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用技巧简明指南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用技巧简明指南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施工组织设计应有编制人、审批人签字和主管部门盖章。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用技巧简明指南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2)施工预算:预先提供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量、人工工日、各类材料数量及预算成本的数据。

(3)企业年度生产计划:对本工程的安排和规定的各项指标。

(4)工程地质勘探报告以及地形图、测量控制网。

(5)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条件:如施工用地、水电供应、临时设施等。

(6)资源供应情况:如劳动力、材料、构配件、主要机械设备的来源和供应情况。

(7)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如地形、地上地下障碍物、水准点,气象交通运输道路及施工环境等。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一般遵循的原则

(1)坚决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根据国家计划的要求和客观物质条件下的可能,保证建设项目成套按期或提前交付生产和使用,迅速发挥工程效益和基本建设投资效益。严格遵守国家和合同约定的工程竣工及交付使用的期限。

(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力争缩短工期,加快建设速度,施工顺序随工程性质、施工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但是施工实践经验证明,不同的工程,在安排合理的施工顺序上有其共同性规律,通常应考虑以下几点:

1)在安排施工顺序时,要及时完成有关施工准备工作,为正式施工创造良好条件。如:拆除旧有建筑物,清理场地,设置围墙(或围挡),铺设施工需要的临时性道路,以及供水、供电管网,建设临时性设施(库房、办公室、宿舍区等),安排大型施工机械的进场与安装。准备工作按施工需要,可一次性完成,也可分期完成。

2)正式施工时,一般先进行全场性的工程及可供施工使用的永久性建筑物(如平整场地,铺设永久性管网和修筑永久性道路)的施工,然后再进行各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在正式施工之初完成这些工程,有利于利用这些永久性道路、管线、建筑物为施工服务,从而减少暂设工程,节约投资,降低施工成本。在安排管线道路施工程序时,应先场外、后场内,场外由远及近;先主干后分支,地下工程先深后浅,排水先下游后上游。

3)对于单个房屋和构筑物的施工顺序,要同时考虑空间顺序和工种之间的顺序。空间顺序决定施工流向问题,必须根据生产需要、缩短工期和保证工程质量的要求决定。工种顺序是解决时间上的搭接问题,必须做到保证质量、工种之间互相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工作面、争取时间、缩短施工期。

(3)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安排施工进度,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科学编制施工进度计划,采用流水施工方法,组织连续地、均衡地、有节奏地施工。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施工计划,从而保证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发挥作用。

(4)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搞好文明施工:在布置现场施工平面图时,充分利用施工用地,科学合理地安排临时设施、机械设备、各种材料、构配件的堆放,减少物资运输量,避免二次搬运,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5)贯彻落实季节性施工方案:对于必须进行冬雨期施工的工程,要落实冬雨期施工的各项措施,增加全年施工工日,提高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6)贯彻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地组织和管理方法,合理选择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7)尽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要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努力提高机械设备的周转率和利用率,充分利用原有建筑设施,尽量减少临时设施和暂设工程。制订技术节约措施和材料节约措施,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搞好综合平衡调度。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认真会审图样的基础上,开工前由预算、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物资等部门共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要全面、科学、合理,对本工程特点要具有针对性。施工组织设计应有编制人、审批人签字和主管部门盖章。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时,审批及时,真正起到指导现场施工的作用。

4.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进度表,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方案(主要项目或工序施工方法),季节性施工方案,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各项保证措施。

(1)工程概况:主要说明工程的特点,如建筑物的平面组合、建筑面积、结构类型、高度、层数、工作量等;建设地点的特征,如位置、地形、工程地质、不同深度的土壤分析、地下水位、水质、冬雨季时间、主导风向等;施工条件,如“三通一平”情况,材料、预制加工品的供应情况,以及施工单位的机械、运输、劳动力和企业管理情况等。

(2)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拟定,要根据工期要求,材料、构件、机具和劳动力的供应情况,以及协作单位的施工配合条件和其他现场条件进行周密考虑。主要解决完成一个建筑中影响施工全局的重要问题,如施工总程序、施工总流向、各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等。确定施工总程序,就是要按基建程序办事,必须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才能开工,地基已经处理并经验收合格才能进行基础施工;在一般情况下,应遵守“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的施工原则。

确定施工总流向,就是要解决建筑物在平面上和分层施工上的合理施工顺序。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生产使用的先后;适应施工组织的分区分段;与材料、构件运输不相冲突;适应主导工程的合理施工顺序及各部分施工的繁简程序等。

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对土石方工程的施工,主要决定土石方工程挖、填、运是采用机械还是人工进行,基槽、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和放坡要求,地下水、地表水的排除方法,以及沟渠、集水井和井点的布置和所需的设备,大量土石方的平衡调配等;对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重点决定模板类型和支模方法,隔离剂选用,钢筋加工和安装方法,混凝土搅拌和运输方法,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施工缝位置,分层高度,振捣方法和养护制度等;对结构吊装工程,应着重选择吊装机械,确定吊装方法,安排吊装顺序,布置机械的行驶路线,考虑构件的制作,拼装场地,以及构件运输、装卸、堆放方法等;对装修工程,主要是确定工艺流程、制订操作要点和组织流水施工。

(3)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是在既定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规定工期要求,对整个建筑物各个工序的施工顺序、开始及结束时间及其相互衔接或穿插配合情况作出安排。其编制步骤为:确定施工顺序,划分施工项目,划分流水施工段,计算工程量,计算劳动量和机械台班量;确定各施工项目(或工序)的作业时间,组织各施工项目(或工序)间的搭接关系;编制进度指示图表;检查和调整施工进度计划。

(4)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可根据施工具体需要和要求进行编制,其主要内容有:技术准备,如各种加工半成品技术资料的准备和计划申请,新技术项目的试验和试制;现场准备,如测量放线,拆除障碍物,场地平整,临时道路和临时供水、供电、供热等管线的敷设,有关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的配置等;劳动力、机具、材料、构件和加工半成品的准备,如调整劳动组织,进行计划、技术交底,组织施工机具、材料、构件和加工半成品的进场;其他,如与专业施工单位的联系和落实工作等。

(5)各项需用量计划

1)材料需用量计划:是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根据工程预算、预算定额和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编制。

2)劳动力需用量计划:是劳动力平衡、调配和衡量劳动力耗用指标的依据,根据工程预算、劳动定额(或预算定额)和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编制。

3)构件和加工半成品需用量计划:是落实加工单位、定出需用时间、组织加工和货源进场的依据,根据施工图、标准图及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编制。

4)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用于落实机具来源,组织机具进场,可根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编制。

5)运输计划:用于组织运输力量,保证货源按时进场,可根据材料、构件、加工半成品、机具计划、货源地点和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编制。

(6)施工平面图:施工平面图具体解决有关施工机械、搅拌站和加工厂、材料半成品及构件、运输道路、水电管线及其他临时设施等的布置问题。上述内容可根据建筑平面图、施工图、现场地形地物、现有水电源、道路、四周可利用的空地和可利用的房屋的调研资料,以及施工组织总设计及各项临时设施的计算资料绘制。对于一些工期较长的大型建筑物,由于现场变化较大,一般按施工阶段绘制各阶段的施工平面图。在各阶段施工平面图中,对整个施工时期一直使用的主要道路、水电管线和临时房屋等,应尽可能不做变动。对于较小的建筑物,一般按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要求绘制施工平面图,但应同时考虑到其他施工阶段时的施工场地周转使用问题。绘制施工平面图的一般步骤是:确定起重机的数量及其位置;布置搅拌站、加工场、材料仓库及露天堆场;布置道路;布置其他临时建筑物及水电管线。

(7)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指标是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最后成果,应在编制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的基础上进行计算,主要有以下几项指标:

1)工期指标。

2)劳动生产率指标。

3)质量安全指标。

4)降低成本率。

5)主要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

6)三大材料节约指标。

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程序

单位工程,有的属于整个建设项目的一个单独建筑物,有的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个建筑物,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条件,编制程序繁简不一。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一般编制程序如图3⁃2所示。

978-7-111-51560-9-Part02-35.jpg

图3⁃2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一般编制程序

6.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与交底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应及时报送上一级技术管理部门审批。审批人在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表3⁃18)上提出审批意见并由审批部门盖章和审批人签字。补充、变更施工组织设计应有编制人和审批人签字。经过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在开工前要进行交底。将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内容向施工人员交代,以便掌握工程特点、施工部署、任务划分、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各项管理措施、平面布置等,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组织手段完成施工任务。

7.施工组织设计用表格式

(1)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见表3⁃18。

3⁃18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

978-7-111-51560-9-Part02-36.jpg(www.xing528.com)

(2)土方平衡调配表见表3⁃19。

一个建设项目在基础处理时有大量土方的出与进,必须进行调配与平衡,需以图表表示。

3⁃19 土方平衡调配表

978-7-111-51560-9-Part02-37.jpg

(3)垂直运输量计划表见表3⁃20。

现场垂直、水平运输,确定标准层垂直运输量(如砖或砌块、砂浆、模板、钢筋、混凝土、门窗和各种材料、构配件等),必须编制运输量的计划,并以列表方式表示。

3⁃20 垂直运输量计划表

978-7-111-51560-9-Part02-38.jpg

(4)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表见表3⁃21。

根据施工具体需要和要求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其主要内容有:技术准备(包括熟悉图样和图样会审、编制和审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预算等),现场准备(包括测量放线、拆除障碍物、现场“三通一平”、有关生产、生活的临时设施用垂直、水平运输设备的搭设),劳动力、材料、机具构件和加工半成品的准备,以及与专业施工单位的联系和落实。

3⁃21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表

978-7-111-51560-9-Part02-39.jpg

(5)工程材料需要量计划表见表3⁃22。

工程材料需要量计划根据工程预算、预算定额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是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

3⁃22 工程材料需要量计划表

978-7-111-51560-9-Part02-40.jpg

(6)工程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表见表3⁃23。

劳动力需要量计划根据工程预算、劳动定额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是安排劳动力的平衡、调配和衡量劳动力耗用指标的依据。

3⁃23 工程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表

978-7-111-51560-9-Part02-41.jpg

(7)构件和加工半成品需要量计划表见表3⁃24。

构件和加工半成品需要量计划根据施工图(包括型号图、标准图)及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是落实加工单位,并按所需规格、数量和需要时间组织加工和货源进场的依据。

3⁃24 构件和加工半成品需要量计划表

978-7-111-51560-9-Part02-42.jpg

(8)施工机具、设备需要量计划表见表3⁃25。

施工机具、设备需要量计划根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编制,用以落实机具、设备(包括机具型号、规格)来源、组织机具进场日期。

3⁃25 施工机具、设备需要量计划表

978-7-111-51560-9-Part02-43.jpg

(9)工程运输计划表见表3⁃26。

工程运输计划根据材料、构件和加工品、半成品、机具计划、货源地点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主要用于组织运输力量、保证货源按时进场。

3⁃26 运输计划表

978-7-111-51560-9-Part02-44.jpg

(10)工艺质量检测计量器具配备一览表见表3⁃27。

3⁃27 工艺质量检测计量器具配备一览表

978-7-111-51560-9-Part02-45.jpg

(11)混凝土、砂浆试块制作计划表见表3⁃28。

3⁃28 混凝土、砂浆试块制作计划表

978-7-111-51560-9-Part02-46.jpg

混凝土、砂浆试块制作计划根据不同结构形式的建(构)筑物、混凝土浇灌量、砌体数量及有关规范规定编制。

(12)工程技术复核计划表见表3⁃29。

3⁃29 工程技术复核计划表

978-7-111-51560-9-Part02-47.jpg

工程技术复核是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自行检查复核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防止施工中的差错、保证工程质量、预防质量事故的一项有效的技术管理制度。复核内容包括建筑物龙门板的轴线尺寸和标高,基础灰线、桩基定位、模板的轴线、断面尺寸和标高,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型号、安装位置、搁置长度和标高、砖砌体的轴线尺寸和皮数杆,屋架、楼梯钢结构的大样图,主要管道、沟的标高和坡度及其他根据工程需要自行拟定的复核项目。

(13)隐蔽工程验收计划表见表3⁃30。

3⁃30 隐蔽工程验收计划表

978-7-111-51560-9-Part02-48.jpg

隐蔽工程项目是指上道工序工作成果将被下道工序工作成果所覆盖,完成后无法检查并关系到结构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重要部位。隐蔽检查是指对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进行的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是工程内在质量好坏的依据。把好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关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

(14)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表见表3⁃31。

3⁃31 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表

978-7-111-51560-9-Part02-49.jpg

施工总进度计划是在既定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规定工期要求,对整个建筑物各个工序的施工顺序、开始及结束时间及其相互衔接或穿插配合情况作出的安排。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时,应根据已确定的施工顺序、各施工项目(或工序)的作业时间、各施工项目(或工序)间的搭接关系,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