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由于模型风险是高度复杂的研究领域,本书在理论上提出模型风险的新定义和新研究思路之后,先选取其中的重要问题——跳跃风险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尚未对模型风险的所有问题进行深入考察。但由于本书探索了一个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不同的新的研究思路,因此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均有所突破和发展,主要的创新和贡献如下:
第一,本书最重要的创新是提出了一个衍生品“模型风险”的新定义和新视角。细读全书的读者可以看到,这个新的研究视角既能在理论上与现有的经典理论和研究成果相承接,又能与金融机构的衍生品实际操作相联系,是在经典资产定价理论框架下的一个新发展,又具有可操作性和经济意义,其巧妙规避了真实模型不可知的障碍,在理论和实践中初步搭建起了一座桥梁,可以为现有的衍生品定价、风险管理、模型风险乃至更为一般的资产定价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补充和启发。
第二,本书的另一个理论贡献在于,本书第6章首次借助随机贴现因子的一般框架清晰证明了从衍生品价格中提取得到的风险溢酬(用测度转换的方法)和从标的资产价格中估计得到的风险溢酬(用Fama-MacBeth两步法)之间的理论关系,第一次将两种研究思路和方法统一在一起,提出了在缺乏衍生品市场的情况下,研究者也可以运用标的资产的价格信息对模型风险问题进行研究。这一研究思路特别适合中国这种衍生品市场不发达的国家。
第三,本书首次提出跳跃风险和跳跃风险溢酬研究的两大视角:在多维扩散跳跃模型下的期权隐含跳跃风险和Fama-MacBeth方法下的股票隐含跳跃风险,这两个研究思路拓展了前人的相关研究,可以为跳跃风险问题的进一步深入全面研究奠定基础。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创新,本书在各章中还有不少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的小创新,例如:本书首次研究了模型风险与参数复制策略之间的关系、Delta对冲组合的经济含义(第3章),首次提出在研究模型风险时应引入的几个控制变量并证明其有效(第5章),首次运用Fama-French的方法构建出三个维度的跳跃风险因子,首次对中国A股市场上个股的跳跃风险及其特性、跳跃风险对个股横截面收益的影响、跳跃风险溢酬的系统性和时变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第6章),等等。具体创新都已报告在各章的导论部分中。
[1]在模型风险中,影响最大也最复杂的是跳跃风险,因此本书在提出模型风险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方法之后,专门针对跳跃风险和跳跃风险溢酬进行了深入研究。
[2]LTCM事件的导火线是所使用的模型中未考虑国家信用风险因素。(www.xing528.com)
[3]一般认为,在次贷危机之前,在国际金融界所使用的CDS定价模型中,相关系数设定不合理,对次贷危机具有推波助澜的不良影响。
[4]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人们有时甚至不把远期、期货和互换等线性的衍生产品纳入衍生品的范畴,谈及衍生品时,常常仅指非线性的期权类产品。本书中的“衍生品”其实主要也是指期权类产品。
[5]尽管权证与期权并不完全相同,但2007年前后中国权证市场上出现的非理性投机行为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整个市场买卖生态的失衡。
[6]衍生品的初始售价通常包含模型定价和利润空间等成分,因此金融机构的衍生品交易账户盈亏不是和复制误差绝对对应的,因为其中还包含利润空间等成分。但金融机构显然是知道自己的模型初始定价的,因而可以从交易账户盈亏中计算出复制误差。
[7]我们将在第3章中作详细介绍。
[8]我们将在第6章中作详细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