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海塘建设与独特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宁波海塘建设与独特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的海塘建设与独特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镇海县志》记载:“唐乾宁四年始筑治城时已负塘而筑,当已有后海土塘,塘起巾子山。”因为御潮海塘而建,故名潮塘。镇海古海塘一角明成化年间与三北潮塘约同一时期围筑的,还有镇海的江南海塘。清代,朝廷十分重视海塘建设,北部一线三北、镇海的多条海塘都是清代由朝廷拨款所建,三北从三塘筑到七塘,岸线外迁20千米。

宁波海塘建设与独特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宁波的海塘建设与独特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秦汉时期,北方有移民多次迁入,宁波人口增多,对耕地的需求逐渐增大。大约在东汉初年,宁波沿山许多澙湖被相继开发利用,最终形成了西起陈山秦湖、烛溪湖、银锭湖、上林湖、白洋湖、杜湖、灵绪湖、窖湖、凤浦湖、清水湖、广德湖而至东钱湖的U字形沿山湖泊群。湖泊的湖堤就是当时与海相隔离的海塘。《象山县志》记载有“晋人陶凯筑岳头塘”,这是浙江沿海现知最早的海塘建筑资料。

晋代之后浙东区域得到大发展,三江口一带已正式成陆,宁波平原基本形成,至唐代末期,甬江口的海岸线到达招宝山麓。《镇海县志》记载:“唐乾宁四年(897)始筑治城(即镇海城)时已负塘而筑,当已有后海土塘,塘起巾子山。”

关于唐代围垦,史料记载不多,《象山县志》载“南庄上洋始围于唐”《奉化县志》载“唐明州兵马使司陈彦图隐居固海(今下陈村)后,捐资筑下陈至松岙间海塘”,《宁海县志》载“唐时,僧怀玉筑健阳塘,为宁海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海塘”,等等。而在田野调查中,还发现有唐景龙元年(707)余姚县令张辟疆在宁波北部地区围筑中横塘的重要遗存。中横塘东起原慈镇界河,西至余姚县城北侧,全长50千米左右,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政府大规模筑塘遗迹

宋代是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顶峰,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围海筑塘的主要保障。因此两宋时期浙东筑塘较多,浙东最著名的几条海塘如三北大古塘,镇海江南、江北海塘,象山东、西海塘等都是两宋时期围筑的。

三北大古塘分为姚北、慈北、镇北大古塘,在中国海塘史上较为有名,与杭州湾北岸的海盐大海塘南北驰名。三北大古塘分期而建。

姚北大古塘,又名莲花塘,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余姚县令谢景初建上林至云柯段后,南宋庆元二年(1196)余姚县令施宿增建上林至兰风段(即今慈溪观海卫至余姚临山卫),全长4.2万尺,其中石堤0.57万尺。宋庆历七年(1047),谢景初以进士出任余姚县令,其时姚北百姓苦于潮患。谢景初经查勘,于当年十一月率民筑堤东起上林,西至云柯,长2.8万尺。堤成,初名莲花塘,俗称后海塘,王安石撰《海堤记》记其事。筑堤期间,谢景初“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百姓加倍努力。姚北大规模筑塘,实自谢景初始。谢景初在余姚,还建德惠桥(现通济桥前身)于姚江,以沟通江南江北;整顿学宫以化诲县人子弟,被称为贤令。慈北大古塘,俗称横塘,为南宋景定年间所建,东起淞浦闸桥西侧招宝凉亭,西至洋浦接莲花塘,全长20余千米。镇北大古塘,俗称官塘,与龙头盐场同时期所建,全长约15千米。《慈溪水利志》载:“该塘东起龙头场,经田央黄街、施公山、甸山乡戎家村、范市镇王家路村、范市棉花加工厂南,西至松浦下三眼桥(即淞浦闸桥)与观城区官塘相连。”三北大古塘全长约70千米,光绪《镇海县志》载:“大古塘俗称官塘,为北乡最旧之塘。昔时所以御海潮,今则为交通之要道。塘之中段,镇地则有松浦闸;慈地则有古窑、淹浦、洋浦诸闸。前志失载,兹从慈溪志补入。东自三都龙头场起,西至余姚沥海所,亘百数十里。”

镇海江南、江北海塘也是杭州湾南岸主要海塘之一,西与三北大古塘相连。《镇海县志》载:“江南海塘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为鄞令,在穿山筑堤捍浦为河,于堤西石岸凿三窍为碶。堤起孔墅岭下河头焦,向东南经大碶、石湫,折东经陈华、霞浦抵穿山,长约15千米,清乾隆《镇海县志》称王公塘。”江北海塘,俗称后海塘,东起巾子山(今镇海城区一带),陆续延伸至东管乡二都(今澥浦一带),线路大致为从澥浦岭至贵驷、沙头庵、县城一线,全长约15千米。《镇海县志》载:“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县令唐叔翰等仿钱塘江例,叠石甃塘岸602.5丈,嘉定十五年(1222),县令施廷臣等续增筑甃石塘520丈,置永赖、海晏(俗称沙头庵亭)两亭,石塘尽处续筑土塘360丈。”

宋代围筑的杭州湾南岸浙东大古塘对宁波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奠定了宁波盐业农业港口等的发展基础。

元代主要是对浙东大古塘进行修缮,如姚北大古塘在修建后曾多次被冲毁,南宋庆元年间又易石重建,至元至元年间再度重修,最后才奠定规模。至元年间修大古塘的是余姚州判叶恒,叶恒以筑塘之功于至正末年上报朝廷,被皇帝追封为仁功侯,并在余姚为其立庙祀之。

明初宁波东部杭州湾南岸出海口一线海塘已向北垦拓至新塘、万弓塘一带,也即临山卫、三山所、观海卫、龙山所、定海卫、郭巨所一线。而宁波东部一带的海岸线基本稳定,千年来没有大的变化。至明代中期,杭州湾海涂进一步淤涨,海岸线向北又延伸十余里,于是政府又在屯兵及“灶民”(当时港滨的烧盐者)自行所围土塘(俗称“散塘”)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重筑。该塘主体余姚段由绍兴府所筑,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为绍兴府水利佥事胡复主持,东起洋浦,向西经至逍林潮塘江、坎墩东西潮塘、宗汉潮塘、长河老街、东溜场、指挥庙跟、新塘头、西缪路而至小曹娥。因为御潮海塘而建,故名潮塘。

镇海古海塘一角

明成化年间与三北潮塘约同一时期围筑的,还有镇海的江南海塘。江南海塘分东、中、西三段:东段郭巨海塘,由巡海副使杨瑄筑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中段金公塘为嘉靖二十四年(1545)县令金九成所筑,起大碶北毕家碶,北至八凤洋、五龙汊,长约5千米。西段千丈塘又稍晚于金公塘,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县令何愈任内所筑,以王公塘为依托,起长山碶(今大碶)至陈华浦通山,长10余千米。

清代,朝廷十分重视海塘建设,北部一线三北、镇海的多条海塘都是清代由朝廷拨款所建,三北从三塘筑到七塘,岸线外迁20千米。其中最著名的是清雍正所修的榆柳塘和利济塘。榆柳塘位于新塘与二新塘之北,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由朝廷拨款所筑。东起镇海伏龙山西麓,西至余姚临山北,全长约75千米。榆柳塘因位于大古塘之后第三塘,故俗称三塘。利济塘又称泥牛塘,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至乾隆十六年(1751),也是由朝廷拨款所筑。东起镇海石塘山西麓,西至上虞夏盖山北,俗称四塘。榆柳塘和利济塘都是按当时建塘最高标准所筑的,政府投资很大,民众很支持,督工者亦颇负责。《慈溪水利志》就记载有这样一件筑塘事例:

洪德惠,字阆苑,慈北福山洪家人,乾隆十六年岁饥,以工代赈,乃发帑建利济塘。德惠董其役,朝出暮归,不避炎暑。工甫竣时已仲秋。一日飓发,暴雨如注。德惠虑新塘筑土未坚,率工役数十人持畚锸以往,将为负土御隙计。至登塘,风狂雨骤,海涛汹涌溅人面,众惧甚奔而归。公独衣白衣冠,立塘上。大呼曰:“是塘为皇上发帑建筑,捍潮以卫民者。塘坏,则国帑糜、人民殃,我将以身殉之。”匍匐稽首。不移时,雨止风歇,海潮亦退,塘卒屹然不动。众皆谓德惠之诚感云。

榆柳塘和利济塘建成后,盐场获得了大片涂地,促进了浙东盐业生产的大发展。

镇海后海塘(www.xing528.com)

而镇海后海塘的成功修筑更是堪称浙江海塘兴筑的一大杰作。清乾隆十三年(1748),镇海县令王梦弼为抗风潮侵袭,恳请朝廷拨款修塘。他亲临工地指挥,历经三秋,才把旧石塘改筑成新砌石塘,形成城北巨障,其夹层塘设计之精良、工程之浩大,为浙江沿海所罕见,以后近百年未曾大修。直到清道光年间,又屡遭飓风恶浪,土石溃决,不得不几经整修、改建、加固。1921年秋潮,海塘岌岌可危,次年即利用上海华洋义赈会余款13.88万元,修石塘1020丈、土塘3400丈,1923年8月工程告竣。此后后海塘数十年无恙。新中国成立后,后海塘仍是镇海、江北地区的重点防洪设施。到20世纪80年代,因城区发展建设需要,在塘外又筑“镇北”和“灰库”两条新塘。至此,这一投工百万元、利民800余年的石砌“巨龙”才完成了它捍城防汛的历史使命。

民国时期,三北地区的澄清塘是杭州湾南岸的一线海塘。镇海江北、江南、宁波东部沿海围塘修筑也有较大发展。就修筑主体来说,新兴的商人是主要力量。其中三北一地于1947年筑成崇寿乡相公殿至义四乡段头湾长15.3千米的七塘。至此,西起临海、东至新浦的七塘全线贯通,并向东与慈北八塘(洋浦至淞浦)、龙山包底塘(淞浦至伏龙山西麓)连成一线。由于时局动荡,工程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当时经费来源,由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浙闽分署供应面粉163万包(每包140磅),实行以工代赈,事务费由盐场拨款300万元。由崇三、福寿、庵东、大云、义四5个乡分段承担。盐民做一工发两斤面粉,群众称之为“洋粉塘”。当时乡保长贪污工赈面粉及事务费,工程一拖再拖,时做时停,工程质量很差,尤以崇三、义四这两个乡拖的尾巴最长,1947年冬勉强完成后,距设计标准很远,群众讥之为“板凳塘”。1949年7月遭大风潮侵袭,多处被冲垮。因此1950年春,人民政府以工代赈,重建原姚北段部分澄清塘,计长19千米多,群众又称之为“解放塘”。

期间,镇海江北先后围筑有大小北浃塘、楼家滩塘、千弓塘、刘家塘、周家塘等。大小北浃塘,起岚山南麓,东南至五星闸北,长2300米,1924年由慈溪观城(今观海卫镇)胡长根出资围成;楼家滩塘,起五星闸南,东南至千弓塘北角,长1570米,民国初年由沙河楼其梁出资围成;千弓塘,起楼家滩塘,南至三管瓦洞排水泓北,长2280米,1946年由棉海、南泓村集股联围而成;刘家塘起楼家滩塘之海登闸,东南至新泓口出水浦北,长2150米,1925年由贵驷桥刘姓合股围成;周家塘起新泓口浦南接合记塘,东南至棉丰村大道,长1100米,1940年由施周陈村集资兴建。全线建成后,以千弓塘等为主的后海塘替代了灵绪塘(万弓塘)而成为当时镇海江北一线主海塘。

晚清至民国时期,镇海江南先后建成港沙湾塘、浃水大闸塘、久丰西塘、东塘、穗丰塘、余丰塘等,这些海塘穿连起来取代永丰塘成为江南一线主海塘。

民国时期,奉化先后建有翔鹤潭塘、中心埼山塘、星屿塘、漂溪塘等。

民国时期,宁海围涂垦田38处,面积3万余亩,建成小湾塘、白岐塘、黄晋塘以及七市乡外塘、大陈塘、小林外塘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对海塘安全及围海造地非常重视,开展了大规模的围塘及修建加固工程。1949年至现在的宁波围塘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简称“两修两筑”,即两个修塘阶段、两个筑塘阶段,并且常常交叉进行。

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文革”前,为对民国塘修塘加固阶段。由于民国时期所建海塘质量普遍不高,筑塘多土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宁波市政府马上开展了对一线海塘的修筑加固工作,着重修建了三北、镇海江南、鄞县、奉化等沿海一线海塘。三北地区的八塘,全线长约100千米,就是在这一时期建成加固的。

慈溪百姓修筑海塘场景之一(慈溪市档案馆供图)

慈溪百姓修筑海塘场景之二(慈溪市档案馆供图)

第二阶段是“文革”初期至1980年,为群众运动式筑塘阶段。这一阶段是公社集体化时期,在各级政府的组织引导下,宁波各地呈现出以县、区、公社、大队等为主的筑塘热潮,筑建了大量海塘。其中三北地区主要筑了九塘全线;镇海筑了跃进塘、镇北塘、青峙塘、算山塘、新碶西塘、新碶东塘、霞浦五七塘、养志塘、大湾塘、屺峙塘等,以及穿山半岛的峙头和郭巨、上阳、三山等海塘;鄞县围海筑塘18条,塘内次第成陆,海塘连成一线,总长24.3千米;奉化新筑飞跃塘、黄家滩塘、外海塘、外山嘴塘等;象山围筑中央涂、门前涂、幸福塘、大塘港、东港塘、小东塘、跃进塘、西泽塘等;宁海围筑毛屿港塘、乌岩塘、盐场塘、文革塘、文卫塘、卫东塘、红旗塘、一市港塘、青珠塘、团结塘、群英塘、农场塘、中心塘、高湖塘、胡陈港塘、东沙友谊塘、保卫塘、旗门塘等。

第三阶段是1980—1990年,为对“文革”塘修塘加固阶段。由于“文革”时期筑塘主要靠革命热情,筑塘条件艰苦,设施落后,主要靠手捧肩挑式群众运动筑塘,且筑的大部分是土塘,石块很少,因此质量较差。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宁波市各级政府出资对宁波所有一线海塘做了维修加固,基本达到标准海塘要求。

第四阶段是1990—2014年,为机械化大规模筑塘阶段。这一时期,随着筑塘技术的进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对土地的依赖越来越大,因此政府加大了围海筑塘的步伐。三北地区从九塘一直筑到了十一塘,局部为十二塘,镇海地区的后海塘向北筑出一塘,鄞县、奉化、象山、宁海也都开展了大面积的围海造地,一线海塘不断东扩。1990年以后所围的土地,大多数变成了宁波港口用地及宁波开发区、各市(区)县滨海开发区用地,为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沿海标准海塘的建成,为宁波沿海人民筑起了一道坚固的“海上长城”。

三北标准海塘(慈溪市档案馆供图)

宁波古代不仅修筑了众多海塘,而且筑塘方法多种多样,工程技术多有创新之举,其中宋代鄞县知县王安石创筑的石板坡陀塘,定海(今镇海)知县唐叔翰创筑的桩基纵横叠砌石塘以及清代鱼鳞石塘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清代根据以往筑塘经验,以鱼鳞大石塘为定式,经康、雍、乾三朝的努力,浙江海塘基本上以鱼鳞大石塘为形式。鱼鳞石塘高18层,顶宽0.45丈,底宽1.2丈,皆由数千斤重的条石砌成。条石用铁锔扣榫,用糯米浆和灰浆靠砌,非常坚固,它抵御着排山倒海的怒潮,阻挡着潮水的入侵,保护了沿江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清代鱼鳞大石塘是我国历史上海塘工程技术的顶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