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7年北大创业校友联合会成立之前,杨勇等校友会创办者就有了开一家咖啡馆的想法,“让大家有一个活动的地儿”。这几年创办者了解了其他咖啡馆的运营,以及协会等组织的运作方式后,开始逐步完善这一设想。
2013年3月,咖啡馆的地址敲定在北大东门外一处400多平方米的地方,这意味着,“一八九八”正式进入了实际建设阶段。咖啡馆处处体现着北大元素,“一八九八”源自北大建校时间,桌号以博雅塔、未名湖等命名。为了方便创业者交流,咖啡馆内规划出可容纳30~50人的小型演播室,同时设置多处信息屏发布信息。
不同于国内最负盛名的创业咖啡馆车库咖啡主要提供创业场地,北大校友创业咖啡馆的定位为服务“高速发展期”的校友,为他们从有创业想法开始,到创业过程中的每个阶段服务,包括融资、上市、退出、投资等,储备所需要的财务、法律、人力等人脉,也关注校友在教育、医疗方面的生活所需。
咖啡馆招募200名会员校友,其中120名将成为核心成员,和50名各行各业优秀校友为辅助,再精选30位各行业的成功企业家会员,确保校友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人脉渠道,让这里成为一个“小圈子、大平台”的创业帮扶平台。
翻看咖啡馆第一阶段招募的120名会员名单,其中不乏在学而思、世纪佳缘、蓝色光标等公司担任高管的北大优秀校友,“入选”企业基本上都是各行业内的龙头企业。这些通过审核的会员需缴纳3万元会费,获得等值消费卡在店内消费。(www.xing528.com)
创新工场首席运营官兼合伙人陶宁就是第一批会员之一。在筹备过程中,她与杨勇聊过不知多少次。她表示,正是因为她长期从事为创业者服务的经历以及北大校友的因素,让她接到了邀请。3万元对于她来说“并不太多”,她也不太在乎咖啡馆是否能带给她金钱上的回报,“对于创业环境,这是一件好事”。
杨勇清楚,第一批会员是决定咖啡馆成败的关键,因此他在细节上考虑良多。商业圈的大佬和创业者都在乎效率和信誉,难免在筛选会员时有“功利”的考虑,可在成为会员后的圈子里内部交流时,却会变得直接而亲切,反而没有了功利。
为了给这些校友一个合适的身份,杨勇琢磨了很久。“股东”太耗费精力,“会员”又失去了人情味,最后定为会员与股东结合的模式,把会费变成等值消费卡也是为了聚拢人气。
杨勇是咖啡馆的董事长,但是咖啡馆决策的“大方向”由咖啡馆执委会还有监事长负责,正常运营则是由经理(即店长)带领着团队为校友服务。为了让这个大家花钱的咖啡馆资金透明,每一次的决策和开销,都会在微信群里或发邮件进行公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