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英语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实施策略

中小学英语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实施策略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法治教育是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可见,法治教育是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法治人文素养,这是英语教学的应有之义。人教版七年级英语教材中可渗透法治教育的内容如表3-2。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英语水平的表演剧,或者自己编导英语情景剧,并结合内容适时地进行法治教育的渗透。

中小学英语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实施策略

(一)法治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促进人的心智发展。这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指出,主题语境是英语课程的六个要素之一,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等内容,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在“人与社会”这部分里历史、社会与文化方面,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英语课有“法律常识与法治意识等”的内容要求;在“人与自然”这一部分的环境保护方面,课程标准则规定英语课有“自然灾害与防范,安全常识与自我保护”的内容要求。

可见,法治教育是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法治人文素养,这是英语教学的应有之义。

(二)在英语课中渗透法治教育的实践

1.在教材的主题中渗透法治教育

以人教版《英语》教材为例,每册书都有若干单元(UNIT),每单元有明确的语言目标。有的语言目标,如“确认物品所属关系”本身就是法律问题,即所有权问题。还有若干单元可以强化学生遵循交通规则、学校规章制度的意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单元话题进行法治教育渗透,但需注意渗透法律内容的多少因内容而异,切莫喧宾夺主。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教材中可渗透法治教育的内容如表3-2。

表3-2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课程内容与法治教育对应

2.在英语情景表演剧中渗透法治教育

英语情景表演剧围绕剧本开展听、说、读、演等教学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综合性和创造性于一体,是备受师生青睐的教学形式之一。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英语水平的表演剧,或者自己编导英语情景剧,并结合内容适时地进行法治教育的渗透。

有教师在教四年级下学期“Unit5 How much is it?”这一课时,让学生进行购物的情境演练,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组,组内成员自由分工,结合所学主题句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对话创编,并事先安排一名学生把自己所卖物品的价格定在正常范围之外,还将商品有意损坏,强行让顾客购买,于是课堂上就有了下面的一幕。(www.xing528.com)

S1:Good morning! Can I help you?

S2:Thank you, I want to buy a pen.(同时拿起一支笔询问)

How much is it?

S1:It’s 100 yuan.

S2:100 yuan? It’s too expensive(学生露出惊讶之状)

S1:Look, This pen is bad, You must buy.

…………

学生表演之后,我借此机会引导学生讨论: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你会怎么做?100 元一支的钢笔本身从价格上来说就超出正常范围,而剧中的店主还以次充好,强迫顾客购买本就损坏了的钢笔,他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17]

再如,有教师以《小红帽》童话故事为蓝本,改编了英语情景剧《小红帽》。在排练时,在表演后,教师结合故事情节,进行了珍爱生命的法治安全教育—小红帽不可相信大灰狼,由此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3.在生活中的话题里渗透法治教育

有学校曾经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班里的学生5—6 人分一组,将从采购食材到制作成一道菜的过程全部用英语记录下来,并制成视频提交。这里就涉及学生对法律内容的实践。所购食材是否是标有“QS”[18],有生产许可;商家是否保证了消费者的安全权,这些都是法治问题。在教师点评时有必要进行相关法治教育渗透。

英语作为语言工具,承载着培养人文精神的工作。北京市英语中考八大话题之一就是环保健康主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法治教育点。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中,渗透环保法、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帮助学生理解立法目的、立法意义,会加深学生对此话题的理解,也会使学生言之有物,丰富学生英语作文的思想性、人文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