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现代文阅读技巧:概括分析策略

初中现代文阅读技巧:概括分析策略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事后的统计,船员有76%遇难,这个死亡比例超过了船上头等舱、二等舱和三等舱所有舱房的乘客死亡比例。二是死亡人数中的男性比例。统计数据表明,“乘客中69%的妇女和儿童活了下来,而男性乘客只有17%得以生还”。在这方面,教师要注意两点:一是方法渐进,序列安排,不造成能力点的缺失;二是指导有力,点拨有道,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概括。

初中现代文阅读技巧:概括分析策略

【教法建议】

现代文的分析概括是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文本阅读时,能够掌握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通过有效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基本内容的概括,这是培养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地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学习方法。

1.基于阅读起点,注重方法诱导

对任何一位教师来说,文本解读是第一位的,教师自身只有很好地解读文本,把握作者的本意,才有可能将课文讲解透彻。作为作者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个人对特定生活反映和认识的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文学价值无疑是学生有效阅读文本、把握文本意义的前提和基础,这是有效阅读的起点。要让学生实现有意义地阅读文本,教师就必须一要充分关注作者层面的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图和意义期待,首先要对文本有全面、准确的理解;二要结合教育目的,分析学生的阅读现状,通过文本阅读中可能存在的预设空白、理解障碍和价值延伸等,关注文本意义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最终实现教学层面的文本核心价值。由此看来,教师要上好一节阅读现代文的课,必须既要基于文本的解读起点,又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使学生对文本有真实的、深刻的理解,这当中教师尤其要注意方法的诱导,激发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曾经学过的方法,来有效阅读。

示例☞以舒特斯曼的《沉船之前》为例,教学前教师应该对原小说有个全面整体的了解,小说的主题到底是什么?作者所想表达的愿望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关注两组数据:一是那些“泰坦尼克号”的乐手和船员,在面对即将灭顶的海水,面对汹涌而至的死亡时,怎么能有那么巨大的勇气,不奔不逃?怎么能有那样高尚的人道情操,把救生艇让给孩子和妇女,把最后的时刻留给自己?据事后的统计,船员有76%遇难,这个死亡比例超过了船上头等舱、二等舱和三等舱所有舱房的乘客死亡比例。而且不是一两个船员或水手这样做,而是全部900多名船员、服务员、烧火员以至厨师都是这样选择的。二是死亡人数中的男性比例。美国新泽西州州立大学著名教授、社会学戴维·波普诺在他的《社会学》中这样写道:“……不幸的是救生艇不够。尽管很多人(超过1500人)遇难,但乘客注意遵守‘优先救助妇女儿童’的社会规范。”统计数据表明,“乘客中69%的妇女和儿童活了下来,而男性乘客只有17%得以生还”。《永不沉没》一书的作者丹尼·阿兰巴特勒对此感叹道:“这是因为他们生下来就被教育这样的理想:责任比其他的考虑更重要,责任和纪律性是同义词,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前的几小时中,这种责任和纪律的理想,被证明是难以被侵蚀的最有力量的气质。”由此可见,如果说原小说作者的意图是要表现“责任”一词的话,而教学要求是要讴歌人性美,那么,这种人性美也是责任意义上表现出的人性美,否则这种人性美是没有基础的,教育也就显得空洞了。

2.精于学法指导,明晰分析思路

要让学生会分析概括,教师自己首先要会分析概括,这当中很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线索清楚,层次分明,分析概括到位,实际上这是一个文本解读到位不到位、教学合理不合理的问题。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课更应有艺术性,起承转合要完美。在现代文阅读分析概括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筛选文中的信息,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结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最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所读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在这方面,教师要注意两点:一是方法渐进,序列安排,不造成能力点的缺失;二是指导有力,点拨有道,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概括。对于每一篇具体的现代文,教师在上课时尤其要注意问题的设计,这些问题的设计合理与否,既对文本能否准确认识,也对能否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分析方法,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示例☞以前上初中时,我的老师给我们讲《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就曾给我们列出如下三道思考题:(1)作者为什么要写“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是谁?文题反问句有什么作用?(2)(阅读前三段和后两段)考虑本文可分几部分?(3)为了突出“最”,文中选了哪几个“典型”事例?分别有什么典型意义?每段典例后,各段的语言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老师通过点拨讨论,很快就解决了要解决的问题:第(1)题是拟题特点;第(2)题是分段问题;第(3)题是重点。先解决“最”“典型”的问题,再解决“典型”与“表达意义”的关系,最后指出每个典型事例后的议论抒情语段的作用。使学生掌握了作者所选的三件事:既有个人,又有集体,既有行动,又有语言;表达了三种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加深了对事例“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理解。[7]

3.忠于阅读文本,科学概括表达

文本是我们阅读分析的起点,也是终点,所以在对文本有了全面分析认识后,应该要教会学生在这一基础上有科学的概括表达。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概括表达时忠于阅读文本相当关键,不能只是就文本的某一内容进行片面的理解,即使是概括文本的某一具体内容,也要让学生基于文本主题,不能存在曲解或是误解现象。当然,在具体概括表达时,教师要注意经常性地指导相应方法,让学生学会有序表达、规范表达,让这一概括表达的习惯慢慢养成,能力由此得到提高、内化。

示例☞某教师在上《贤人的礼物》一课时,让学生分析最后一段,特别是前三句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观点。在讨论时,学生确实有点无所适从,教师也反复地讲,但最后也只能草草了事。说实在的,这一段的分析,特别是这三句的分析很重要,是揭示主旨的关键,但如何分析到位,分析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呢?试想,我们可以用一句话加以概括,是否会效果好一点?这位教师事后想了想,认为“聪明人送聪明的礼物”这一说法不具体,要明确,于是她改为“聪明人送不重复的礼物”,而应该的理解是“聪明人也会送重复的礼物”。为什么观点不一致?我们分析,作者要赞扬的是德拉和吉姆这对小夫妻之间感情真挚的爱,最后一段用贤人如此聪明的人也会送重复的礼物,而这对普通的小夫妻却送出了极其普通而又不重复的礼物,这是一种对比,突出普通小夫妻的“聪明”。这时要结合全文的文本内容,如果只是从这一段来分析,显然是有可能误解的。

【学法建议】

文章的分析概括,包括对文意、段意的概括,对文章主旨的领会,对人物形象、对象特点的感受,对段落表达作用的理解与分析等。我们要在准确辨别文体的前提下,能迅速地把握关键语句,并进行信息合并、归纳,以此来掌握文章内容,领会文章主旨。

1.调动已有认知,捕捉主要信息

对于分析概括,其实并不难。我们已在学习一定量的现代文后积累了相应的阅读经验,这些阅读经验对我们很重要,特别是文体的知识,关键段落的把握,以及一些提示性符号的关注,可以让我们快速把握文本的主要信息。

(1)圈画相关要素抓要点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看书。”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用笔圈画出一些有用的信息。在判断了文体之后,我们也应该明确每种文体相应的要素,比如记叙文就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在说明文中我们就要重视说明对象及其各方面的特征。在议论文中则要重视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相关要素。因此,当阅读文章是为了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就可以用笔圈画出这些主要要素,以备提炼概括。

示例☞杨聪的《那盆水仙花》一文中,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一些要素:“上学期我到横河村小支教”一句交代了时间和地点,要注意支教的一般是相当贫困落后的地方,实际上这既交代了地点,同时又交代了环境,这对分析捡破烂老头的形象很有价值;文中出现的人物有李老师、捡破烂的老头、“我”(杨老师)、学生陈业以及其他学生;事件的大致内容:一天上课时,老头随意进教室翻垃圾桶被“我”赶了出去,同时学生陈业还因手中的饮料瓶被老头打了。几天后,老头进入“我”的课堂,但“我”示意学生们不要在意,继续上课,随后老头变了。临近期末考前的一天,“我”在教室里发现了一盆水仙花,询问后得知是老头买的。到暑假里,“我”得知老头为了救陈业,淹死了。

(2)注意关键段落抓思路

何为关键段落?文章的开头、结尾肯定是关键段落。开头段往往起到交代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总起全文、提示下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奠定基调等作用;而结尾段则往往起到总结前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深化主旨,寄托情感等作用。另外,文章中间的短小的段落往往也很有用,它们往往起到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等作用。

示例☞王壮凌的《北极燕鸥》第①段从南极企鹅入手谈到北极燕鸥,而文章的最后一段也以北极燕鸥的形态特征收尾,赞美其为“北极的神物”。综合来看,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北极燕鸥,这是毫无疑问的,另外,第①段中“企鹅虽然待人亲切,憨态可掬,但看上去却有点傻气;而北极燕鸥虽然小巧玲珑,但却矫健有力,往往能给人以激情”,这句话是一句转折句,后半句话提示了第②段的主要内容。而第③段开头第一句话“北极燕鸥不仅有非凡的飞行能力,而且争强好斗,勇猛无比”,这句明显是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其前半句概括了第②段的内容,而后半句则介绍了第③段、第④段的内容。

(3)关注提示符号抓标志

提示符号指的是文章中的一些表示时间变化、地点转移,以及副词关联词标点符号等。表示时间变化、地点转移的词语往往是文章思路和情节发展变化的提示语,而关联词语言也往往起到文章结构变化的提示效果,如表示顺序的“首先……其次……最后……”等,表示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表示并列关系的“一边……一边……”,还有“甚至”“更加”这一类表示程度的副词等。标点符号的作用不仅仅是使文章断句,有一些标点符号也能表示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比如:冒号往往表示提示下文,前面的内容是一个总括;而分号往往表示前后两句是并列关系或者转折关系,这说明两个句子在地位上两者是相等的;破折号则表示补充说明或者是解释说明。(www.xing528.com)

示例☞段奇清的《让有些话穿耳而过》,文章第②段的“由此”是一个表示小结的词语,应该引起重视,也是由它我们找到了文章的观点。(提示一下,像用这种方式引出论点的现象很常见,阅读要引起注意。)另外,文章第③段的“譬如”一词是一种事实论证的信号,虽然仔细阅读后文,并没有将事例写得非常详细,但是第③~⑥段的内容是从不同的角度写清楚了应该穿耳而过的话语及其原因。

2.运用相关方法,学会有效分析

在对文章主要信息有了把握后,就要对具体内容加以分析,这时候就要用到很多相关方法,比如通过标题先确定文体,然后再梳理文章结构,把握思路,最后依据表达方式以分析主旨,这样一步步分析,可以让我们对前面的阅读信息再次验证、完善和补充,以深刻、全面地把握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

(1)通过文章标题确定文体

文章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的核心知识,有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标题直接判断文体。一般而言,表示时间、人物和事件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标题通常是记叙文,表示物体、事物原理或者操作流程的标题往往是说明文。但是这两者之间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在表示物体的名词前加上数量、形容词限定词的则往往又是记叙文,那些以动宾结构出现,带有观点倾向的则往往是议论文。当然,这种小结一般只能作为初步判断,不能百分之百肯定文章的文体,还需要通过文章内容进行进一步判断。

示例☞比如我们学过的《凡卡》《背影》《在烈日和暴风雨下》《秋天的怀念》等,标题是由表示时间、人物和事件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通常是记叙文;而《中国石拱桥》《晋祠》《统筹方法》《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标题是由表示物体、事物原理或者操作流程的词语充当,往往是说明文。但是在表示物体的名词前加上数量、形容词等限定词时则往往又是记叙文,如铁凝的作品《一千张糖纸》。

(2)梳理文章结构把握思路

认真通读全文,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能大体辨明,就能对文章大意有初步的印象。同一种文体的思路,有它的基本形式。记叙文往往按照人物的几个方面的表现或事件的发生发展来组织材料。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作品中时间的推移、事情的发展和人物认识的发展变化来理清文章的结构,行文的思路。说明文的思路与说明的顺序有关,分别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需要在阅读时具体分析。而议论文一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

示例☞刘心武的《一起去看》一文非常典型,第①段“儿子九岁那年”,第③段“儿子十六岁了”,第⑤段“儿子上大学了”,第⑥段“儿子工作了”,通过不同时间段父子俩看球的经历,可以看出两人关系的变化,由此得到文章的基本思路。

(3)依据表达方式分析主旨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一般来说,侧重于叙事写人,并且主要用叙述和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适当进行抒情、议论的是记叙文;侧重于介绍,主要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的是说明文;向读者阐明一个观点,表明一种态度,并主要以议论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就是议论文。当然,这里要特别声明的是,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都是从文章学角度对文章进行划分的;而我们平日里所说的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则属于文学作品的范畴

示例☞朱自清的《背影》主要使用了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适当地流露出自己的情感,我们重点留意叙述的部分,就可很快得出文章主要叙述的是父亲在临别前为“我”翻越站台买橘子的事情;《中国石拱桥》一文,作者茅以升作为一个桥梁专家主要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我们重点关注概述性语句,尤其是每段的中心句,同时可以跳过具体所举的例子,经过分析,跳过赵州桥卢沟桥两个例子,抓住其他几段的首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可以得出本文要介绍说明的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具体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

3.明确概括要点,准确概括内容

在对文章整体主要信息把握和对文章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后,就可以将这些内容加以概括。具体概括文章时可以结合相应的文体,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通过一定的格式加以概括,要做到要点突出、中心明确,给人一种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的感觉

(1)要点明确清晰

记叙文内容的概括主要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上考虑,可以用“某时,某地,某人因为某原因做了某事”这样的格式来概括;说明文则主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进行概括,可以用“文章以……为说明对象,说明了……(方面)的……特征”作为概括的格式;而议论文则要抓住文章的分论点,可以用“作者通过……层面,阐述了……观点”的格式进行概括。

示例☞王壮凌的《北极燕鸥》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在概括时主要抓住说明对象北极燕鸥的特点进行概括,可以用“文章以北极燕鸥为说明对象,说明了……(方面)等方面的……特征”作为概括的格式。

(2)语句通顺明白

概括文章内容的语句一定要通顺,以便其他人能够一目了然。其方法是能够准确把握文章各个段落的意思,并将其进行综合概括,同时也要注意一些基本要素是否已经涵盖在内,让人家知道作者表达了什么,必要时还可以使用一些过渡词,以便读起来通顺连贯,让人一目了然。

示例☞王壮凌的《北极燕鸥》主要围绕北极燕鸥的形态特征、飞行能力以及争强好斗三个方面的特征来展开介绍。因此,在概括该文时可以用“本文以北极燕鸥作为说明对象,说明(介绍)了其具有……、……、……(方面)的特征”这样的格式来概括。

(3)概括准确简练

准确是概括的基本要求,绝不能出现文章讲A这件事情,概括内容变成了B这件事情。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练。在不影响句子含义的前提下,修饰词可以适当删减,保留中心词;但是如果删去修饰词影响了文章内容的准确表述,则要保留修饰词。

示例☞王壮凌的《北极燕鸥》一文根据上面的步骤:我们可以将本文的文本内容概括为文章以北极燕鸥为说明对象,说明了其形态小巧玲珑,矫健有力;飞行能力非凡以及性格上争强好斗,勇猛无比的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