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生物课程资源特点及影响

中学生物课程资源特点及影响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资源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具有主观性的是人,对其开发利用的程度则取决于其生命载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和评价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基础和平台,对其开发与利用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课程资源从其非生命载体形式来看是有限的,但其生命载体的“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中学生物课程资源特点及影响

(一)广泛多样性

从对课程资源类别的划分上就可以看出其广泛多样性。课程资源不单单指教科书,也绝不仅仅限于学校内的各种资源,它涉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中所有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目标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教育资源,它分散在学校内外的方方面面。另外,课程资源广泛多样性的特点不仅表现在其分布和形态上,也体现在其价值、开发与利用的方法、途径等方面。

(二)多质性

多质性,简单来理解就是每个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同,那么对此事物的描述就不一样,看待它的价值也就相应有高低之分,对利用此事物的使用途径自然也就会不同。同一课程资源对于不同的课程来说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因此课程资源具有多质性的特点。比如说,一株绿色植物或是一头动物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材料,也可作为美术教学中绘画的对象,还可用于环境、生态的研究学习;同样是一件衣服,它的色彩、质地、产地、做工等,每个方面都是可以作为一个研究的方向,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三)客观性

客观性,即事物客观存在,课程资源也不例外。与学校的正式课程相比,课程资源可能不那么规范、系统,但也可以根据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需要,经过筛选、改造后加以利用。课程资源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具有主观性的是人,对其开发利用的程度则取决于其生命载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具体性

尽管课程资源各种各样,但由于地域不同,可供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地域条件、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道德意识及宗教信仰等有其独特性,相应的当地课程资源就具特色;同时学校的性质、规模以及办学条件等的不同,学校和教师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的形式就必然是千差万别。因此课程资源在地域开发上包含着具体性。(www.xing528.com)

(五)间接性

有相当一部分课程资源在课程设计之前就已经存在,它具有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支持课程实施的可能性,但还不是现实的学校课程或课程实施的现实条件。和间接性相对的是直接性,间接性只不过是比直接性覆盖了一层面纱。课程资源的教育性不像学校里所教授的各学科课程那样明显、直接,这部分课程资源就需要经过筛选、改造、转化,去掉那层面纱后,才可能成为学校课程或有利于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比如隐形课程资源中的师生交往方式、校纪校风、校园文化、班级的学习氛围、学生对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六)价值潜在性

价值潜在性是说它本身一般不单独体现价值,只有依托于某事物才体现其价值。课程资源的潜在价值体现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中。课程设计者要根据国家的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和价值导向来筛选课程材料,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筛选课程资料,对课程资源取舍的这个过程,体现了课程资源的价值性。课程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和评价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基础和平台,对其开发与利用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

(七)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具有内生性

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具有内生性,是指它可以能动地产生出比自身更大的教育价值,在课程资源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课程资源从其非生命载体形式来看是有限的,但其生命载体的“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科专家、课程专家,乃至学生、家长和部分社会人士等作为了这种具有内生性的课程资源的主要生命载体,他们自身创造性智慧的释放和创造性价值的实现,是课程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