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在将悲剧性的新闻事件或历史教训转换成电影前要被沉淀提炼许多年。所以关于“珍珠港”的电影里使用“神谕!神谕!”而能够被接受,是因为它在袭击发生了35年之后[4]。《阿波罗13号》也是在航空灾难发生25周年后。同样,60年后,影片《轰炸德累斯顿》直言了德国战时所受的创伤。
德累斯顿大轰炸,被称为美英二战中最大的屠杀事件。整个城市几乎夷为平地,其遭破坏程度仅次于受原子弹袭击的广岛。1945年2月,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肆虐中,为了震慑已呈败局的德国,盟军将其最美也最适宜轰炸的城市德累斯顿选为轰炸目标。安娜是一家医院院长的女儿,善良地救助着犹太人;罗伯特是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飞行师,在一次任务失败后逃进安娜所在的医院。安娜救了罗伯特,两人渐渐相爱。在德累斯顿大轰炸的夜晚,安娜放弃与家人逃生,千辛万苦找到罗伯特,两人在微弱火光中相互依偎着等来黎明……闻名于世的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被战火摧毁,2005年按照原样重建的大教堂落成仪式充满了崇高的和解之光。
大部分批评家都同意该片避免了以一种错误的政治视角结尾,达到了反战电影的目的,问题在于它的浪漫叙事。它的爱情故事的灵感来自战争中幸存下来、后来定居科隆的一对夫妇的经历,德国女孩安娜被迫在英国飞行员(敌人/爱情)和德国父亲(祖国/背叛)之间做出选择,这个浪漫叙事削弱了将德国视为罪犯的企图。但是以国际电影数据网站上的大部分观众评论为证,浪漫的故事情节对于大众吸引力至关重要,而《轰炸德累斯顿》对类型习俗的遵循,正是它在英语市场取得重大突破、获得国际化成功的重要因素。《9·11》的导演也认为,制片厂做这种电影是要赚钱的,这也是人们想掏钱看的东西,艺术也许必须处理道德,但艺术自身的任务是寻找艺术、如何产生效果和影响。
除了以一种与卡梅隆电影相近的方式增强了电脑特效,《轰炸德累斯顿》和《泰坦尼克号》之间一个最明显的比较就是不幸的爱情故事,杰克和露丝被分开的戏码在安娜和罗伯特的故事中再次上演。当世界都在凝视壮观华丽的轮船时,露丝却猛然意识到:这是一只“奴隶船”,将她带向一种被父权奴役的沉闷生活,做一个冷血的英国贵族的妻子,而最终工人阶级英雄杰克救了她。“泰坦尼克号”轮船在电影中的功能是一个旧世界的象征,船的沉没认同了现代美国的创建,即不是建立在压抑的欧洲等级制度以及对财富的痴迷上,而是建立在更为美国化的“爱与机会均等”的普世价值上。船必须为露丝沉没,这样才能享受美国梦,因此“救赎叙事”成为史诗灾难电影的中心隐喻[5]。(www.xing528.com)
就像露丝第一次爱上杰克是在他把她从自杀中拯救出来的时候,罗伯特也是在安娜崇拜的注视下阻止了一个年轻男孩的自杀。虽然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与德累斯顿的轰炸不一样——因为各自产生了不一样的道德和意识形态问题,但是《轰炸德累斯顿》里一对恋人所经历的灾难同样具有象征意义。安娜代表了德国进步的民主未来,修复了被种族大屠杀所破坏的“德国-犹太人共生”的关系,这是德国文化发展的中心。安娜是这一精神的化身,她是战时继续帮助犹太人的少数德国人之一,这些救赎将安娜从父辈那一代的遗产和代际冲突中解放出来。最根本的是,安娜与罗伯特的结合显示了德国与英国之间必须达成的和解,当罗伯特爬上圣母教堂的废墟,他显然理解了人类为他的国家的行动所付出的代价。几个月后他的飞机坠入北海,而安娜正在等待他们的孩子出生,这个孩子在象征意义上指明了一个“统一欧洲”的道路——以防止未来的民间冲突。
新世纪后全球兴起合拍风潮,德国尼科·霍夫曼的制作公司teamWorx Television & Film GmbH要做欧洲的梦工厂,由它投资一千万欧元的大制作《轰炸德累斯顿》就成为晚近德语电影最大的重拳出击,也为德国电影开辟了新天地。纪实元素进入虚构叙事,视觉联系始于新闻短片,如英国飞行员罗伯特在飞机上拍摄他的同事,紧跟一段军队的新闻片段,再紧跟一段飞行员飞行的虚构片段。新闻短片夹在两个虚构片段之间,构成了一个三明治,连续剪辑创造了一种错觉——那就是历史精准性。当安娜和罗伯特在大轰炸后穿过城市,电影也混合了真实的新闻短片,黑白摄影一直持续到他们穿越整个废墟,暗示了整个段落都取自真实历史。
尽管电影避免了对德累斯顿大轰炸是“正当还是不正当”的讨论,但是通过城市的重建,灾难、悲剧被处理,德国最终也完成了救赎和补偿,变成了一个“正常化”的国家。重建的圣母大教堂扮演了一座和平主义的灯塔,不是因为德国接受了它发动战争的罪恶,而是因为犹太人的灾难让曾经的敌人感到了同情。这部电影给了德累斯顿居民以及德国人民同情奥斯维辛幸存者的权利,也是为了让更年轻的一代记住战争,避免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的暴力。这正是德国电影学者艾力克·伦奇勒曾经提出的著名的“电影和解”,这一“电影和解”尤其在《轰炸德累斯顿》最终的祷告中被给予浓墨重彩——神父使用了多种语言的宣言,显示今天的德累斯顿成了一个国家和平主义的象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