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法建议】
现代文的内容理解对教师来说要求较高,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解读能力,教会学生解读时在把握作者写作目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并调动个人经验,个性解读内容表达。
1.分析写作背景,理解价值取向
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从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入手的,这固然是有道理的,毕竟这些内容是理解文本内容的依据之一,有时甚至是重要依据,但总体上来说,了解写作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作品主旨。大部分文章是可以通过文本信息获取的,文中的社会环境、人物言行,甚至是一些相关的议论、抒情等,都可在字里行间包含这些背景信息,因此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着重通过文中信息的挖掘来把握,但对于文本信息不够,产生阅读障碍或者理解障碍的情况下就更要关注相关背景,像《背影》这样一些写实性文章,文中尽管有许多背景信息,但这些信息仍不够,如果不补充朱自清当时的家庭背景,特别是父子间的长期冷战导致的隔阂,显然是很难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初衷的。由此可见,对写作背景的分析,不能是为了分析而分析,更不是一个独立的、必需的环节,而是要根据作品需要或是阅读需要,以灵活的方式在必需的情况下加以呈现或补充。
示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片段:“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不少老师在教这段话时都让学生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这是对的,但圈出后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肖绍国老师在执教这段话时是怎么做的呢?
聚焦动作——肖老师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在“半跪”这一动作细节上,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救助车夫的画面,让学生说鲁迅先生的哪个动作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学生集中到“半跪”,老师让学生演示半跪的动作后说说有什么感觉?
还原画面——教师描述画外音,让学生想象救助车夫的画面后,再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鲁迅就这样跪了许久?孩子们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找到了理由,给学生一种震撼,因为就这样在凄风冷雨中半跪着的可是大文豪、当时的名流鲁迅呀。
深化感悟——最后提升到:这一跪,跪出了什么?(学生创造性地说:跪出了心疼、跪出了同情、跪出了怜爱……)这一跪,牵动了车夫的心。这一跪,牵动了周晔的心。这一跪,牵动了万千读者的心。这一跪,跪出了鲁迅先生博大的“爱”。
肖绍国老师抓住“跪”这一动作,通过生活画面的还原,联系时代背景,重锤击打,研磨细品,使得文中人物形象越加丰满,更让学生领悟动作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思想方面所产生的语言功效。
2.结合文本语境,准确解读文本
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必须充分结合文本语境,通过文本显形的字面表达含义以及隐性的思想表达含义,来全面准确理解内容,从而品味作者所想传递的作品内涵。一是结合语篇语境,分析基本内容。作者思想的表达,总是借助语言文字,通过上下文词语叙述,传递所需表达的信息。学生阅读也不是一种单向的信息接收过程或对语句的单纯解码而获得文本意义,而是必须借助现有的生活经历、语言知识、阅读知识,立足文本整体,正确了解作者通过文本传递的信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通过情节的梳理,让学生掌握基本内容。二是结合情景语境,分析人物性格。对于文学作品,作者更多的是通过情节内容的叙述来塑造、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合理分析又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情节内容,因而理解文章内容时要结合情景语境,注重人物言语行为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说话人的方式、语气等因素的分析,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教学需要,巧妙设计创设情境,激活语文课堂,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体验、领悟,理解人物的言行。三是结合文化语境,把握主题内涵。人物的活动不但有空间、时间,更是有时代、文化背景的,那些时代、文化背景所构成的文化语境,对于在基本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真正挖掘文本的主题内涵,是大有帮助的。教师在教学时尤其要注意让学生去关注一些看似与文章内容无关的语句,千万不可一笔带过,无视其内在作用,而要去合理点拨、引导,让学生咀嚼体味,悟出其中的内在意蕴,获得相应的审美体验。
示例☞朱自清的《春》一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在进入教材时却遭到了任意的篡改,而且未加任何说明,这种修改曲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遮蔽了文章原有的艺术底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对于原作品的初体验。“例如:【原文】水长起来了。【改句】水涨起来了。若让如今的小学生来修改病句,怕是也会做如此的改动。中国文字所特有的语言魅力,早就被一些外文语法的条条框框所破坏殆尽。按所谓的现代汉语语法看,似乎‘水涨’不错,因为‘涨’意味着水位升高。可是当你完整地读一读原文第一、二自然段时,就会有所感悟:‘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原来这五个短句全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长’是人格化,而‘涨’只不过是写实而已。‘涨’虽然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但它却破坏了排比的几个短句在修辞手法上的一致性,所以修改的‘涨’较之原文的“长’,逊色多了。”[4]
3.选取相关角度,深化内容理解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并获得情感体验,在这一阅读教学过程中,关键是要让学生参与进来,教师更多的是发挥引领者、指导者的作用,引领学生走进作品的情境和作者的内心深处,使学生与作者或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并指导学生学会相关的方法,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当代德国美学家伊瑟尔提出了“召唤结构”,他认为文学作品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和“空白”,这是文学文本区别于非文学文本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也使文学作品具有了文本理解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促使读者激发原有认知,融入文本,寻找作品的意义,并获得感受,产生情感,填补空白,作出相应的想象和解释。所以要让学生能对文本内容有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教师就有必要首先研究文本中有哪些“不确定”和“空白”,能否设计成问题或是线索让其成为教学环节,展开必要的研读、讨论、训练或是研究,这既是让学生成为阅读理解的主体,让学生获得自我阅读体验的过程,也是使学生学会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效果的重要途径。
示例☞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先生教学《皇帝的新装》,其主要教学过程:(1)学生阅读全文,用一个动词概括故事小情节;(2)展开讨论,从同学们归纳的动词中找最恰当的一个(骗);(3)讨论故事中人物被骗的原因;(4)讨论孩子没有被骗的原因。全文的教学紧紧围绕一个“骗”字,放得开,收得拢,进得去,出得来,既研读文本,又训练思维,学生主动,教师引导,堪称阅读教学的经典。
【学法建议】
读懂一篇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写了些什么,更要知道作者为什么而写,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并从中获取阅读的相应体验和感悟。因此,拿到一篇文章后,我们要关注文章的写作目的,通过相关的背景或文中的信息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重点就文中内容加以深刻分析,知道文章所写的内容和主旨。
1.了解作家作品,把握写作目的
文章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有感而发的产物。当时的社会情况如何,多少都会在作品中有所反映,且带有明显的主观情感,因此,通过文章的相关背景,或是思路的简单梳理,也是把握写作目的,理解写作主旨的重要途径。
(1)了解写作背景
社会是处于变化和发展过程中的。因而作者的思想总是受到当时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所创作的作品内容、人物形象都会明显带有当时社会的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如果我们用现在的眼光来分析、解读当时的作品,就会无法正确理解作品内容。因此解读一篇文章,我们要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作的,只有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将它放入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分析,才能客观、全面地理解文章。
示例☞鲁迅《藤野先生》一文,我们只有了解了鲁迅先生在青年时期留学日本时清末衰败、饱受列强欺凌的社会大背景,才能理解文中鲁迅先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毅然弃医从文后以笔作枪、战斗不止的爱国心,才能明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藤野先生这种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极大关心鼓励和真诚帮助的精神和行为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从而使藤野先生走进学生心中,逐渐成为学生脑海中一个亲切而感人的难忘形象。
(2)研读写作意图
作品是作者自己用文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看法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作者的家庭出身、人生经历、社会思想、生命体验,甚至还可以联系作者的创作历程等来研读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有效解读文章内容。另外我们也可以结合作者的创作风格与主体思想倾向。这一条对那些文体特征特别明显的作家尤其适用,比如像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呼兰河传》,巴金的《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鲁迅的小说、杂文等。
示例☞冯骥才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有着悲剧性的遭遇,因而作者一度以“失败者”自居。在某次世界大赛中,中国体操队某队员、奥运冠军,在比赛中出现重大失误,最终憾失金牌。在随后进行的自由体操比赛中,她因为心情受到影响,再次出现坐地重大失误,与奖牌无缘。比赛结束以后,她含泪向全场三鞠躬。作家冯骥才在知道这件事后,写下《献你一束花》记录下奥运冠军回国时在机场的细节,希望人们不仅能享受成功,也要能正确对待失败,因为鲜花同样应该给予每一个为之奋斗的人,这实际上是作者借文中失败的女运动员来表达自己希望得到鼓励和支持的写作意图。(www.xing528.com)
(3)简析写作思路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作者一般会因文章内容特点或体裁不同而有所不同。如记叙文采用顺叙,可以使事件的来龙去脉十分清楚;倒叙能够通过眼前的人或事与过去的人或事进行对比,强调突出主旨;而插叙则是对主要情节的补充,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周密,主旨更鲜明。又如说明文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明确作者是从哪一个角度、用哪一种方式介绍说明对象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全面地理解文章内容。
示例☞于丹在她的《宁静是一种生产力》一文中,首先引用清人张潮《幽梦影》及《菜根谭》作为理论论据,然后选择《木匠与师傅》的故事作为事实论据,最后阐述《庄子》中“水静犹明,而况精神”,以哲学的角度论述宁静是一种生产力。从古至今,从文献资料,到身边听闻,完整而有力地阐述了一个人能够平心静气,就能够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强调了宁静有时也是一种生产力这一观点。
2.沉浸文本之中,理解文章内涵
现代文阅读的关键在于读懂文章写了什么,知道作者在文本中要表达什么主旨,因此,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可以抓住文章的标题,通过关键语句、重要词语等捕捉到有用的信息,由此理解文章的内涵。
(1)分析文章标题
分析文章标题,往往可以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首先,标题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倾向,特别是标题中那些具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其次,标题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写作内容和写作顺序。再次,标题还是串联文章的线索。另外,如果标题运用了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如象征、比喻、一语双关等,分析它们的作用,也可以看出作品的内涵。
示例☞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标题中,可以捕捉到一些信息:“从……到……”既表示这篇课文以空间的转换为序,大致包括“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部分的内容,其中的过渡段就是文章内容的分界线;同时“从……到……”又暗示感情色彩的变化,那么到底是什么样一种变化,则可以在阅读时稍加关注就可看出,而变化的焦点就有可能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因此,这样一个标题,我们在阅读文章前就可以有一个初步的判断,而后的深入阅读可以带着这些分析去具体验证。
(2)感悟关键语句
关键语句在记叙文中能起到点明中心,抒发情感,揭示主题的作用;在说明文中能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也能阐释科学原理;在议论文中可以论证中心论点等。因此,把握关键语句,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关键语句往往在开头和结尾部分,以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开头的语句一般会总领全文,渲染气氛,或奠定情感基调等。“卒章显志”是文章常见的写作手法,作者常常用明确的语言点明中心。中间段落的关键语句往往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把握文章内涵也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示例☞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中有这样一句:“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个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我爱我母亲”统领全文的感情基调,“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更表明了文章的中心。在这篇文章中,还要特别引起关注的语句,是“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句话,因为这是作者感情的升华,也使文章中心主题得到深化,同样是关键所在。
(3)关注重要词语
文章的内涵往往通过作者的议论和情感抒发表达出来,因而我们在理解文章的内涵时,可以通过抓住文中带有议论性和抒情性的词语来理解。写人的文章,可以关注那些揭示人物品质、性格特点的词语;记事的文章,可以关注那些揭示事件本质的词语。
示例☞萧乾的《枣核》一文在叙述建家庭“北海”的过程中,用了“挑”“拉”“嵌”三个动词,直通文旨。山石是“一块块亲手挑选的”,“挑”字隐含的信息是:山石不求怪异名贵,只求与家乡北海之石相似。这是多么深厚的故乡情结!山石不请别人送,偏要亲自开车“拉”,然后把“小凉亭”等儿时记忆中的标志物“嵌”入“北海”之上,于是一腔思乡念国之情也深深嵌入其中。三个动词,逼真地将文旨传达给读者,令人难忘。
3.结合生活积累,解读内容表达
阅读文章要能深入了解作者所表达的内容,并进一步把握主旨,体会出作者的深意,就必须在具体细节上进行细细品味,通过自己的已有生活积累,找个具体的角度,找到文中的依据,谈出个人的理解。
(1)发现解读角度
一部作品可以解读的角度有很多,每个读者在阅读作品后都会对作品的某个方面或者某些方面产生极大的个体体验。当我们从不同角度来解读文章时,我们获得的体验、感受是不同的。因而在理解文章内容时,可以结合自身经验,发现个性化解读角度,如从人物角度、内容角度、结构角度、语言角度等来解读文章内容;最好的方法,是选取一个明确、具体的角度,而且角度越小,越易深入理解。
示例☞冯骥才《献你一束花》一文,从内容角度看,通过叙述一个女运动员比赛失败后回国,同样得到一位女服务员的热情欢迎,表达了对失败者同样应该鼓励与支持的内涵。从结构角度看,文中插叙的运用,既可以对前面运动员的心理和举动的成因有了交代,也为下文女服务员献花作铺垫。从人物角度看,在运动员身上,读到了“愈赢就愈怕输”的压力,读到了成功的喜悦、失败的落寞;在女服务员身上,我们体会到了善良和善解人意。另外,也可从文章的语言、写作主旨等角度结合自身经历,找到更多个性化的视角来解读本文。
(2)阐发审美意义
莎士比亚名言:“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每个立场不同的人可以在《哈姆雷特》这本书里看出完全不同的内涵,阐发出不同的审美意义。因此,在阐发审美意义时,可以从所确立的解读角度出发,在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从文本内涵对我们的心灵、精神、人格以及价值观所产生的具体意义加以阐发,要求将所阐发的审美意义讲清楚,明确地告知读者阅读后所带来的启示、感悟等。
示例☞方舟子的《该不该动手术矫正近视》一文,力求说明准分子手术在近视矫正手术中的利与弊。从整体来看,文章的审美意义有两个方面:于作者而言,展现了细致而全面的资料搜集,坚持不懈的案例追踪以及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态度;于读者而言,是受益者,读者可以通过此文清晰地了解准分子手术的原理和内容、效果与风险,通过对手术案例的分析与追踪,理智地分析手术的风险是否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根据这两个整体审美意义,读者自己可以对确定的解读角度阐发出相应的审美意义。
(3)寻找文本依据
如果说,解读角度是从文本中发现一个可以解读的点,审美意义则是说出自己的具体体会、认识,而两者之间必须要有紧密的结合,所有的体会、认识均是从文本而来,是有感而发,有悟而谈,因此,在阐发审美意义时,必须要有文本内容的支持,从文本内容中找到相应的依据加以佐证。
示例☞对《孔乙己》中作为视点的伙计“我”的人物形象分析,是一个很好的解读角度。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其审美意义是“我”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类,还没有被社会熏染成短衣帮、穿长衫的一类,也不同于纯真的孩子。在文本中,出现了三类人的“笑”:一类是短衣帮、穿长衫的,他们不管地位如何,都在肆无忌惮地嘲笑孔乙己。一类是孩子,“有几回,邻舍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这是活泼可爱的孩子,这是纯真无邪的笑声。还有一类就是小伙计“我”,在别人嘲笑孔乙己的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在孔乙己教“我”茴香豆的四种写法时,“我”暗笑孔“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从这些字里行间,看出“我”既不同于短衣帮等那样一味嘲笑,也不同邻舍小孩一般幼稚凑热闹,而是自有主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