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计时名称及其意义,解读古典书籍更容易

古代计时名称及其意义,解读古典书籍更容易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人还根据月亮的有无或圆缺来记月,称为晦、朔、弦望。古代人们又根据日夜的轮换,把一天分为若干时段。比如按照太阳的出没,分别称为日出、日中、日入。古时的人们每天两餐,早饭在日出以后,称为“食时”;晚饭在日入以前,称为“晡时”。夜半就是子时,是从二十三时到一时,所以古书上把这个时辰称为“子夜”。读古典书籍时熟悉这些名称,就能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尤其是对初学者,会有更大帮助。

古代计时名称及其意义,解读古典书籍更容易

古代人们根据寒暑变化的现象,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不同的时段。比如春季就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春就是初春或早春,季春就是暮春或晚春。《礼·月令》记载的“孟春之初”,南朝丘迟的《与陈伯之书》记载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都是写春的。其它夏、秋、冬也都这样分。

古人还根据月亮的有无或圆缺来记月,称为晦、朔、弦望。晦就是月终,朔是初一;弦分上弦,就是每月的初七、八,下弦,每月的二十四、五;望就是十五。古诗文里常见到这个“望”字,就是指十五月亮正圆的时候。宋代大诗人苏轼的《前赤壁赋》,有这样几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既望,是望的后一天,也就是十六。古代人们又根据日夜的轮换,把一天分为若干时段。比如按照太阳的出没,分别称为日出、日中、日入。日出也称为旦、早、朝、晨;日入称为夕、暮、晚、昏,也称为日夕。《诗经》里有“日之夕矣,牛羊下来。”这是日夕的最早记载。古时的人们每天两餐,早饭在日出以后,称为“食时”;晚饭在日入以前,称为“晡时”。日入以后,先是“黄昏”,然后是“人定”。《孔雀东南飞》中的“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就是从这里来的。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就是半夜。接着是“鸡鸣”,也称为“昧旦”或“昧爽”,就是天未明将明的时候。《诗经·郑风》中有“女曰鸡鸣,士曰昧旦”的句子,是写劳动人民在天未明之时互相勉励早起劳动的对话。鸡鸣以后是“平旦”,也你为“平明”,是指清晨天刚亮的时候。

西汉前期,人们开始把一昼夜的名称固定下来,分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十二个时辰,并且用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每个时辰正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夜半就是子时,是从二十三时到一时,所以古书上把这个时辰称为“子夜”。午时是从中午十一点到十三点,也叫“日中”。古书上常有“点卯”的记载,点卯就是在卯时上班报到,等于今天的早晨六点。读古典小说常常遇到这类问题,比如《水浒》中景阳岗武松打虎一段,说景阳岗上有虎,只许行人在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岗,而武松要过岗是在“未末申初时分。”当时是农历十月天气,下午三点过岗确实较晚,所以受到店家拦阻。读古典书籍时熟悉这些名称,就能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尤其是对初学者,会有更大帮助。(www.xing528.com)

摘自《古今中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