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内外对于金融机构像银行、保险公司等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体系的讨论很多。支持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体系能真实反映金融机构报表的真实价值,进而可以让监管者、投资者和其他报表信息使用者能够更好地评估金融机构的资产组合。反对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体系会增加“人为”因素的影响、带来更大的波动性,导致本来脆弱的金融机构更加不稳定;在此会计体系下,金融机构报表反映的价值被市场短期波动左右,不能反映金融机构基本面的变动,错误地估算了金融机构长期资产、负债的价值。按照IFRS(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和我国《会计准则》(CAS)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要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会计的目标是通过引入市场价格或者依赖于市场数据估值来衡量金融工具未来的经济利益,及时反映金融企业价值变动,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按照不同的信息度,公允价值的采用有多个层次,表3-1总结了IFRS和CAS的公允价值应用层次。
表3-1 IFRS和CAS下的公允价值层次[2]
(www.xing528.com)
在完美、无摩擦的金融市场假定下,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应该是最有效的手段,市场价格准确地反映了金融资产未来的盈利能力。如果资产的市场价值低于负债的市场价值,那么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偿付,监管者、投资者和其他报表信息使用者就能很快发现这些变化,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实际市场并非完美有效,Bagehot(1873)建议中央银行应对危机时对于担保品的价格计算基于市场价格要有所加重,因为此时市场价格不能准确反映担保品的真实价值。次贷危机背景下的美国金融风暴告诉我们:危机时期,盯市的公允价值会计体系失去了应有的效率,不再准确反映基本面的变动。国内外大量的学者讨论了导致美国金融危机下的金融机构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的原因。Allen等(2008)、Plantin等(2008,2009)分析了不完美市场背景下的盯市公允价值会计效应。金融危机时期,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互动关系导致公开市场价格或者银行间市场交易价格波动不能反映金融工具未来的收益分布,只反映了市场现金或者流动性可得性的大小。如果此时使用盯市的公允价值会计,那么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就会反映进会计报表,直接影响金融机构资产价值,产生了新的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尽管如果让其继续经营至长期资产到期,金融机构会满足所有偿付力的需要,但由于流动性黑洞的存在(Morris,2004),这种传导将直接快速导致金融机构流动性无法满足监管比率指标。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失灵和“人为”导致的风险传导是由于金融市场流动性供给机制不完善导致的。在完美金融市场中,金融风险管理假定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能够收集到不同情形下的流动性数量,金融市场的弹性和深度足够大,金融机构就会使用多种金融工具(包括创设衍生工具)从市场对手那里随时取得流动性。但是在不完美市场下,流动性的供给是建立在现有金融资产卖出的环境之下。资产价格由可得到的流动性或市场注入的现金来决定[3]。因此很多金融机构在市场博弈环境下(Caballero,2008),采取流动持有策略,即随时准备购买市场低价卖出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持有收益不再是放弃流动性的补偿,此时金融资产投资收益远远大于非危机时期,这也是金融危机“流动性黑洞”的根源所在。因为在同一时间内大量金融机构需要流动性,出售资产导致价格下降,价格下降导致金融机构对资产按市价的过分减计,造成亏损和资本充足率下降,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使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恶性循环之中。
当金融机构能够很合理地取得市场价格时,公允价值会计和风险敏感性的清偿力监管措施使用效果较好,而且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性和资本最低要求起到外部监管控制的作用。但是在反向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会计和清偿力监管措施由于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引发的价格预期波动会形成逆反馈效应,进而加大了价格波动性,加剧金融不稳定性。随着金融工具流动性的减弱,实际运作中就会很难找到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一些复杂的金融工具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近期交易价格很难找到,金融机构不得不依赖于模型为基础来取得公允价值,甚至有些金融工具完全使用非市场数据得到的参数来取得价值。由于目前存在不同的估价模型,而这些模型的使用要求不同的信息输入和前提假设,因此存在“模型不确定性”。另外,公允价值选择权(即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应用及金融机构的应用程度也带来了对手不确定性风险。基于策略博弈和Akerlof(1970)柠檬不确定性理论,Plantin(2009)使用“持有与变现的学习模型”认为不确定性的存在导致盯模型模式的公允价值会计也会加大宏观金融不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