叙事流畅,结构合理,描写生动,情感真实的文章。不过本文在考场上却不能得高分,主要原因是文章内容不完全切合题意。这是由于作者审题不准导致的。根据材料,考生应当理解题目要求写的事件应是过去的“坎坷经历”,要写出“越过坎坷”的过程。如果考生选择过去任意经历来写,是不切题的。
修改建议:
审题是命题作文的第一步。审题不准,直接导致文章内容偏离题目要求,文章评分大幅降低。上文作者审题失误,想升格文章就需要重新审题。作者可以考虑将上面的故事中与坎坷有关的细节突出,比如家人是如何拒绝乌龟给家里制造脏乱,“我”养乌龟遇到哪些其他困难等,将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写出来即符合题意。
考场作文审题由几步组成:①有材料时,先读材料,理清材料层次,理解材料内涵及其与作文题的关系;②审读作文题,分析中心语和限定语的意义;③读文体格式等其他要求。以上针对的是材料加命题式的作文题,如果是半命题作文,考生需要在读材料后将作文题补充完成。补充半命题作文题,是审题的一部分。
升格文
亲切的怀念
广东实验中学 廖梓霖
当我坐在家里的阳台上,双手托起单反相机准备捕捉远处那动人的景色,我想起了那段难忘的回忆。如今,它已成了我亲切的怀念。
我开始对摄影产生兴趣是几个月前的事。微博上那些照片,美得令人窒息的。我深深为摄影的魅力所震撼。心血来潮的我,坚信自己也能拍出极佳的照片,当晚便背着一个多年未用过的单反相机跑出了家门。
走在灯红酒绿的大街上,一种似乎要拍出史诗级照片的兴奋支配着我。我学着专业摄影师的模样,一双眼睛机敏地搜索着周围的事物,时而停下脚步,绕着一个物体转两圈,仔细思索着拍摄的角度,然后自信地按下快门。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第一眼看见自己拍的照片时,险些脱手把相机摔在地上。我的作品漏洞百出。不仅照片曝光有问题,而且我的“手抖”直接导致了照片的模糊。不甘心的我又试了几次,拍出来的效果和那些杂志上的照片有天壤之别。我有些气馁了。
我陷入了困境,苦于找不到越过眼前这道坎的办法。
曾经读到过一句话:如果你认为一件事情不历经曲折和困难便可精通它,那只是因为你不明白克服困难和坎坷后才能迎来希望。我知道,如果不想放弃这份爱好,那就只有寻找出路,越过坎坷。查阅摄影指导书,请教摄影爱好者,刷微博看摄影点评……时间一天天流淌,我也在摄影的路上走得越来越有信心。(www.xing528.com)
我终于拍出了自己满意的照片。小巷里,一扇单元门里透出昏黄的灯光,被栏杆分割成细细的几道阴影,由深及浅地散布在地上。每家每户的窗户里闪出点点零星的灯火,昏黄的路灯更是增添几许温馨。我长吁一口气,心里说不尽的高兴,望着那张照片,只是感觉之前无数张失败的照片,都是为了最后这最满意的作品。
阳台上,温柔的晚风拂过我的脸,风吹动衣架互相碰撞发出叮叮声。我的心沉静又愉悦。我想,我作为一个摄影的小白,拍出的作品虽然不算高明,但那是我坚持学习,越过坎坷之后的成果。那段摄影的经历令我深深地感受到,摄影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潜心学习的。那些优秀的作品无不是摄影师走过一次次失败,越过一道道坎坷的见证。
仔细打量手里的单反相机,镜头上几个不小心按上去的手指印还隐约可见。
我要感谢那段学习摄影的经历,感谢自己没有放弃,感谢摄影给予我的美的回馈。现在看来,那是我最为亲切的怀念。
作者重写心得:
文章内容、结构要和文章的重点紧扣。审题的时候就已明确“坎坷”以及“如何越过坎坷”是叙事重点,所以在修改文章的时候首先就不能够写偏。既然“坎坷”是文章重点之一,就要在文章中穿插点明“坎坷”。比如“我”在遇到挫折或困难的时候,可以用一段来点出“我”遇到了“坎坷”,克服困难后再点出“我”越过了坎坷,谈感悟的部分亦是如此。这样一来,文章不论是内容还是情感思想,都牢牢地与“越过坎坷”相挂钩,和“亲切的怀念”紧密联系,才符合考场作文的要求。
教师评语:
重新审题后,作者抓住了题目中“越过坎坷”这个隐性要求,把握了正确的写作方向。作者放弃了初稿的素材,重新选材和构思,为的是让文章内容更切合题目要求。这是考场作文成功的关键。本文写“我”从摄影小白到渐渐掌握摄影技巧,拍出自己满意的照片的经历,特别写出了自己学习时遇到困难以及克服困难,越过坎坷的过程。从文章主要内容看,作者审题准确。此外,作者叙事时加入环境和人物心理的描写,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情感脉络清晰。相比初稿,本文的升格很成功。
优秀作文1
亲切的怀念
广东实验中学 何清扬
最近楼上一户人家的小孩开始学起了小提琴。在每晚寂静的夜色中,总能听到那生疏却努力的、锯床脚般刺耳的“乐声”。家人总会抱怨,可我心里却涌起一股亲切的怀念——当年我也是如此过来的。
唉!想当年我年幼无知,看着好朋友练着小提琴,便也热血沸腾地去报了班。三天热情过了后,我便感觉是无底深渊——怎么也拉不准的音阶,怎么也拿不稳的琴弓,天书一般的五线谱......更严重的是,怎样都如锯木头般的、刺耳的“琴声”。
这与我想象中的小提琴天差地别。每晚在家中汗流浃背地练习,回荡在房内房外的却只是这般吃力不讨好的噪音。我想放弃了,无数次哭着闹着不想练了、不想学了。可最终我还是把眼泪擦干,咬着牙重新把提琴夹在脖子上,试图在脑海中想象那应有的、高山流水般的音色。
时间过去一年又一年,琴也换了一把又一把。现在,小提琴已经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爱好。我可以自如地奏出自己喜欢的乐曲,也可以大大方方地在朋友面前表演——虽然仍与“高山流水”有很大差距,但我确确实实,是喜欢上了小提琴。
我仍不会忘记当年锯床脚一样的琴声。那是一切的开始。正是不断失败、想要放弃的痛苦,才使我醒悟,燃起对音乐的渴望。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如果没有那一夜夜的“锯木”,我已经早就放弃了提琴,而在别处流连失所。
如今,每晚那刺耳却亲切的熟悉的琴声,多么令人怀念而心生感触啊!
难道有谁在开始一段路时没有摔倒过,没有迷茫过?可也不是谁都爬起来了,继续一步一步,向那看似遥远的前方走......冬天总要过去的,而那咬着牙挺过去的痛苦,终在迈步奔跑时,成为心底最欣慰、最亲切的怀念。
我是多么希望每夜能听到那楼上传来的琴声。而我便能与那个孩子合鸣......
教师评语:
楼上传来的小提琴声让“我”回忆起了自己当初练习小提琴的经历。那段经历是坎坷的,因为练琴并不如意,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人迷惑。尽管如此,因为热爱,所以咬牙也要坚持,也要越过坎坷。作者审题准确,用真实的生活经历表现自己如何越过坎坷,表达对“那过去了的”亲切的怀念之情。
优秀作文2
亲切的怀念
广东实验中学 张梦庭
当我完成最后一个字时,停下笔,才发觉身边一沓有着娟秀欧楷的宣纸,是我最亲切的怀念。
四年级时,我开始了第一节书法课。看着老师平稳地用毛笔在纸面上画出细长的横线,我迫不及待地抢过笔,满怀期待地开始“涂画”,却不曾想到,在纸上留下的痕迹是扭曲的圆圈。
老师对我说:“毛笔要这么握,墨不要太多,这只手指要放上面,先轻轻按下,再慢慢画去,不要急……”
然而,结果仍旧不如意。每天放学后,我总是第一时间拿出毛笔和字帖,奋力地在纸上练着、练着,却不知为何,情况仍旧不容乐观。失望、不甘的泪珠氤氲了我的双眼,灼热地落下。又想起老师说,写书法要放平心态,全神贯注,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着、想着,我的内心平静下来,对着字帖,继续临摹着……
思绪飞回,我还剩最后一个字。提着笔,切下去,中锋起笔,缓缓画过去,重按,转笔,再收回来。完成了这幅作品,挂远处细看,与之前的作品对比,才发觉有了千丝万缕的变化。不再是之前的那般稚嫩随意,却有了成长的韵味,如雨燕之轻巧灵动,似鸿鹄之磅礴。
站起身,发现桌边的柜子上,是几年来练习过的字帖纸。随意一翻,那些字帖纸见证了几年来的点滴进步,是无数日子里为了理想战胜困难与失败的汗水和心血,也是我书法的亲切的怀念。
心中不禁感慨万分。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成功之前,总不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而是需要我们咬牙坚持、勇往直前,才能不断突破、不断成长的。此时,我们蓦然回首,回忆过往的尝试与付出,总会感到欣喜与骄傲,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成就了如今的我们。那是我们最亲切的怀念。
手捧雪白的宣纸,细看墨痕点点,我觉得,这是我人生中宝贵而亲切的财富。
教师评语:
手捧宣纸,细看墨痕,作者忆起练习书法的过往,最后感悟“回忆过往的尝试与付出,总会感到欣喜与骄傲,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成就了如今的我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构思都紧紧扣住“越过坎坷”来写,作者感到亲切的是越过坎坷时的“咬牙坚持、勇往直前”。作者审题非常准确,做到了既抓住材料提示又表现题目内涵。此外,本文语言表达流畅、长短句的变换富有节奏感,遣词造句典雅而富有韵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