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关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很多,但并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总的来说,课程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综合两种观点,可以将生物课程资源视为生物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可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多种多样,但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生物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进入生物课程,与生物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生物课程资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生物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是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一)生物课程资源与生活的关系
德国杰出的思想家胡塞尔(F.Husserl)认为,“生活世界”是直观的、具体的、现实的和历史的,因而也是丰富的,它给人以感性的生存基础。“在生活世界中,人通过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感知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这种直接的知识逐步典型化,就形成了生活世界的概念,这些观念经概念化和体系化,产生科学理论。”因此,“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的理性沉淀物,是生活世界的抽象图景”。“人在科学世界里所获得的理智方面的发展,只有回溯到现实的生活世界中才能被赋予其人生的意义,并且只有回溯到现实生活中,理性才能作为理性而显现出来。只有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能满足人在理智、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发展的基本需要。生活世界为人成为‘人’提供了全部共同的、基本的要素。”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就是人们的生活,生活泛指生物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人的生活与生物的生存有着很大的不同,不同在于,人的生活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人是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人的生活是一种主体意识的执行过程,人知道怎样更好地去生活。生物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生物课程内容有利于增强生活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如《分子与细胞》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视角认识细胞,将细胞看作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按照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发展变化规律的顺序来建构整个模块的知识体系,充分体现了生命系统的层次性、整体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特征。从系统的观点来看,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人也是一个系统,是生命系统其中的一个层次,也具有生命系统的特征。通过学习细胞,我们也能增进学生对人这个系统的理解,从而能更好地理解人自身的结构特点、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人与周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模块共分为六章,在第一章的前面还有“科学家访谈”,主要涉及生物技术方面的内容,但与人类的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第一章《走近细胞》引领了整个高中生物的必修模块,有绪论的功能,是对所有内容总的概括,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主要是通过思考与讨论、实验等活动来认识细胞的物质基础,强调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较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也体现了细胞是一个整体,各个结构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观点。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主要说明了细胞与外界是能进行物质交换的,细胞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同时也能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体现了生命系统的开放性。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则从能量的角度出发来告诉我们细胞是怎样获取能量的,以及细胞是如何利用能量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很大的联系。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告诉了我们细胞产生、长大、成熟、分裂、衰老以及凋亡的过程,与我们人类的生命历程是一样的。此外,也介绍了给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细胞的癌变。它能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生理原因,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从而学会与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
另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到,这里的“生活”应指学生的生活,什么是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就是学生过去已有的生活经验、现在每时每刻周围的日常生活环境,以及将来将要面对的工作生活。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真实的生活,不是教师可以编造的虚假事例;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熟悉的大众生活,而非陌生的特殊生活、过时的历史生活;学生的生活应是有价值的文明生活,而非无意义的庸俗生活;学生的生活应是流畅有序的生活,而非杂乱无序的生活;学生的生活应是回归蕴含生命意义的生活,而非肤浅空洞的生活;学生的生活还应是回归完整的多元生活,而非狭隘单调的生活;学生的生活还应是回归丰富的个性化生活,而非呆板的模式化生活。理解了学生生活的特点,教育才能有针对性地增强学生生存与生活的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这就要求生活化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把重点放在最重要的知识与技能上面,处理好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之间的关系,让资源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世界。全面关照学生的认知、体验、探究和感悟等多种生活形式,重视技能的学习、方法的掌握,着眼于给学生终身有用的知识和能力。
因此,生活化生物课程资源,它强调的生物课程资源,是维持学生生活的教育、增强学生生活品质和生活品位的生物课程资源。它强调通过生物课程资源的生活化,使学生在感受生物趣味性、实用性的基础上,领悟和认识生物学科在解释周围环境各种自然与人文特征的独特作用,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欣赏生活、规划生活。
(二)生活化生物课程资源的特征
1.直观性
直观性指生活化生物课程资源是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学生学习陌生、抽象的地理知识铺设台阶,引导学生由现象深入本质。生活化生物课程资源是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创设情境,使之能在科学世界和学生思维之间搭建桥梁,从而帮助学生走进知识。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准确领会这一要求,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来创设情境,由于学生已具备相应的生活体验,对情境内容就能准确领会和深入理解,这样的“生活化”生物课程资源就起到了“铺路”“搭桥”的作用,让学生感到清晰、畅快,给学生理解知识开设了快车道。如在学习“应激性”与“反射”相关内容时,一位学生在课下小声说话,这时教师点了这位学生的名字,学生听到教师点名,纷纷往被点名学生的方向看,这位学生抬起头看向老师,然后站了起来。此时教师就可对这种现象展开分析,“点名”是一种“刺激”,学生抬头属于“条件反射”,而起立是“反应”,这整个过程就属于“应激性”。学生听到教师的讲解后,即刻理解了“应激性”的概念,同时也对精力不集中的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与警告作用。像这样,生活化生物课程资源要求教师在选择资源、创设情境时,要充分了解、准确把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要注意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尽量使生物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相对接,这样才有利于将生物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www.xing528.com)
2.实用性
实用性指生活化生物课程资源是用贴切的生活情境准确反映生物学道理,以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生活化生物课程资源作为联结生物课程与学生思维的桥梁,不仅要准确对接学生实际,还要准确对接生物课程内容。推进生物课程生活化,让学生从感性入手,来实现理性突破,促进思想、情感的升华。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所选择的材料要典型,能准确、贴切地体现科学知识。以“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一知识点为例,在教材中是以图(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在图中,画出了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红细胞在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中的状况,分别说明了细胞吸水、失水和动态平衡时的形态。通过看图,学生确实能理解这一知识点,但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没有帮助。为了让这个内容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生活产生影响,我们可以引入以下案例。学生都爱喝饮料,那么当我们口渴的时候,是喝饮料解渴还是喝凉开水解渴?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就会回忆,并回答问题。根据自己切身的体验,学生发现,喝凉开水解渴,而很多饮料都是不解渴的。这时,老师追问原因,学生就会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凉开水的浓度低于我们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我们喝了凉开水后,细胞会吸水,我们就会感觉解渴了。但有些饮料的浓度很高,高于我们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我们喝了这些饮料后,细胞会失水,我们就会感觉更渴。这个例子会让学生印象深刻,而且会教育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尽量少喝饮料,多喝凉开水。这样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点,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来说更有意义。
3.实践性
实践性指生活化生物课程资源是以真实的现场情境让学生学以致用,既获取知识,也掌握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生活化生物课程资源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利用各种教学媒介创设模拟现实生活的虚拟情境,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使生物课程直接与社会现实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将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社会现象相结合,还要注意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使教学情境更多样,使学生学习途径更宽广。同时,教师还要在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与方法技巧,如观察、调查、考察、查阅等收集信息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排查、综合、归纳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在安排实践活动时,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情况对其进行合理分组,保证学生全员参与,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如教师可借助周末时间,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新鲜水果的保存”。为了充分保存水果中的水分,有些小组把水果放到了塑料袋里,并用电风扇吹;而有些小组则将水果直接装到了密闭的容器中。当不同的小组拿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时,教师应对其进行指导,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生活技能。需注意的是,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同样需要注重生活化,由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隔壁邻居非常喜欢养花,在阳台上养了各式各样的花,到了冬天,害怕花被冻死,就把花搬到了室内,但从此以后,邻居在晚上经常会觉得胸闷气短,请同学们进行反思与探讨,帮一帮这位邻居。这样的场景学生会觉得非常熟悉,因此在解决时,也会非常积极,如此便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4.丰富性和开放性
生活化生物课程资源具有丰富和开放的特点,它以其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所以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学校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为创造性地实施中学新课程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