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1991—2010年二十年间美国票房榜前二十名的类型分布规律,以及分解研究票房前二十五名与票房前十名中每种类型电影出现的频率,我们发现:
1.动作/冒险、家庭电影,在票房前五十名的两个分支中都呈现上升趋势,暗示了这些电影进入票房最高榜的数量在增加,但是每一类型在票房前二十五名与票房前十名中的比例保持了稳定。
2.尽管奇幻/科幻类型没有一种明显趋势,但是很显然,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中这一类型成为高居票房榜首的固定常客。奇幻/科幻电影在票房前二十五名中的比例从51%升至64%,在票房前十名中的比例从26%升至49%。单独2005年,奇幻/科幻电影占据了7部票房炸弹的6部。全部36部奇幻/科幻电影,只占总样本量(1000部)的9%,但是占二十年间票房前十名的18%,占新世纪前十年票房前十名的27%。
3.犯罪/惊悚片与剧情片,不仅在票房前五十名上的数量下降,进入票房前十名的数量也在持续下降。新世纪前十年中,只有五部犯罪/惊悚片进入票房前十名,其中两部来自同一系列(2004年的《谍影重重2》与2007年的《谍影重重3》);并且较之1991—2000年,这些电影在票房前十名中所占比例从20%降至10%。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惊悚片在票房榜上频繁出现。
4.剧情片从未主导过票房前十名,但是很明显,此类电影在整个时间区间内的票房榜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小。1991—2000年间,有9部进入票房前十名;2000—2010年间,只有3部进入票房前十名。剧情片的出现频率整体在下降,数量也在减少,这一类型经历了自1960年代晚期开始的一个长期低迷期。
5.喜剧片在票房前五十名中的数量有小幅回落,在票房前二十五名中的比例也持续保持在50%以下,但是在票房前十名中的比例急剧下降,从14%降至7%。因此,进入票房前十名的喜剧片比例也减半,在2005—2010年六年间这一下降趋势更为显著:2006年之前,喜剧片只有一年未能进入票房前十名;但是2006年之后,五年有四年没有一部喜剧片进入票房前十名。因此,我们可以说此类电影数量还像以前一样多,但是在票房榜上下降。
6.恐怖片没有特定趋势,大部分归因于它们在票房前五十名上出现的频率低。票房前二十五名中的恐怖片数量下降了一半,由1991—2000年间的14部降至2001—2010年间的7部。电影数量保持稳定,但是这一类型自2005年起就没有一部电影进入票房前二十五名。很少有恐怖片进入票房前十名,1000部样本中只有4部。
7.浪漫爱情片在美国票房榜上的数量也很少,二十年间只有11部进入票房前十名,包括《泰坦尼克号》。11部电影中,7部是2001年前上映的,4部是2001年后上映的;2000—2010年间十年有六年没有浪漫爱情片进入票房前十名。
8.“其他”由四种不同类型组成,因此对于言说这些电影在票房榜上的趋势意义不大。但是《拯救大兵瑞恩》在1998年高居美国票房榜首;《珍珠港》在2001年票房排名第七;《芝加哥》在2002年票房排名第十。除此之外,没有影片进入票房前十名;这一类进入票房前二十五名的频率也很低。
9.狭窄类型主导了美国票房。进入每年票房榜的数量是明显的,进入1000部电影的票房前二十名的数量也如此。每年票房最高的电影中有8部奇幻/科幻类型,而许多其他电影也有很强的奇幻或科幻元素:如《怪物史瑞克2》《阿拉丁》《圣诞怪杰》被归类在家庭电影,但是明显也可被视为奇幻电影,许多动作/冒险电影如《蜘蛛侠》《黑暗骑士》等也有很强的科幻主题。
表3 1991—2010年历年美国票房榜第一名
在跨越整个时间区间的总样本的票房前二十名中,有8部奇幻/科幻电影、5部动作/冒险电影、4部家庭电影——尽管我们必须说这些电影中许多都含有奇幻/科幻成分。这表明:技术友好型、严重依赖特效和数字影像的电影主导了票房,牺牲了塑造人物、叙事驱动的电影。
对首周票房与总票房的研究显示:
1.样本中1000部电影累积的总票房是1287.1亿美元,首周票房收入为296.91亿美元。根据类型分解的票房收入再次显示出:动作/冒险电影、奇幻/科幻电影在两个指标体系中都居于票房榜首;家庭电影的总票房分布与以上两种类型一致,但是首周票房不同,更接近喜剧片、犯罪/惊悚片与浪漫爱情片。恐怖片的总票房分布与这四种类型一致,但是它们趋于首周票房稍高。
2.剧情片的总票房分布与喜剧片、犯罪/惊悚片、恐怖片、浪漫爱情片大体一致,但首周票房不是这样:趋于比其他类型少很多。在每一种分类中,某些电影首周只在很少数量的银幕上映,但是剧情片的数量尤其小。相反,这种上映模式是剧情片的典型特征:33部电影的首周票房低于100万美元。
首周票房常常被用于预测总票房,在每一种电影分类中,这两个指标之间有显著相关。但是,主导美国票房榜的奇幻/科幻电影,首周票房接近最高排名而后下降,尽管总票房的中位数排名仍居样本上半部分。动作/冒险片与此类似。这两种类型在首周票房与总票房之间的排名都有最强相关性,因此首周票房排名是总票房排名的可靠预测。(www.xing528.com)
3.家庭电影显示出,有一群首周票房收入很低但总票房排名很高的电影——全部是Buena Vista发行的动画片:《美女与野兽》(1991,首周票房排名967,总票房排名97。首周票房排名与总票房排名再次出现时,以967/97表示),《阿拉丁》(1992,959/28),《狮子王》(1994,919/9),《风中奇缘》(1995,914/142)。这些排名差异显示出这些电影初期只在少量银幕上映,但是不代表这一特殊发行模式对于家庭电影而言是普遍的、对于Buena Vista而言是特殊的。这一类型中只有10部电影首周票房低于100万美元,《玩具总动员》(1995)与《玩具总动员3》(2010)都不属于这种发行模式。
4.在整个样本中,剧情片趋于首周票房与总票房收入均低;但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电影首周票房排名低但是总票房排名高。包括获得奥斯卡奖的《辛德勒的名单》(1993,927/280)、《心灵捕手》(1997,950/167)、《美国美人》(1999,925/207)、《美丽心灵》(2001,943/134)、《国王的演讲》(2010,952/322),以及获得奥斯卡提名的《油炸绿番茄》(1991,984/340)、《生命因你而动听》(1995,999/403),以及其他如《老爷车》(2008,963/260)。
对每部电影首周票房与总票房的分析显示出:不同类型有不同的发行模式,也提示了奖项对于剧情片票房收入的重要性。早期研究显示:奥斯卡奖能够使一部电影的票房大为改观。奥斯卡奖得主及获提名者普遍聚集在这类电影,暗示了这一效应与剧情片相关,也暗示了剧情片首周票房排名低但是排名会随着时间提升,意味着这一类型的首周票房不是总票房的可靠预测。这些结果显示出:很多剧情片有特殊的发行模式,最初小规模投放拷贝,在观众中慢慢建立起口碑,这是其他类型不可复制的。
5.恐怖片显示出与剧情片相反的趋势:首周票房排名更低,总票房排名更高。这意味着随着时间变迁,首周票房对于这些电影的重要性急剧下降。相关系数近似于剧情片,我们再次得出结论:首周票房不是总票房的可靠预测。但是原因相反:对于剧情片,首周票房会让我们低估这部电影的总票房成绩;对于恐怖片,首周票房会让我们高估它的总票房成绩。
6.喜剧片、犯罪/惊悚片、浪漫爱情片,没有显示特殊趋势。喜剧片与犯罪/惊悚片的中位数排名在首周票房与总票房之间差异不大。这些电影的相关系数与家庭电影是一致的,类型之间在发行模式与票房成绩上有明显的差异。
整体上,数据支持了这一结论:对于动作/冒险、奇幻/科幻类型,可以预测或预言票房,但是它们严重依赖首周票房而在上映后的其余时间不能持久坚挺。奥斯卡得奖与提名可以提升剧情片的票房,没有证据证明恐怖片普遍获得高票房,事实上数据暗示正相反,也暗示了我们应该提防依赖首周票房来预测总票房。
历史上,特定制片公司经常与特定电影类型的制作相关联,以此作为一种市场区隔的策略——如米高梅与音乐歌舞片、环球与恐怖片、华纳兄弟与黑帮片等,同时也确保了他们的产品足够多样以此来缓和观众口味与时尚的变化。现在让我们考察一下1991—2010年间好莱坞各大片厂发行的类型电影的趋势:
表4 1991—2010年间好莱坞各大片厂发行的类型电影数量
续表
研究显示出:六大主要片厂(福克斯、派拉蒙、索尼、环球、华纳兄弟)发行的电影在总样本的1000部电影中占据778部,许多位列其中的小公司也都在它们的范围内与之合作:
1.福克斯发行的犯罪/惊悚片少于其他片厂,但是发行的奇幻/科幻电影多于其他片厂;
2.派拉蒙与梦工厂联合发行过11部家庭电影,派拉蒙发行此类型的数量少于其他片厂;
3.主流片厂的唯一例外是Buena Vista,其出品的主要是家庭电影,并且主导垄断了这一类型。1991—2010年间,这一公司发行的162部电影中44%是家庭电影,在样本中这一类型的165部电影中占了43%。这个结果并不奇怪,因为Buena Vista是迪士尼的发行主力,反映了迪士尼公司作为安全的、健康的、家庭娱乐制造者的公司形象。Buena Vista也多样化它的产品,它发行的其他类型电影的频率一般与其他片厂一致;尽管较之大多数片厂,它发行的犯罪/惊悚片很少;
4.新线,自1993年起是时代华纳传媒集团的一部分,直到2008年与华纳兄弟合并。梦工厂与派拉蒙、迪士尼约定进入生产/发行领域。新线的产出主要是动漫电影,尽管最获利的电影是《魔戒》三部曲;米高梅的有限产出中动漫电影、犯罪/惊悚片、动作/冒险片占了一半(5部中4部是007系列);
在动作/冒险、奇幻/科幻类型中,鲜有电影是主流大片厂之外的公司拍摄的。这些类型的预算比其他类型高,除了大片厂,它们是典型超出其他公司投资能力范畴的类型。唯一与主流传媒集团无关的最高票房电影是Newmarket Films的《耶稣受难记》(2004),由传统好莱坞体制之外的公司制作与发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