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现代文阅读方法突破:情感倾向策略与技法

初中现代文阅读方法突破:情感倾向策略与技法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欣赏《沁园春·雪》的氛围已铺垫适当。[5]2.抓住关键词句,具体分析情感文章的关键词句是分析作者写作情感倾向的有效途径。文章是作者情感的载体,作品的情感倾向是作者在作品中所反映的爱憎、好恶、赞扬与批评等个体情感认识。这里面相当重要的就是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倾向是什么,这是理解作品主旨的关键所在。

初中现代文阅读方法突破:情感倾向策略与技法

【教法建议】

情感倾向并不是现代文阅读中一个独立的环节,而往往是与人物分析、主旨理解、内容赏析等结合在一起,从中我们可以判别出作者对某种事物、事件、现象等所持有的赞同、喜欢或是反对、厌恶等的态度,这也是体现整体阅读的一个思想。

1.把握基本倾向,体验情感意境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基本倾向是正确阅读文本的起点,如果在整体阅读时没有能够把握基本情感倾向,那么接下来的阅读就很有可能会偏离作者的写作初衷,无法正确理解。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正确解读文本。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有的文章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为了获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这时候,我们要体会作者蕴含在语句中的态度,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的特定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尤其要联系词语、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理解。这些都是把握基本倾向的一些有效手段,教师在指导时要能循序渐进地加以渗透、培养。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时,要注意氛围的创设、意境的渲染,层层深入,让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个悟的过程。

示例☞一教师在教《沁园春·雪》时,先展示一幅《江山如此多娇》的山水画,让学生说出画面上有哪些景物。学生们纷纷回答:“太阳、群山、高原、白雪树林……”教师又追问:“从这幅画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们马上说:“联想到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有的说:“奔腾不息的黄河,蜿蜒曲折的长江。”有的说:“我看到巨龙般的长城,看到了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此时学生情绪高涨)教师继续启发道:“大家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学生又纷纷回答:“壮丽、雄伟、气势非凡。”教师抓住这瞬间的激情再问:“这样的意境需要作者怎样的胸怀?”至此,欣赏《沁园春·雪》的氛围已铺垫适当。于是学生放声朗读,体会诗人毛泽东面对壮丽山河而抒发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怀。[5]

2.抓住关键词句,具体分析情感

文章的关键词句是分析作者写作情感倾向的有效途径。那么,哪些是关键词句呢?从内容上来说,文中常见的关键词句主要指能揭示中心、提挈全文、概括主旨、深化内容、升华主题、引人深思的词句等;从结构上来说,文中常见的关键词句主要有能归纳和提示上下文、在结构上起启承转合作用的过渡句,能概括总结段意、收束全文思想感情的、常居于段尾或文尾的总结句,文中反复出现或前后文呼应的照应句等;从表达方式上来说,文中常见的关键词句主要有直接抒情句、直接议论句等。在具体理解分析指导时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考虑具体的语境。

示例☞小说《项链》的情节极具特色,对表现小说人物及主题有着重要作用,不过,学生在预习时针对这些内容参照相关资料就很容易得到理解。鉴于此,我把教学侧重点做了调整,在教学中迅速切入,紧扣“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小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的议论,提出问题:丢失项链这件事到底是败坏了玛蒂尔德还是成全了玛蒂尔德呢?问题一出,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对小说人物及主题进行了深层探索。很快,学生从十年前和十年后的对比中,看到了玛蒂尔德的变化。进而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假如马蒂尔德找回了项链,结果会怎样?在争论中,学生们很快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意外”使玛蒂尔德从幻想世界走入现实世界,安于贫穷生活,成为一个自食其力、个性坚强的女性,可见项链的丢失不是败坏了她,而是拯救了她。[6]

3.注重多维阅读,提升阅读感受

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是文章阅读最终要达到的目的。阅读感受的表达,需要学生将文本的经验和自身的经验结合起来,表明对于某一事物、事件或现象的看法和态度。教师在教学时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师的阅读感受不能替代学生的阅读感受。不少教师在教学时觉得学生的阅读感受不对,就会简单地加以纠正或批判,这是不正确的,我们要分析造成无法正确阅读感受的原因。一般来说,这是学生简单阅读、表层阅读,没有真正理解文本的情感所造成的,所以教师不宜急于去纠正学生的理解,而要去加强深度阅读,通过反复阅读,不断深入挖掘相应的启发点、感染点,来深化情感体验;通过比较阅读,将同质的、异质的题材放在一起阅读,来拓展情感理解;通过阅读迁移,交流阅读后的感受,撰写阅读后的心得等,来升华情感感受。只有根据实际文本运用相应的方法,或是整合地运用这些方法开展多维阅读,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感受,因为情感的体验不是靠外在力量能够实现的,必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感染、感受才能实现。

示例☞朱自清的《背影》,许多老师在讲解时,会在“背影”上下大功夫,让学生不断深入分析,学生最后产生“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之类的感受,但如果反复阅读,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应该是作者的情感倾向,那么就会得出“儿子理解父亲深深的爱”的感受,这是作者对父爱的理解。那么这样的理解是否完全符合作者的本意呢?试想,父爱是本来存在的,朱自清对父爱应该也是有过感受的,但为什么突然写到这篇文章,而且情到伤心处?我们可以联想到作者的写作动因是因一封“大去之期不远”的家信,而背景是自己与父亲之间因为父亲纳妾、工资拮据、家庭负担等矛盾,所以结合这些背景资料,我们可以让学生得出“父子间情感隔阂的消解”这样的感受。由此可见,学生的理解是否到位,相当程度上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而提供相关的其他阅读材料,让学生顺利产生正确的阅读感受,是相当必要的。

【学法建议】

文章是作者情感的载体,作品的情感倾向是作者在作品中所反映的爱憎、好恶、赞扬与批评等个体情感认识。分析作者在作品中的情感倾向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只有把握了文章的情感倾向,才能到达和作者情感的共鸣,领悟到作者的情感感受和人生见解,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真正理解、读懂作者的表达意图。

1.抓住相关要素,判定情感基调

阅读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关注作者是为什么而写,也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这里面相当重要的就是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倾向是什么,这是理解作品主旨的关键所在。因为在不同的情感倾向下,作者眼里的景物、事情的发展、人物的形象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阅读时,我们可以首先通过相关要素的把握,快速判定情感的基调,这是阅读理解、把握作者写作意图的起始阶段。

(1)从写作背景中把握情感起因

古人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只有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当作者想通过写作来表达内心的期待、向往,想要讴歌、赞美时,文章情感一般会倾向褒义;如果想要鞭挞一些丑恶现象,批评一些思想时,文章情感就会倾向贬义。所以阅读文章的第一步,我们可以简单地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大致知道作者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基础上产生写作欲望的。

示例☞《小巷深处》讲的是一对母女之间感人至深的情感经历,其实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文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当初,作者刚刚来到人世间,就被狠心的亲生父母抛弃,是一个盲女收养了她,并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在小巷深处为她安置了一个不大却温暖的家。为了能让她吃饱穿暖,盲母一年四季奔波忙碌。尽管她们的生活十分窘迫,但作者却得以顺利地长大。后来她考上了县中,不久后开始了文学创作,成为作家。《小巷深处》的发表就是为了纪念她这一段真切的情感经历,由此可见,作者带着温暖、赞美、感恩而又愧疚的思想情感写下了这篇文章。

(2)从文章标题中寻找寄情对象

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那一定是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的高度概括。有的文章标题直接点明文章的寄情对象,通过某个具体的物或是某件具体的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的文章虽在标题中有所表现,但真正的寄情对象却是另有他物,这样的一个标题只是一个引子,引出所要寄情的对象;有的会在标题中明确具体的寄情对象,但同时包含了实际所指和比喻所指两层含义。但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可以有个基本判断,也就是情感的基调是可以确定的。

示例☞《哦!冬夜的灯光》一文的标题中,“冬夜的灯光”明确了具体的寄情对象,但同时包含了实际所指和比喻所指两层含义:一是实指所指,指的是在那个风雪冬夜里农户们为医生出诊指路照明的一盏盏灯光;二是比喻所指,冬夜喻指黑暗寒冷,而灯光象征光明温暖。

(3)从情感词语中分析情感信息

文章的情感倾向一般会在行文的一些措辞中有所显现,特别是体现文章中心的主旨语句,和许多表明作者观点、心理、态度等的关键词语。有的文章在主旨句中就会用明确的情感词语来表明作者自己的情感倾向,如《哦!冬夜的灯光》中文章开头就提到了“温暖、友谊和乐观”,就为全文定下了倾向褒义的基调;有的文章虽没有明显的情感主旨句,但会有很多情感词语,我们可以把它画出来,或在旁边批注,如果情感词语是属于同一类的,那么这类文章的情感倾向就比较单一,但如果有不同情感色彩的,那就要注意变化的轨迹,分析其中的原因,再结合写作背景、文章主旨等得出全文的情感倾向了。

示例☞《警惕生物入侵》一文中许多词语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倾向,如“盲目、好、乐极生悲、灾难、令人头痛”等词,情感基本没有变化,突出的是为环境遭人为破坏而哀伤、惋惜、痛心疾首,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担忧之情。(www.xing528.com)

2.重视语句分析,分析情感表达

对文章的情感基调有了把握后,我们要通过具体的语句来分析作者是如何具体表达的,这既是验证情感基调的把握是否准确,也是对文章做具体深入了解的需要,只有对具体的语句有了分析,才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发展细节,与作者产生真正的情感沟通。

(1)重要语句中透视情感焦点

文章的重要语句通常有抒情语句、议论语句、环境描写语句等。抒情语句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作者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法,它是作者在情绪极度高昂的时候,所做的一种倾诉、呼告、赞颂或斥责,它的语言浸透了感情,极富褒贬色彩;间接抒情是作者将情感融入具体的语言中,不直接表白,在阅读分析时要透过语言把握所隐含的思想情感。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人或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的文章在叙事中夹有议论,有的文章在关键之处用精练浓缩的语言作点睛之笔,有的文章就通篇使用议论,它往往可以鲜明、深刻地体现出作者的情感态度。环境语句往往也是作者的情感寄托。因为写作是很主观的,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同样是一场雨,当你心情愉快时,这就是一场喜雨,可是当你悲伤忧郁时,似乎这就是老天爷也在为你哭泣,所以我们从分析环境描写入手,也能体会出文章的情感倾向。

示例☞比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是借助紫藤萝花来抒情的,那么紫藤萝花到底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引起作者的关注呢?这就和紫藤萝花的形态以及紫藤萝花曾经的命运有关。紫藤萝花开得旺盛,充满了生命力,这就是它的特征。这一特征吸引了作者,作者联想到紫藤萝花曾经的命运——和生活腐化有关导致了紫藤萝花的稀落以致最后彻底消失。过去的紫藤萝花和现在重新焕发生命力的紫藤萝花促使作者产生了新的领悟——作者联想到自己和弟弟的经历时内心的焦虑和痛苦忧伤消失了,也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7]

(2)特殊句式中感悟言外之意

在写作文章时,作者一般都会根据语言习惯选用较为常见的句式,但有时为了增加语气效果,突出强调某一内容等,也会变换句式,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在阅读现代文时,除了关注一般语句的情感外,尤其要留意一些特殊句式,因为这些语句的效果更加明显,比如运用感叹句、反问句否定句以及倒装句等,在情感的表达上都要比陈述句来得更强烈。

示例☞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篇末出现四个感叹句:“那儿的树木虽然远不如山上的小草高,但它却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啊,我听见了,听见了那莽莽群峰和高高天庭上震荡的回声:我是森林!”“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愿你们创造更多的奇迹!”经历几千年、几万年的百般摧残,孱弱的小苗竟然创造了强韧而勃发的生命!“我是森林!”的反复呼告加之感叹号的收束,极富表现力地写出了地下森林战胜苦难、重获新生的欢欣与自豪。作者相信钢铁般的地下森林,在千锤百炼之后,一定会坚不可摧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这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展望空间。[8]

(3)表现手法中分析情感蓄势

表现手法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比如象征或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比如欲扬先抑,就是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然后深入挖掘事物的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还有借景抒情、对比、想象联想、渲染烘托等。

示例☞《小巷深处》文中多处写到了“小巷”,又多处写到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深入思考一下,我们会发现它们在表现母女情感上的作用非同小可:首先,“小巷”和“竹棒”作为线索串联起母女俩的情感,使文章结构紧致,有条理。其次,“竹棒”和“小巷”都有象征意义,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深深的“小巷”,是家的所在,记录着母亲辛勤养育“我”成长的过程,寄托着盲母给我的深深的爱;而“竹棒”不仅提醒着读者,“我”的母亲是个盲人,竹棒是她的依靠,突出了母亲自立顽强的形象,也暗示着“我”就是母亲的竹棒,作者在开头就描述了别人劝盲养母的话:有个孩子比拿着不知冷热的盲人竹棒好,其中还说到了养母捡了“我”后,从此不再用那竹棒。当“我”爱家时,“我”帮助母亲,于是她不需要竹棒了;当“我”嫌弃母亲时,她只能重新拿起了竹棒——因为没有“我”为她指路了。还有一处描写,当“我”最终发现母亲就在校外时,“我”看到母亲孤苦伶仃的,用着“不知冷热”的竹棒,这不正是“我”对自己良心的拷问:“我”是个人,但为何“我”如此不知冷热?字里行间表达了“我”深深的悔意。

3.注重深入阅读,体味情感意蕴

读一篇文章,如果仅仅靠浏览一下,或者草草阅读,可以说很难理清文章的结构,更别说是文章的主旨和情感了,因此要能真正深入理解文章,感悟作者的情感,我们还需要深入阅读,以体味作者的情感意蕴。

(1)反复阅读中深化情感体验

由于受认知水平、阅读经验甚至是心情感受等影响,在阅读一篇文章后产生的阅读感受总是会与作者的表达有一定距离,因为在阅读过程中,单次的阅读无法获得足够量的信息,特别是作者的有些情感不会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隐藏在环境、人物、情节中,甚至有些用一些修辞(如双关)、意境来暗示,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反复阅读。反复阅读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我们在每一次阅读中不断修复、调整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说,我们每一次阅读,都会获得更多的信息,产生更多的感悟,从而与作者更为接近,对书的内容的理解更为准确,这也会使我们的阅读经验得到积累。

示例☞例如阅读《阿Q正传》,有的论者就认为,“看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疼;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第六遍:阿Q还是阿Q;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扑来;第八遍:合而为一;第九遍:又一次化为你的亲戚故旧;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第十一遍:扩大到全国;第十二遍:甚至到洋人的国土;第十三遍:你觉得它是一面镜子;第十四遍:也许是报警器……”[9]

(2)比较阅读中拓展情感理解

比较阅读就是指把人物形象、思想内容或者写作方式等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对照和鉴别,分析出人物形象、思想内容或者写作方式等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更好地理解主题,把握特点,提高情感的理解力和鉴赏力。一般来说,选择用来比较阅读的文章要在阅读产生一定感受后觉得需要有相同类或者相对的文章加以比较时,再查阅一定文献,找到相应的文章加以阅读,这样才会有更好更深的情感理解。

示例☞《范进中举》和《孔乙己》都是表现封建科举制度罪恶,并导致在这种庸俗的社会关系支配下人们灵魂扭曲的文章。但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我们就会发现,两个不同时期的人物,不同的命运带给我们心灵的感受是不同的:我们除了会同样感受到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外,还会笑范进的疯狂、孔乙己的迂腐,范进几十年的屈辱和痛苦换来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而孔乙己好吃懒做却又清高,死要面子。但在这些感受之外,我们通过比较阅读,更加可以得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都是因为不同的主题表达需要而形成的,吴敬梓是要写出儒林的丑恶,而鲁迅先生更是写出了社会的悲凉,所以对两篇文章、两个人物的情感理解也是不同的。

(3)阅读迁移中升华情感感受

阅读后的感受是否到位、全面,我们有时可以通过说(与同学、家人等交流阅读后的感受)、画(画出文本的意境或是情节发展脉络)、写(将文中的某一个感受点写出来)、演(表演文章的情节,再现人物的形象)等形式来再次感受阅读的体验,这种阅读以后的迁移不仅是形式上的迁移,而且是内容的深化,是一种将自己的经验、阅历融入阅读中去,让自己亲身参与到文本中去,可以让自己与文本有更深的理解。

示例☞如《祝福》一文,阅读后我们可以与同学交流祥林嫂的死因,或是画出不同时期祥林嫂的形象,也可以写出一些感受或是就具体的内容开展想象等,还可以就某个情节加以表演。写的角度如:代小说中的“我”写日记(思考:“我”在鲁镇住了几天?天气如何?“我”接触了哪些人?遇到了哪些事?等);给祥林嫂编年谱、写小传(思考:祥林嫂漂泊地点是怎样转换的?她一生遇到了哪些不幸?怎样从有限的材料中挖掘出有一定价值的传记材料?);写祥林嫂死因的分析报告(思考:祥林嫂死因究竟是什么?她怎样被逼得一步步走上绝路?是个人悲剧,还是社会悲剧?);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