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汇储备结构及热钱流入控制

外汇储备结构及热钱流入控制

更新时间:2025-01-14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一)热钱的估算方法有关于“热钱”的估算方法中,一般采用残差法,国家统计局国际信息统计中心对“热钱”的估算为误差与遗漏项即:式中,HM为热钱规模,TD为贸易差额,FDI为直接投资。因此我们对热钱的“残差法”进行修正,将通过贸易顺差流入的热钱也包括其中,其表达式为:式中,ΔFR为外汇储备增加额,TD为贸易顺差统计值,TD为贸易顺差合理值。因此,我国外汇管理局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严格控制热钱的流入。

(一)热钱的估算方法

有关于“热钱”的估算方法中,一般采用残差法,国家统计局国际信息统计中心(2006)对“热钱”的估算为误差与遗漏项即:

式中,HM为热钱规模,TD为贸易差额,FDI为直接投资。利用残差法对热钱规模的计算存在一定误差,特别是在2005年以后,我国贸易顺产突然由319亿美元突然增加1 017亿美元(见表3.6),并在随后的几年急速增加(见图3.5),但是海关统计中贸易顺差的数额远远低于实际的贸易顺差,说明2005年以后通过贸易渠道流入我国的热钱规模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们对热钱的“残差法”进行修正,将通过贸易顺差流入的热钱也包括其中,其表达式为:

式中,ΔFR为外汇储备增加额,TD为贸易顺差统计值,TD为贸易顺差合理值。其中FC-FDI-TD为残差项热钱,主要通过转移支付和其他非法渠道流入;TDTD为通过贸易途径流入的热钱。

表3.6 2013~2018年进出口差额

数据来源:2008年数据来自海关统计,其他数据来源于商务部。(www.xing528.com)

(二)我国热钱的规模估算

为估算出通过贸易渠道流入的热钱规模,将贸易差额的时间序列进行趋势分解,把贸易顺差统计值对贸易顺差合理值的偏离视为热钱通过贸易渠道流入的规模。

我们根据HP滤波(见附录1),将贸易顺差趋势值分解出来,可以计算出实际值对趋势值的偏离,视为热钱规模。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估算2013~2017年的热钱规模,计算结论为:根据残差法计算出来的2013~2017年热钱流入规模,分别为650亿、1 086亿、547亿、1 846亿、797亿美元,而按照加入通过贸易渠道流入途径,2013~2017年通过贸易渠道中流入的热钱规模分别达434亿、1 150亿、2 011亿、1 922亿、322亿美元,从而热钱流入总规模分别达1 084亿、2 236亿、2 558亿、3 768亿、1 120亿美元,热线对外汇储备的贡献率见表3.7。

表3.7 2013~2017年热钱对外汇储备的贡献率(%)

热钱应该属于我国非自愿外汇储备的范畴,热钱的流入虽然增加了国内资本市场的融通能力和流动性,但是过多以盈利为目的的短期资本的投入,会造成资产的泡沫化。这类资本流动性和风险高,会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因此,我国外汇管理局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严格控制热钱的流入。

从以上对外汇储备来源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外汇储备来源结构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金融和资本项目对外汇储备的贡献率越来越大。相比较经常项目占外汇储备来源的比重开始下降,其中在金融和资本项目稳定性比较高的直接投资的贡献率也有所下降。我国外汇储备来源结构稳定性在减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