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外资源弥补校内不足,信息化资源分类

校外资源弥补校内不足,信息化资源分类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能为新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信息化课程资源通常可以分为数字音像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和学科教学网站三大类。另一类是围绕课程内容的各个方面,例如为生物课程中基础知识、考试内容等提供资源、参考和辅导的网站,我们称之为内容型学科教学网站。

校外资源弥补校内不足,信息化资源分类

美国课程专家泰勒根据其课程设计的程序,把课程资源分为四种类型:目标资源、教学活动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和制定评估方案的资源。

我国对课程资源的分类大致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三类

1.校内课程资源指在学校内的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等),校内人文资源(如教师群体、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纪校风等),各种学校或学生活动(如实验实习、座谈讨论、社团活动、参观学习等)。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好校内的生物课程资源,是开发与利用好校外生物课程资源的首要条件。新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和适切程度。

2.校外课程资源指除学校内的课程资源外的所有课程资源,包括家庭、家长、亲人、朋友、社区以及整个社会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教学设备、设施和条件。其中,家长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对孩子的教育教养方式,生活和工作的方式、方法、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会作为课程资源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社区当中的图书馆、科技展览馆,农村的自然环境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能为新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3.信息化课程资源是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而发展起来的新型课程资源。具体而言,信息化课程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具有课程价值的各类教学资源,这里的“具有课程价值”就是指“能够直接成为课程活动内容或支持课程活动进行”。校内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础与依据,校外课程资源与信息化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拓展与补充,对三者的联合开发是合理利用资源的最佳手段。

信息化课程资源的类型:从资源的使用对象和功能看,信息化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两种。前者是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备课、课堂演示、编制试题等)服务,实现一定教学功能的各类信息化内容和材料,后者是支持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外练习、复习、自主学习等),具有学习利用价值的各类信息化内容和材料。

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信息化课程资源通常可以分为数字音像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和学科教学网站三大类。

(1)数字音像教材。数字音像教材是指以CD、VCD、DVD光盘等数字存储介质为载体的录音录像教材,通常表现为课文朗读、课堂实录、教学录像、专家讲座等形式。该类资源主要为教师备课上课服务。

(2)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泛指各种能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按照与课程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与课程内容无直接联系但可支持课程活动的,我们称之为工具型教学软件。以生物为例,Endnote,Reference Manager等专业参考文献查询软件,可用于辅助备课的软件,Original,SPSS等易于使用的科学用途数据绘图与数据分析处理工具软件等教师辅助软件,均属此类软件。该类软件主要用来提高课程活动的效率、效果以及降低课程活动的难度。

另一类是包含特定教学内容的,我们称之为内容型教学软件。根据内容特性的不同,又有教科书配套软件、课件软件和能力专项训练软件三种类型。问酷高中生物软件是一款帮助高中生学习高中生物的软件,它不仅包含了教材上的所有知识,还有海量题库教学,其内容范围往往为课程内容中的某一课或某一主题,主要用于辅助教师课堂教学或学生巩固课堂知识。

(3)学科教学网站。学科教学网站是指基础教育阶段,具有学校、教师和学科鲜明教育教学特色,以某学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活动为核心,提供资源、参考、辅导和服务的网站。根据对教学活动支持方式的不同,学科教学网站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与学科教学内容无直接联系,却能为学科教学活动提供服务或帮助的网站,我们称之为工具型学科教学网站。如生物帮生命科学网,它是中国最大的生物技术生物科学门户网站,可提供最新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资讯信息,包括最全的生物产品库、生物学、生物产业、生物化学、行业研究报告以及实验技术服务。

另一类是围绕课程内容的各个方面,例如为生物课程中基础知识、考试内容等提供资源、参考和辅导的网站,我们称之为内容型学科教学网站。根据内容范围的不同,内容型学科教学网站又有两种:一种是专题型的,即专门提供课程某一方面内容资源、参考和辅导的。另一种是综合型的,即提供两个方面及以上课程内容资源、参考和辅导的,如生物学科网——中国最大的中学学科网站,集当代先进技术、教育理念、数字出版于一体的生物学科资源下载网站,全面提供生物试题、生物课件、生物教案、生物学案、生物素材等。从搜索的结果看,专题型学科教学网站相对比较缺乏,而综合型学科教学网站非常多,是目前学科教学网站的主要部分。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而新课程推行的时间不是很长,所以从总体上看,目前专门面向学生学习的学科教学网站并不多,一般都是服务于教师教学的网站。(www.xing528.com)

(二)按照课程资源的性质来分,课程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自然资源,简单理解就是来自大自然的真真切切的事物,比如动物植物微生物食物链生物圈,这些可以用于生物学课程教学;地形、地貌和地势等这些可以用于地理课程的教学;气候、天气预报、四季节季相、二十四节气等,则适用于作为气象学的资源。学生在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有了对大自然的了解,懂得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等知识。

社会课程资源包括公共设施和公共场所人类的交际活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建立的人际关系、群体的行为规范、同辈团体的影响、个人的人格特征、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价值观、信仰、宗教伦理、风俗习惯等,这些社会资源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成为课程资源,引领和影响学生群体的发展。

由于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它们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内容,但是它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起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来分,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能够成为课程的来源,它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对象,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条件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却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不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直接对象,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例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和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施、设备和环境等因素。

(四)根据存在方式,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显性课程资源(Dominant Curriculum Resources)和隐性课程资源(Recessive Curriculum Resources)

显性课程资源是可以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设施和条件,如教室、教材、教师、学生等,这些看得见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都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资源。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形式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影响的课程资源,如校纪校风、校园文化、班级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教学风格、师生互动模式、教学管理模式等。隐性课程资源不能构成课程的直接内容,但它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素质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隐性课程资源更多地存在于校园内人际交往和人际活动当中,对它的开发与利用得付出辛勤的努力和劳动。

(五)根据呈现方式,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文字资源包括纸质教材、图书资料、教学辅助材料、期刊文献等。文字资料记载和传承了人类文化的精华,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文字资料,延续着人类的文明。实物资源主要指教学教具、标本、模型、挂图等,实物课程资源具有形象、直观、具体的特点。活动资源则包括年级和年级之间的教学活动、各种综合实践活动、科技小组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班级活动、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合作讨论活动等。充分开发与利用活动课程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我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从做中学会学习。信息化资源包括各种电子教案、教学光盘以及各种网络和媒体所承载的信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应用越来越多,它从多方面影响着传统的讲授学习,使教学方式发生了变革。

(六)依据课程资源的载体,课程资源可以分为生命载体和非生命载体

非生命载体是指条件性课程资源,比如课程标准、教学用书、各种教具、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物质设施和条件。这些非生命载体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具有智慧、主动性的人来进行,人就是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形式。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主要是指了解并掌握课程素材且具有教学素养的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科专家、课程专家、学生、家长和部分社会人士等,他们构成了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生命载体的内发性、生成性和创造性对课程目标的实现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七)其他课程资源分类

如郝德永在《课程研制方法论》中从课程的制约因素角度出发,将课程资源分为三类,即原生性课程资源——知识;内生性课程资源——学生;外生性课程资源——社会。其中知识和学生两个维度在传统的课程中已经涉及,而社会性的课程资源才是我们目前教育所缺乏的。还有,根据哲学观也可以将课程资源划分为三大类: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和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围绕的中心不是学科体系而是学生,课程内容也不是既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校中学生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中心课程强调的是对社会的改造或适应;学科中心课程强调的则是根据知识的内在性质和逻辑结构来组织学校课程。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主要以学科和社会为中心来组织课程资源,往往忽视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这也是今后的课程资源开发应所偏重的方面。

最后,依据国家关于课程管理权限来划分,学校教育涉及的课程资源可划分为国家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和学校课程资源(亦称校本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进行划分,是便于学校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无论哪种分类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各个学校应根据自身所具备的办学条件,建立起对课程资源比较科学、合理的观念,开发和整合现有的课程资源,从而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促进课程有效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